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 | |||
---|---|---|---|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 |||
![]() 國立嘉義大學校徽 | |||
老校名 | 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 (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前身)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前身) | ||
校训 | 誠樸、力行、創新、服務 | ||
创办时间 | 1919年![]() ![]() 大正八年(1919年) – 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 大正十年(1921年) –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 民國四十年(1951年) – 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 – 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 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 –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民國七十年(1981年) – 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院 民國八十年(1991年) –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 – 國立嘉義技術學院 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 – 國立嘉義大學 | ||
学校类型 | 國立大學、綜合大學 | ||
校长 | 林翰謙 | ||
院長 | 陳明聰(師範學院) 陳茂仁(人文藝術學院) 吳泓怡(管理學院) 沈榮壽(農學院) 黃俊達(理工學院) 陳瑞祥(生命科學院) 張銘煌(獸醫學院) | ||
副校长 | 陳瑞祥(學術副校長) 張俊賢(行政副校長) 李鴻文(國際副校長) | ||
教務長 | 鄭青青 | ||
教师人數 | 497人 | ||
职工人數 | 861人 | ||
学生人數 | 11,689人(2020年)[1] | ||
本科生人數 | 9,304人(2020年) | ||
研究生人數 | 2,178人(2020年) | ||
博士生人數 | 197人(2020年) | ||
校址 | ![]() 嘉義市東區學府路300號 (校本部,蘭潭校區) 嘉義市東區林森東路151號 (林森校區) 嘉義市西區新民路580號 (新民校區) 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民雄校區) | ||
校區 | 市區、郊區 | ||
學術單位 | 7學院 39學系 46研究所 20研究中心 | ||
昵称 | 嘉義大學、嘉大、NCYU | ||
藏書數量 | 213萬餘冊/件[2] | ||
隶属 | 教育部 台灣國立大學系統 | ||
網站 | https://www.ncyu.edu.tw | ||
![]() | |||
|
國立嘉義大學,簡稱嘉義大學、嘉大、NCYU,是臺灣國立大學系統系統成員校,校本部位於臺灣嘉義市東區的一所國立大學。2000年2月由國立嘉義技術學院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整併而成[3]:601-609。前身為日治時期1919年4月創立的「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3]:567-582及1957年創立的「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3]:583-593。設有蘭潭校區[4]、林森校區[5]、新民校區[6]及民雄校區(位於嘉義縣)[7]四個校區。
校區[编辑]
設有師範、人文藝術、管理、農、理工、生命科學及獸醫學院等七個學院,三十九個學系、四個碩士學位學程、四十三個碩士班、十四個碩士在職專班(含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六個博士班、一個博士學位學程[8],另有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一所,並與世界各國等一百多所大學締結為姐妹校[9],是嘉義市唯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國立綜合大學[3]:601[10]。
國立嘉義大學擁有四個校區七個學院,其中農學院、理工學院及生命科學院位於蘭潭校區,人文藝術學院及師範學院位於民雄校區,管理學院及獸醫學院位於新民校區,產學營運及推廣處位於林森校區。蘭潭校區面積115.86公頃、民雄校區面積20.33公頃、新民校區面積11.09公頃、林森校區面積5.12公頃,宿舍區面積0.795公頃,共計153.195公頃;另有社口實習林場117.18公頃,總計270.375公頃。
蘭潭校區[编辑]
蘭潭校區位處嘉義市東區,鄰近蘭潭水庫,為嘉義大學校本部。1985年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行政中心自新民校區(原民生校區)遷移至該校區並進行啟用。該校區設有農學院、理工學院、生命科學院三學院。目前設於蘭潭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中正樓行政中心、圖書資訊館(電算中心)、嘉禾館、瑞穗館(大禮堂)、國際交流學園;教學場館則有電物一館、理工大樓、應化一館、電物二館、應化二館、機電館、生物資源館、生命科學館、生物農業科技一館、生物農業科技二館、植醫館、景觀學系大樓、食品科學館、工程館、農藝館、園藝館、森林生物多樣性館、森林館、動物科學館、機能館等[4]。
民雄校區[编辑]
民雄校區座落在嘉義縣民雄鄉,1992年後因嘉義師範學院行政中心及大部分學系自林森校區(原嘉師嘉義校區)遷移至該校區而成為嘉義師範學院的校本部。該校區設有師範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目前設於民雄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行政大樓、圖書館民雄分館、體育館(樂育堂)、大學館(大禮堂)、文薈廳;教學場館則有科學館、人文館、學而園、音樂館、社團教室、藝術館、新藝樓、創意樓、教育館、初等教育館等[7]。宿舍場館則有綠園一舍(男生)及綠園二舍(女生)。
