跳转到内容

王宫坡

坐标59°19′34″N 18°04′22″E / 59.32611°N 18.07278°E / 59.32611; 18.072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宫坡
原名Slottsbacken
命名缘由斯德哥尔摩王宫
地点 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城区
斯德哥尔摩王宫
斯德哥尔摩河英语Stockholms ström
大广场
西地下巷英语Källargränd
建造
竣工1697年至1760年

王宫坡瑞典语Slottsbacken,意为“王宫斜坡”)是一座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城区的一条街道及城市广场。它向东延伸自斯德哥尔摩主教座堂斯德哥尔摩王宫,一直延伸到船桥,该街沿著古城的东部海滨经过。在西端,地下巷英语Källargränd通向南方的大广场,而大教堂坡道英语Stortorget则延伸自大教堂和礼仪兵平台英语Högvaktsterrassen直到骑士厅广场英语Riddarhustorget

在王宫坡的南侧,共有三条小巷与古城内部的繁华地区相连:包括特辛宫的两侧的芬兰教堂小巷英语Finska Kyrkogränd球场小巷英语Bollhusgränd,而东长街英语Österlånggatan则始于斜坡的低地东侧。

历史[编辑]

1790年的王宫坡平面地图。

这条街道以邻近王宫而得名,首次在历史文献提及则是在15世纪下半叶(1476年,stalbakkan,意为“马厩坡”;1478年,Slotz bakkan)。起初,街道的名称不仅指的是通往海滨的斜坡,还包括其上方的开放空地。

现今的王宫是由尼科德姆斯·特辛父子英语Nicodemus_Tessin_the_Elder设计,建造于1697年至1760年之间。之前是中世纪的特雷克罗诺城堡(Tre kronor),该城堡在其存在期间一直进行重建,并在1697年被火灾摧毁。在这座较早的建筑的南侧有一个由沙子和砾石组成的斜坡,出于防御目的,因而未被利用兴建建筑。该斜坡可能比现在的斜坡更宽,一直延伸到南方的皇家马厩、厨房花园和对面的屠宰场。

1520年,市民被要求将他们的马厩和猪圈从马厩坡(Stallbacken)迁至城市周围的山丘上。 16世纪,围绕皇宫修建了新的防御城墙以代替周围的开放区域,然而这些防御工事在17世纪初已经过时。

到了17世纪末,原本的斜坡已经被改造成一条非常狭窄的街道,并处于宫殿护城河南侧排列的各种建筑物之间。其中护城河的一部分深达五公尺,部分建筑物曾用作剧院使用,并在河上建有一个上层结构。随著新宫殿的建造,马厩坡被重新设计成宫殿宏伟的巴洛克式前厅,南侧的建筑物和花园也被许多更坚固的建筑所取代。虽斯德哥尔摩王宫的外部在18世纪50年代左右基本完成,但作为宫殿的主要通道,王宫坡在该世纪末仍在继续施工。

建筑群[编辑]

王宫坡所在的区域仍存有多数具有象征意义、被视为瑞典国家史迹之建筑群:

王宫[编辑]

王宫的四个立面都是用砖石建造,并按照各自功能给予独特的设计。南立面代表国家,遮蔽著皇家教堂和国家大厅,皇家王座室,该区域由于面对著皇宫的主要通道,因而成为四个立面中最壮丽的区域。其外墙铺上石灰岩,并设有六个战争战利品、四个埃德梅·布夏尔东英语Edmé_Bouchardon所绘的绑架场景和16个描绘神话场景的浮雕。中央部分上方原本打算放置一系列雕塑的栏杆。中央部分宽115公尺,东翼长48公尺,对应的西翼只有11公尺,因为建筑师原先打算拆除中世纪大教堂的计划,但最终未有实现。

八个壁龛中的雕像则绘有来自17世纪末的著名瑞典人物:埃里克·达赫伯格英语Erik Dahlbergh马格努斯·史坦波克英语Magnus_Stenbock格奥尔格·斯蒂恩希尔姆英语Georg Stiernhielm克里斯托弗·普尔海姆年轻的尼哥德慕·提契诺英语Nicodemus_Tessin_the_Younger卡尔·弗雷德里克·阿德尔克兰茨英语Carl Fredrik Adelcrantz卡尔·林奈奥洛夫·冯·达林英语Olof von Dalin[1][2]


主教座堂[编辑]

主教座堂东立面的五个部分反映了三个原始的中世纪中殿和侧殿,以及两侧的侧殿,其中奥劳斯·彼得里的铜像于1897年由西奥多·伦德伯格雕刻[3] 。佩特里过去曾受到受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瓦萨资助前往德国学习,并将圣经翻译成瑞典语,对瑞典语言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在1543年至1552年间担任教会的领袖,并被葬在大教堂中。

在主教座堂和皇宫之间的鹅卵石铺地上有两个标记,标示出中世纪宫殿的西南堡垒和被古斯塔夫·瓦萨摧毁的中世纪教堂东部圣所的位置,以便给皇宫的大炮提供更多空间。

皇室官邸[编辑]

位于王宫坡2号的高级建筑物建于1910年,该建筑是由埃里克·约瑟夫森英语Erik_Josephson设计。该建筑因为取代了一座较低的建筑物而受到许多批评,原本的建筑物呈凹形立面,使得皇宫前方的空间更加宽敞和显著,

