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社口古柯农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口古柯农场是1918年到1945年星制药日语星製薬株式会社经营的古柯树种植园,位于今日台湾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为当时日本国内古柯碱生产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产量在1940年代达到高峰,园内曾种植超过25万株古柯树,年产量超过百万公斤,古柯种植与加工业的兴盛一度带动了当地的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1][2]

地图
社口古柯农场位于今日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药草原一带

背景[编辑]

1910年代,日本为了降低古柯碱类药品的制造成本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在国内各地试验种植古柯树。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嘉义农事试验支所自1916年开始在嘉义地区试验种植古柯树,嘉义成为当时全日本首次成功栽种古柯叶的地区。在总督府的奖励与支持下,日本制药公司开始在嘉南山区投资兴建古柯农场。[3]日治台湾嘉南地区一度成为东亚地区第二大的古柯生产中心。[4][5]

发展[编辑]

星一日语星一经营的日本制药公司星制药日语星製薬株式会社,在成功研发古柯碱抽取技术后,于1918年在嘉义支所附近的嘉义厅嘉义东堡中埔庄(今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公有林地投资兴建古柯种植园。星制药从秘鲁爪哇引进古柯树,在嘉义山区大量栽种,并且聘雇大量人力协助采收。古柯生叶在收成后会进行干燥处理,以台车轻便铁道运输出口至日本东京等地加工制成古柯碱。在1930年代初期,社口农场种植有15000株古柯树,在后续持续快速扩张,在二次大战结束时,园内种植的古柯树高达25万株。[1][3][2]

结束[编辑]

二次大战后,隶属于日本星制药日语星製薬公司的社口农场因其为日产而遭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经历多个政府单位移转与火灾事故,最终在内政部麻醉药品经理处的管理下。政府无意延续经营古柯产业,农场部份土地在公地放领时成为民众私有农地,现今多种植槟榔、香蕉等作物,当地未有古柯树留存。[1]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陈凯雯. 日治時期嘉義社口古柯農場初探. 嘉大应用历史学报. 2020, 5: 39-68. 
  2. ^ 2.0 2.1 Yang, Timothy M. A Medicated Empire: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Modern Japa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1: 208–230. ISBN 9781501756245. 
  3. ^ 3.0 3.1 陈凯雯. 國家與殖民產業:日治時期臺灣的古柯栽培事業. 嘉大应用历史学报. 2023, 7: 45-78 –通过国立嘉义大学. 
  4. ^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 【臺大文學院跨領域論壇:物】 ── 「物的轉向與跨界」系列演講第一場活動側記.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 2024-05-28 (中文(台湾)). 
  5. ^ 吕绍理. 有望的熱帶:臺灣古柯產業與日本殖民地熱帶想像. “近代社会∙经济∙环境史研究暨刘翠溶院士八十大寿志庆”学术研讨会. 2021 –通过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