新民校區[编辑]
新民校區原稱民生校區,座落於嘉義市西區,1938年嘉義農林學校由山仔頂(嘉義公園旁、今嘉義高商現址)遷校至該校區。該校區設有管理學院、獸醫學院。獸醫學院在新民校區設有系所,而行政單位也在新民校區設有辦公室。目前設於新民校區的行政單位是新民聯合辦公室、健康中心、圖書館新民分館、電算中心、國際會議廳、管理學院A棟、管理學院B棟、獸醫館(含獸醫系、動物醫院、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等[6]。
林森校區[编辑]
林森校區位在嘉義市東區,1957年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嘉義師範學院前身)在該校區創校。目前該校區設有產學營運及推廣處、師資學分班、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學習指導中心。目前設於林森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輔導大樓、創新育成中心、產學營運及推廣處;教學場館則有空大嘉義實習指導中心等[5]。
學校象徵[编辑]
校訓[11][编辑]
- 誠樸:誠敬待人,崇尚樸實作風。
- 力行:努力實踐,體現知行合一。
- 創新:創意革新,追求卓越境界。
- 服務:熱心公益,增進社會福祉。
校歌[编辑]
國立嘉義大學校歌[12]
- 作詞:余玉照 作曲:鄭啟宏
校徽[13][编辑]
- 設計者:國立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李安勝教授。
- 校徽設計主要創作理念為「玉山磐石,嘉南學府,永續發展,名揚國際。」
- 融入玉山之圖騰,意謂著以玉山做為嘉義大學最為堅強的倚靠,「太陽光芒」則代表旭日東昇。
- 「婉延河流」代表發源自玉山山脈的陳有蘭溪、濁水溪、曾文溪及八掌溪等溪流。河流孕育著富饒的嘉南平原,象徵著嘉義大學的歷史源遠流長,永續且穏健的發展,培育無數優秀的青年學子,貢獻國家社會,更有啟示嘉大人飲水思源之深刻意涵。
- 「古鐘」代表嘉義大學,其真正意涵是「夙興夜寐,無忝所生」、「有始有終」的積極象徵,更有警世的教育哲理。
- 「中文」採魏碑體係因國立嘉義大學創立時的校名是採用魏碑體,「花」的圖騰係採用校花阿勃勒的形態。
校史[编辑]
國立嘉義技術學院[编辑]
1919年4月,「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於山仔頂(嘉義公園旁、今「嘉義高商」現址)創校,為臺灣第一所農林學校,以「培養農業及林業人才」為宗旨。1921年,隨著行政區劃為臺南州嘉義市(又稱嘉義街,今嘉義市)易名「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1938年7月,由山仔頂遷校至嘉義市民生南路。1941年修業年限改為四年。1943年修業年限恢復為五年,僅設農科。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11月易名「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明訂修業年限高、初級為三年,1947年增設森林科,1948年增設園藝科,1951年7月,易名「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1952年8月,在蘭潭校區增設畜牧獸醫科。1954年8月1日,被選為示範農校,易名「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成立蘭潭分部,1962年7月,增設農業土木科[14]。
1965年3月升格改制為「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為五年制專科學校,設有農藝、園藝、森林、農產加工、畜牧獸醫、農業工程等六科,招收國中畢業生,在校修業五年。1967年7月,畜牧獸醫科奉准分組增設畜牧及獸醫兩組。1969年8月,森林科奉准分設森林經營組和森林利用組。1970年7月,農業工程科奉准分設農業機械和農田水利兩組。1971年增設二年制夜間部獸醫組(修業年限四年)、農產加工科。1973年8月1日,增設五年制農業經濟科,1975年8月畜牧組與獸醫組獨立設科,農產加工科易名為食品加工科,增設二年制日間部畜牧科、農田水利組、食品加工科,五年制農田水利組暫停招生。1976年8月增設二年制夜間部園藝、森林兩科,農產加工科易名為食品加工科。1977年8月五年制森林利用組、農田水利組恢復招生,並增設二年制夜間部森林利用科(修業年限三年)。1979年8月增設二年制日間部園藝、森林兩科。1980年8月,農業工程科兩組易名為農業機械工程科和農田水利工程科[14]。
1981年7月改隸中央,易校名為「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1982年3月奉准增設二年制日間部農業經營科一班,1984年3月30日奉准增設二年制日間部農場管理科二班(比照師專公費生),1985年遷校至蘭潭校區現址。1987年8月,增設五年制植物保護科,1988年8月恢復增設五年制畜牧科,並增加二年制畜牧科一班。1989年8月增設五年制水產養殖科、二年制植物保護科,並奉准森林科森林經營組易名為森林科資源管理組、森林科森林利用組易名為森林科林產利用組,農田水利工程科易名為農業土木工程科、食品加工科易名為食品工業科。1993年8月森林科分為森林資源管理科與林產工業科,畜牧科改為畜產科。1994年8月,增設二年制夜間部植物保護科[14]。
1997年7月1日,改制升格為「國立嘉義技術學院」,設有農藝技術系、園藝技術系、森林系、木材科學系、畜產技術系、獸醫學系、食品科學技術系、農業機械工程技術系、農業土木工程技術系、農業經營技術系、植物保護技術系、水產養殖技術系、農業經濟科、農場管理科(二年制公費生)等十四個系科,招收大學部及專科部學生[14]。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编辑]
國立嘉義大學[编辑]
沿革年表[编辑]
年分 | 原嘉義技術學院沿革 | |
---|---|---|
1919年 | 4月,「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創校,為臺灣第一所農林學校,旨在培養農業及林業人才,第一任校長藤黑總左衛門。分設農、林兩科 | |
1921年 | 改名為「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 |
1928年 | 成立嘉農棒球隊。 | |
1931年 | 嘉農棒球隊在教練近藤兵太郎的帶領下,到日本兵庫縣西宮市甲子園球場參加日本第十七回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勇奪亞軍。 | |