这座代表“租房巴洛克”(hyreshusbarock)的建筑在皇室的环境中被认为是不合适。但后来建筑则交由皇室官邸(Hovstaterna)使用。[4]

特辛宫[编辑]

考虑到与王宫的位置距离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地块,这座由尼科德姆斯·特辛父子英语Nicodemus_Tessin_the_Elder设计的私人宫殿呈现相对低调的三层立面,在内部庭院中很少展示其精心装饰的巴洛克式花园。[5]

其中由斐迪南·福凯所设计的石灰石门廊,使福凯成为典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纪念性雕塑家之一,特辛宫内部具有丰富装饰。立面原本由两面与立面垂直的墙壁所包围。

芬兰教堂[编辑]

芬兰在1809年之前曾是属于瑞典帝国的一部分,因芬兰教堂的全国堂区于1533年在斯德哥尔摩建立。1648年至1653年,目前现址上兴建的建筑原本用于球赛,因此被称为小球馆,但主要用作剧院,并于1725年由芬兰堂区接管。

当前内部的管风琴阁楼仍然类似于旧球场的画廊。此外由于教堂从未有附属的墓地,卡塔琳娜教堂对芬兰教堂直到19世纪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6][7][8]

皇家武器库[编辑]

皇家武器库位于宫殿东翼下方,其相对低调的入口掩盖了一座博物馆。该博物馆建于1971年至1978年,展示了皇家服饰、皇冠、马车和武器,陈列在宫殿的地下拱顶下。[9][10]

王家金库[编辑]

王家金库是一个具有全国性责任的机构,负责保存和历史研究硬币、奖章和金融等领域。该机构提供了世界经济史的收藏,通过将其收藏中的物品借给研究人员和世界各地的展览,有助于发展其范围内的知识;通过维护硬币藏品国家登记,对于瑞典学者具有重要意义。[11]

建筑上方设有一件伊丽莎白·艾克斯特兰德(Elisabeth Ekstrand)于1996年创作的艺术品,名为《水紫石游戏》(Water Porphyry Game),这个作品由斑岩和大理石制成。

纪念碑[编辑]

方尖碑[编辑]

这座高30公尺的花岗岩方尖碑建于1800年,由建筑师让·路易·德普雷英语Louis_Jean_Desprez设计。它是由古斯塔夫三世国王委托,并由发明家和机械上校乔纳斯·莉德丝壮英语Jonas_Lidströmer兴建的,作为纪念国王在1788年至1790年期间与俄罗斯交战时,斯德哥尔摩市民保卫城市感激之情的纪念碑。

受到埃及方尖碑的启发,方尖碑在垂直方向上逐渐变细,最终呈金字塔状,并由几块石头组成。

古斯塔夫三世雕像[编辑]

古斯塔夫三世的青铜雕塑设于码头旁,矗立于一座斑岩底座上,这尊雕像建于1808年,由约翰·托比亚斯·塞尔格尔英语Johan_Tobias_Sergel设计,由他的朋友、发明家和机械中校乔纳斯·莉德丝壮兴建。莉德丝壮还设计了雕像周围的功能性楼梯式基座,与周围的码头相配合,

雕像的灵感来自观景殿的阿波罗,整体工程则由国王亲自委托,该雕塑描绘了身著海军制服和斗篷的君主,将橄榄枝递给瑞典人民,象征他在1788年至1790年俄罗斯战争后英勇登陆码头的场景。

参考文献[编辑]

  1. ^ Johan Mårtelius. Södra innerstaden. Guide till Stockholms arkitektur 2nd. Stockholm: Arkitektur Förlag AB. 1999: 126. ISBN 91-86050-41-9. 
  2. ^ Nordisk Familjebok. Project Runeberg. 1918 [2007-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 
  3. ^ Johan Mårtelius. Södra innerstaden. Guide till Stockholms arkitektur 2nd. Stockholm: Arkitektur Förlag AB. 1999: 115. ISBN 91-86050-41-9. 
  4. ^ Eva Eriksson. Debatt om stil, skala och anpassning. Den moderna staden tar form 1st. Stockholm: Ordfront Förlag. 2001: 123–124. ISBN 91-7324-768-5. 
  5. ^ Johan Mårtelius. Södra innerstaden. Guide till Stockholms arkitektur 2nd. Stockholm: Arkitektur Förlag AB. 1999: 125. ISBN 91-86050-41-9. 
  6. ^ Innerstaden: Gamla stan. Stockholms gatunamn 2nd. Stockholm: Kommittén för Stockholmsforskning. 1992: 52. ISBN 91-7031-042-4. 
  7. ^ Stockholminfo. City of Stockholm, Kulturförvaltningen. 2005-08-10 [2007-02-09]. 
  8. ^ Martin Stugart. Kan du berätta om Finska kyrkans fastighet?. Dagens Nyheter. 2005-05-02 [2007-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9. ^ Olof Hultin. Södra innerstaden. Guide till Stockholms arkitektur 2nd. Stockholm: Arkitektur Förlag AB. 1999: 152. ISBN 91-86050-41-9. 
  10. ^ The Royal Armoury, Stockholm. Livrustkammaren. [2007-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9). 
  11. ^ The museum and the mission. Royal Coin Cabinet. [2007-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20).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王宫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