1938年 | 7月,由山仔頂遷校至嘉義市民生南路(現嘉義大學新民校區)。 | |
1945年 |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 | |
1947年 | 增設森林科。 | |
1948年 | 增設園藝科。 | |
1948年 | 增設農產製造科。 | |
1951年 | 7月,改名為「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 |
1952年 | 增設畜牧獸醫科。 | |
1965年 |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為五年制專科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設有農藝科、園藝科、森林科、農產加工科、畜牧獸醫科、農業機械科 | |
1967年 | 畜牧獸醫科分組為畜牧組、獸醫組。 | |
1969年 | 森林科分組為森林經營組、森林利用組。 | |
1971年 | 設立二年制夜間部。 | |
1975年 | 增設二年制日間部。增設食品加工科。畜牧獸醫科獸醫組獨立為獸醫科、畜牧獸醫科畜牧組獨立為畜牧科。 | |
1981年 |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改隸中央,易校名為「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 |
1982年 | 增設農業經營科。 | |
1984年 | 增設農場管理科。 | |
1987年 | 增設植物保護科。 | |
1989年 | 食品加工科改名食品工業科。森林科森林經營組改名森林科資源管理組、森林科森林利用組改名森林科林產利用組 | |
1993年 | 畜牧科改名畜產科。 | |
1997年 | 7月,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改制為「國立嘉義技術學院」,招收大學部學生。設有食品科學系、植物保護系、水產養殖系、畜產系、園藝系、農業經營系。 | |
1998年 | 增設農藝系、森林資源管理系。 | |
1999年 | 增設獸醫系、木材科學系。 | |
年分 | 原嘉義師範學院沿革 | |
1957年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創校,旨在培育優秀的國小師資,滿足當時國小師資的需求及南部地區國小教學輔導的需要。 | |
1966年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為五年制專科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 | |
1970年 | 嘉師設立暑期部。 | |
1971年 | 嘉師設立夜間部。 | |
1983年 | 因應臺灣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嘉師增設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培養幼稚園教師。 | |
1987年 | 嘉師開始闢建民雄校區,同年7月嘉師改制為「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院」,招收大學部學生,並成立進修部,供在職國小、幼稚園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進修。分設初等教育學系、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自然科教育學系,附設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 | |
1991年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院改隸中央,更易校名為「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 |
1992年 | 嘉師民雄校區啟用,行政中心及大部分學系遷此。增設幼兒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 | |
1993年 | 增設音樂教育系。 | |
1994年 | 增設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為嘉師第一個研究所。 | |
1997年 | 增設美勞教育學系。 | |
1998年 | 增設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 |
年分 | 國立嘉義大學沿革 | |
2000年 | 2月1日,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及國立嘉義技術學院整合成立「國立嘉義大學」,擁有蘭潭、民雄、林森、民生等四校區校區及中埔鄉社口實習林場,學術單位有教育、理工、農學、生命科學、人文藝術、管理等六大學院。教育部政務次長楊國賜博士由籌備處主任轉任首任校長。
原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史地組與原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共同科史地組,整併設立史地學系。 增設外國語言學系(分設應用外語組、英語教學組)。 初等教育學系改名教育學系、美勞教育學系改名美術學系、音樂教育學系改名音樂學系。 增設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農學研究所碩士班、林業研究所碩士班、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班、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班(分設分子生物組、應用微生物組)、分子與生物化學系、應用物理學系、應用化學系、體育學系、企業管理學系、事業經營學系、應用經濟學系[15]。原嘉義技術學院之農藝學系、園藝學系、森林學系、林產科學系、畜產學系、獸醫學系。植物保護系改名生物資源學系、水產養殖系改名水產生物學系。 | |
2001年 | 8月1日,科學教育研究所及數學教育研究所,自理工學院改隸教育學院。增設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生物機電工程研究所碩士班、運輸與物流工程研究所碩士班、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班、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應用微生物學系。事業經營學系改名生物事業管理學系。 | |
2002年 | 8月1日,增設生物藥學研究所碩士班、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史地學系史地碩士班、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碩士班、應用化學系碩士班、園藝學系碩士班、畜產學系碩士班、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資訊工程學系。林業研究所改名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所 | |
2003年 | 增設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碩士班、光電暨固態電子所碩士班、資訊管理學系、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碩士班、精緻農業學系。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調整為管理學院碩士在職班。進修部二技木材科學系調整為進修部木材科學暨工藝學系、進修部二技園藝學系調整為進修部園藝學系學士班。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所分組調整為自然資源組、林產工業組。畜產學系更名為動物科學系。 | |
2004年 | 2月1日,「教育學院」更名為「師範學院」。增設外國語言學系碩士班,分設應用語言學組、英語教學組之分組。增設農學研究所博士班、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獸醫學系碩士班、生物資源學系碩士班。畜產學系改名動物科學系。 | |
2005年 | 應物二館(現電物二館)完工啟用。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學籍分組為一般管理組、休閒事業管理組;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分組為商業休閒組、遊憩資源管理組。森林學系改名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水產生物學系改名水生生物科學系。 | |
2006年 | 3月25日,民生校區管理學院新建大樓落成啟用,12月民生校區更名為新民校區。家庭教育研究所改名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增設音樂與表演藝術研究所、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應用經濟學系碩士班、生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景觀學系,農藝學系碩士班、園藝學系碩士班、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碩士班、林產科學系碩士班。農學研究所博士班分組為植物組及動物組、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班分組為食品科技組及保健食品組。精緻農業學系改名為生物農業科技學系。應用微生物學系改名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
2007年 | 。原「植物保護館」更名為「生物資源館」。增設食品科學系博士班、食品科學暨生物藥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生物科技研究所、分子與生物化學系,整併為生化科技學系。生物藥學研究所改名生物醫藥科學研究所 | |
2008年 | 教育科技研究所併入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為碩士班。增設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財務金融學系。 | |
2009年 | 8月1日,原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工程研究所改隸管理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更名為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併入生物農業科技學為系碩士班。林產科學系與進修部木材科學暨工藝學系,整併改名為林產科學暨家具工程學系。 | |
2010年 | 8月1日,增設管理學院學士學位學程。理工學院教學大樓動工。應用數學系由蘭潭校區搬遷至林森校區。
應用物理系與光電暨固態電子研究所,整併為電子物理學系。音樂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併入音樂學系、視覺藝術研究所與美術學系整併改名視覺藝術學系、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併入體育學系、科學教育研究所與數學教育研究所整併為數理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所併入教育學系、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併入輔導與諮商學系。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運輸與物流工程研究所整併為行銷與運籌研究所。管理研究所併入企業管理學系、國防與國家安全研究所改名公共政策研究所。農學研究所博士班改名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農學研究所併入農藝學系。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微生物與免疫學系,整併改名為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 | |
2011年 | 8月1日理工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開始招生。增設觀光暨管理碩士學位學程[16]食品科學暨生物藥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改名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 |
2012年 | 8月1日,理工學院「電子物理學系碩士班」更名為「電子物理學系光電暨固態電子碩士班」。
增設植物醫學系。原「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大樓」更名為「植物醫學系館」。 行銷與運籌研究所與管理學院學士學位學程整併為行銷與運籌學系。林產科學暨家具工程學系改名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 |
2013年 | 理工教學大樓完工啟用,應用數學系、資訊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進駐,應用數學系由林森校區搬遷至蘭潭校區。史地學系改名應用歷史學系。 | |
2014年 | 行銷與運籌學系運籌組併入企業管理學系。增設臨床獸醫學碩士班、農業科技全英碩士學位學程 | |
2015年 | 行銷與運籌學系、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整併並更名為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碩士班分為行銷管理碩士班、觀光休閒管理碩士班,博士班為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觀光休閒管理博士班。 | |
2016年 | 8月1日,成立獸醫學院,包括獸醫系學士、碩士及在職專班,加上附屬動物醫院、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從農學院移出,是國內大學第四所獸醫學院。增設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生命科學全英文碩士學位學程、景觀學系碩士班 | |
2017年 | 停招應用經濟學系碩士班。 | |
2018年 | 增設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植物醫學系碩士班、農學碩士在職專班 | |
2020年 | 教育學系暨研究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數理教育研究所等一系三所進行整併,110學年度起整併後的教育學系設有:教育學系學士班、教育學系教育研究碩士班、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碩士班、教育學系數理教育碩士班、教育學系博士班、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碩士在職專班、教育學系教育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教育學系數理教育碩士在職專班等。 |
歷任校長[编辑]
合併前[17][编辑]
校名 |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校名 |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
國立嘉義技術學院 |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 ||||||
日治時期 | 尚未成立 | ||||||
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 (1919年-1921年) | |||||||
籌備主任 | 藤黑總左衛門 | 1919年4月 -- 1919年5月 | |||||
第一任 | 柳川鑑藏 | 1919年5月 -- 1921年4 月 | |||||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1921年-1945年) | |||||||
1921年4月 -- 1926年4月 | |||||||
第二任 | 樋口孝 | 1926年4月 -- 1931年3月 | |||||
代理 | 中林直俊 | 1931年3月 -- 1931年4月 | |||||
第三任 | 島內庸明 | 1931年4月 -- 1937年4月 | |||||
第四任 | 田村朋一 | 1937年4月 -- 1940年4月 | |||||
第五任 | 鹿討豐雄 | 1940年4月 -- 1943年4月 | |||||
第六任 | 西崎茂 | 1943年4月 -- 1944年2月 | |||||
第七任 | 服部正夷 | 1944年2月 -- 1945年10月 | |||||
戰後時期 | |||||||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 (1945年-1951年) | |||||||
第一任 | 劉傳來 | 1945年11月 -- 1946年11月 | |||||
代理 | 蔡鵬飛 | 1946年12月 -- 1947年4月 | |||||
第二任 | 廖季清 | 1947年5月 -- 1951年7月 | |||||
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1951年-1965年) 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1957年-1958年) | |||||||
1951年7月 -- 1952年9月 | |||||||
代理 | 周簡文 | 1952年9月 -- 1954年1月 | |||||
第三任 | 張愷 | 1954年2月 -- 1965年3月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 (1957年-1966年) |
第一任 | 熊茂生 | 1957年8月 -- 1966年7月 | |
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1965年-1981年) | |||||||
1965年3月 -- 1967年8月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1966年-1987年) |
第二任 | 耿相曾 | 1966年8月 -- 1972年7月 | |||
第四任 | 鄧善章 | 1967年8月 -- 1972年2月 | 第三任 | 蘇惠鏗 | 1972年8月 -- 1976年7月 | ||
第五任 | 余傳韜 | 1972年2月 -- 1979年5月 | 第四任 | 劉效騫 | 1976年8月 -- 1980年7月 | ||
第六任 | 余玉賢 | 1979年8月 -- 1981年7月 | 第五任 | 王紹楨 | 1980年8月 -- 1987年7月 | ||
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1981年-1997年) | |||||||
1981年7月 -- 1981年12月 | 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院 (1987年-1991年) |
第六任 | 黃國彥 | 1987年8月 -- 1991年6月 | |||
第七任 | 林中茂 | 1981年12月 -- 1990年7月 |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1991年-2000年) |
1991年7月 -- 1994年7月 | |||
第八任 | 胡懋麟 | 1990年8月 -- 1997年7月 | 代理 | 陳國雄 | 1994年8月 -- 1995年9月 | ||
國立嘉義技術學院 (1997年-2000年) | |||||||
1997年7月 -- 1999年11月 | 兼任 | 李建興 | 1995年10月 -- 1996年1月 | ||||
代理 | 邱義源 | 1999年11月 -- 2000年1月 | 第七任 | 黃富順 | 1996年2月 -- 2000年1月 |
合併後[编辑]
任別 | 姓名 | 上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1 | 楊國賜 | 2000年2月1日 | 2003年1月31日 | 首任校長 |
2 | 楊國賜 | 2003年2月1日 | 2005年1月31日 | 續任 |
3 | 李明仁 | 2005年2月1日 | 2008年1月31日 | |
4 | 李明仁 | 2008年2月1日 | 2012年1月31日 | 續任 |
5 | 邱義源 | 2012年2月1日 | 2016年1月31日 | |
6 | 邱義源 | 2016年2月1日 | 2018年1月31日 | 續任 |
7 | 艾群 | 2018年2月1日 | 2022年1月31日 | |
7 | 林翰謙 | 2022年2月1日 |
排名[编辑]
排名 | |
---|---|
國立嘉義大學 | |
全球排名 | |
《CWUR》世界排名 | 1897(2022年) |
《泰晤士》世界排名[18] | 1201+(2022年) |
區域排名 | |
《泰晤士》亞洲排名[18] | 401+(2021年) |
世界領域排名 | |
《泰晤士》領域排名-生命科學[19] | 801+(2020年) |
《泰晤士》領域排名-工程學[20] | 1001+(2020年) |
國內排名 | |
《CWUR》國內排名 | 35(2022年) |
《泰晤士》國內排名[21] | 20–42(2022年) |
2021-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全球排名1874名,全國大學排名第35名。[22]
2022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排名第1201名以外,全國大學排名並列第20名。[23]
2021年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亞洲排名第401名以外,全國大學排名並列第30名[24]
2022年泰晤士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排名第501名以外,全國大學排名並列第30名[25]。
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學領域排名,生命科學世界排名801以外,全國大學並列第13名[26];工程學世界排名1001以外,全國大學並列第26名。[27]
學術單位[编辑]
嘉大目前設有師範、人文藝術、管理、農、理工、生命科學、獸醫等7個學院,39個學系和44個研究所,依據學位授予法及校方相關章程修業期滿且成績及格者,授予各領域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師範學院[编辑]
師範學院 | 教育學系
|
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暨研究所 |
---|---|---|
幼兒教育學系暨研究所 | 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 | |
輔導與諮商學系暨研究所 | 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 |
教學專業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 ||
研究中心[28] | 特殊教育中心 | 幼兒教育中心 |
科學教育中心 | 家庭教育中心 | |
家庭與社區諮商中心 | 測驗評量與調查中心 | |
教學發展中心 |
人文藝術學院[编辑]
人文藝術學院 | 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 外國語言學系暨研究所 |
---|---|---|
應用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 視覺藝術學系暨研究所 | |
音樂學系暨研究所 | ||
研究中心[28] | 人文藝術中心 | 台灣文化研究中心 |
管理學院[编辑]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 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
---|---|---|
應用經濟學系 | 科技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 |
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 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
| |
全英文授課觀光暨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 管院碩士在職專班 | |
研究中心[28] |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 農企業經營管理研究中心 |
高齡管理研究中心 |
農學院[编辑]
農學院 | 農藝學系暨研究所 | 園藝學系暨研究所 |
---|---|---|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暨研究所 | |
動物科學系暨研究所 | 生物農業科技學系暨研究所 | |
景觀學系暨研究所 | 植物醫學系暨研究所 | |
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 | 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 | |
農學院農業科技全英碩士學位學程 | 農學碩士在職專班 | |
研究中心[28] | 動物產品研發推廣中心 |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木材利用工廠 |
農業推廣中心 | 動物試驗場 | |
園藝技藝中心 | 社口實驗林場 |
理工學院[编辑]
理工學院 | 電子物理學系
|
應用化學系暨研究所 |
---|---|---|
應用數學系暨研究所 |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
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
研究中心[28] | 數位資訊中心 | 土木防災研究中心 |
能源與感測器中心 | 自動化研究中心 | |
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水工與材料試驗場 | 雲端計算研究中心 | |
生物機電實習工廠 |
生命科學院[编辑]
生命科學院 | 食品科學系
|
水生生物科學系暨研究所 |
---|---|---|
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 生化科技學系暨研究所 | |
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暨研究所 | 生命科學全英文碩士學位學程 | |
研究中心[28] | 檢驗分析及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 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中心 |
草藥暨微生物利用研發中心 | 生物資源學系生物多樣性中心 | |
臺灣魚類保育研究中心[29] | 食品科學系食品加工廠 |
獸醫學院[编辑]
獸醫學院 | 獸醫學系
|
|
---|---|---|
研究中心[28] | 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30] | 動物醫院 |
直屬系所[编辑]
直屬系所 | 公共政策研究所 | |
---|---|---|
研究中心 | 實驗教育研究中心 |
行政單位[编辑]
行政單位 | 校長室 | 學術副校長室 |
---|---|---|
行政副校長室 | 國際副校長室 | |
教務處 | 學生事務處 | |
總務處 | 圖書館 | |
研究發展處 | 國際事務處 | |
電子計算機中心 | 產學營運及推廣處 | |
秘書室 | 體育室 | |
主計室 | 人事室 | |
環境保護及安全管理中心 | ||
校級附屬單位 | 師資培育中心 | 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 |
語言中心 | 農產品驗證中心 | |
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智慧農業研究中心 |
圖書設備[编辑]
國立嘉義大學圖書館成立於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現在蘭潭總館於2006年6月11日落成啟用,為一地面五層地下一層綜合圖書館與電算中心之建築,總樓板面積24,926平方公尺,設有1,000閱覽座位,預計容納圖書100萬冊。
嘉大圖書館館藏目前約有213萬餘冊圖書館藏(含中文圖書、西文圖書、期刊合訂本、現刊及報紙、視聽非書資料、電子資源)提供館內閱覽。
國立嘉義大學圖書館包含蘭潭校區圖書總館及民雄校區圖書分館、新民校區圖書分館。
附屬學校[编辑]
-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太平實驗小學:太平實驗小學係由嘉義縣梅山鄉太平國民小學[註 1]、太興國民小學[註 2]以及太興國民小學龍眼分校[註 3]組成,2015年8月正式招生開課,為「學校型態教育實驗條例」通過後全國第一所公立教育實驗小學,成立後將委由國立嘉義大學經營[31]。
附屬設施[编辑]
- 嘉義大學植物園:蘭潭校區之圓型溫室,為校內遷地保育與珍貴稀有植物復育的場所,內部為亞熱帶森林與溪流濱岸之植物群,供校內教學與研究使用,並開放予民眾參觀。
- 嘉義大學昆蟲館:內部展示大量昆蟲標本,並以彩蝶柱最為知名,主要開放予民眾參觀娛樂學習,並設有嘉大咖啡學園提供飲品餐點,目前委由彩虹育樂公司團隊經營。
校園生活[编辑]
學生社團及自治組織[编辑]
學生自治組織依照一般性、全校性來區分,一般性自治組織為各系所系學會,全校性自治組織則為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學生社團種類多元,包含學術性、學藝性、服務性、康樂性、聯誼性、藝術性及體育性等類別共約110個社團[32]。
學生會[编辑]
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33]為校內學生自治組織最高代表,歷屆成員為因應學校的體制轉變,故逐年修法調整組織型態及運作方式。最初依照校區與學制區分各自獨立之學生會,為配合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會運作原則」[34]中「學校對外僅有一個學生會」之規定,104年3月11日建立了全台唯一的聯邦制學生會,對內依照校區與學制區分為「蘭潭成員會」、「民雄成員會」、「新民成員會」、「進修部學生會」。106年4月12日,將大學制進修部、碩班、博班、碩專班納入會員,確立了「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是全校性最高學生自治組織,並於107年3月7日,結束了施行三年的聯邦制度,開始選出單一代表的學生會正副會長、學生議會正副議長。行政中心部分,目前會長由應用數學系三年級的蔡璟鴻同學擔任、植物醫學系學系四年級的王齊安同學擔任政務副會長、生物資源學系三年級的邱柔毓同學擔任常務副會長;學生議會部分,議長由幼兒教育學系四年級的廖俊彥同學擔任、副議長由應用數學系研究所一年級的侯龍彬同學擔任、秘書長由應用歷史學系四年級的關楷綸同學擔任。
學生社團[编辑]
在蘭潭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天文社、植物研習社、自然資源保育社、生命活泉社、活力分享社、咖啡研習社、兩棲爬蟲研究社、國際英語演講社、福智青年社、酉襄社、農業產銷研習社、機車研究社、帕瑟提夫理財研究社、數學知識研究社等14個社團[32]。音樂性的有蘭潭國樂團、蘭潭管樂社、古典吉他社、筑軒古箏社、流行音樂坊、吉致吉他社、樂旗隊、蘭潭提琴社等8個社團[32]。服務性的有慈青社、平安團契、樵夫志工隊、農藝志工隊、光慧青年社、One Way團契國際志工隊等6個社團[32]。康樂性的有勁舞社、調酒社、魔術社、益智遊戲研習社、小小廚藝社、扯鈴社、可可欠社等7個社團[32]。聯誼性的有蘭潭畢聯會、僑生聯誼會、國際學生聯誼社、桃友社、點點蜂巢社等5個社團[32]。藝術性的有動漫社、蘭潭攝影社、手工藝社、書法社、玉石工藝社等5個社團[32]。體育性的有柔道社、雲峰登山社、太極拳社、足球社、空手道社、水上活動社、劍道社、跆拳社、霹靂網球社、女子排球社、男子排球社、拳擊社、野球社、單車社、柔心瑜珈社、八極拳社、軟式棒球社、籃球運動研習社等18個社團[32]。
在民雄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信望愛社、喜信社、原住民文化研究社、六色性別研究社、兒童哲學思考社、民雄福智青年社等6個社團[32]。音樂性的有吉他社、漱音國樂社、民雄管樂社、弦樂社、嵐韻合唱社、箏樂社、熱門音樂社等7個社團[32]。服務性的有慈光社、課業輔導社、春暉社、慈青社、動物保護社、特教志工隊、數位學習志工隊、英語志工服務社、崇德青年社等9個社團[32]。康樂性的有熱舞社、瑜珈社、桌上遊戲社等3個社團[32]。藝術性的有書法社、 帆布鞋詩社、攝影社、動漫社、水彩社等5個社團[32]。體育性的有籃球裁判研習社、羽球社、武術社、橄欖球社等4個社團[32]。聯誼性的有民雄畢聯會、雲嘉地區校友會等2個社團[32]。
在新民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新民籃球研習社、流行英文社、中智佛學社等3個社團[32]。音樂性的有弦喆吉他社、搖滾音樂研究社等2個社團[32]。服務性的有資管志工隊、珍愛社、嘉義玉山扶青社、領袖社等4個社團[32]。聯誼性的為新民畢聯會[32]。藝術性的為新民動漫社[32]。
教職員工社團[编辑]
在新民校區學生社團方面,網球社、羽球社、休閒登山社、中華花藝社、有氧運動社、福智社、樂活自行車社、太極拳社、桌球社、明心讀書會、身心一點靈-原始點分享社團等11個社團[35]。
知名校友[编辑]
知名教授[编辑]
國際姊妹校[编辑]
- 國立嘉義大學從兩間學校新設合併成立後至今,與世界大學締約姊妹校超過100多所。亞洲有78所,美洲有16所,歐洲有9所,紐澳地區4所。[36]但僅列於部分的姊妹校如下:
|
交通[编辑]
蘭潭校區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於嘉義交流道(264)嘉義出口下交流道,往嘉義方向行駛進入北港路,世賢路二段右轉,高鐵大道左轉,經垂楊大橋進入垂楊路,彌陀路,至忠義橋即左轉進入八掌溪防汛道路,循路標即可抵達蘭潭校區[37]。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於中埔交流道(297)中埔出口下交流道,往嘉義(市區)方向行駛,大義路右轉,過忠義橋即右轉進入八掌溪防汛道路,循路標即可抵達蘭潭校區[37]。
民雄校區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於民雄交流道(257)民雄出口下交流道,往民雄方向進入民新路(縣道164號),文化路(嘉81)右轉,循路標即可抵達民雄校區[37]。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於民雄/竹崎下交流道進入縣道166號(正大路),民雄交流道聯絡道(往國道一號民雄交流道),過民雄陸橋,下橋後即文化路(嘉81)左轉,循路標即可抵達民雄校區[37]。
省道(臺1線)南下:由省道(臺1線)大林南下至民雄建國路二段與縣道164延伸線(民新路)路口右轉,過民雄陸橋,下橋後即文化路(嘉81)左轉,循路標即可抵達民雄校區[37]。
省道(臺1線)北上:由省道(臺1線)嘉義北上至民雄建國路二段協同中學旁邊(嘉80)左轉,文化路(嘉81)右轉,循路標即可抵達民雄校區[37]。
新民校區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於嘉義交流道(264)嘉義出口下交流道,往嘉義方向行駛進入北港路,世賢路二段右轉,新民路左轉,即可抵達新民校區[37]。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於中埔交流道(297)中埔出口下交流道,往嘉義方向行駛進入阿里山公路(臺18線),吳鳳南路右轉,世賢路左轉,新民路右轉,即可抵達新民校區[37]。
林森校區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於嘉義交流道(264)嘉義出口下交流道,往嘉義方向行駛進入北港路,世賢路左轉,自由路右轉,過北興陸橋,下橋後即民生北路左轉,林森西路右轉,直行約2公里即可抵達林森校區[37]。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於竹崎交流道(290)竹崎出口下交流道,縣道159號往嘉義方向,循林森東路即可抵達林森校區[37]。
注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國立嘉義大學全球資訊網. 國立嘉義大學全球資訊網. NaN [202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圖書資源--圖書館--國立嘉義大學 (PDF). 嘉義市: 國立嘉義大學圖書館. [2021-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7-26)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姜添輝 (编). 《嘉義市志·卷六·教育志下》. 嘉義市: 嘉義市政府. 2003年11月. ISBN 9570155884 (中文(臺灣)).
- ^ 4.0 4.1 蘭潭校區平面圖-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中文(臺灣)).
- ^ 5.0 5.1 林森校區平面圖-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中文(臺灣)).
- ^ 6.0 6.1 新民校區平面圖-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中文(臺灣)).
- ^ 7.0 7.1 民雄校區平面圖-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中文(臺灣)).
- ^ 組織概況-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中文(臺灣)).
- ^ 本校姊妹校-國立嘉義大學國際事務處. 國立嘉義大學.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中文(臺灣)).
- ^ 本校簡史-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中文(臺灣)).
- ^ 關於嘉大--校訓-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中文(臺灣)).
- ^ 關於嘉大--校歌-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中文(臺灣)).
- ^ 關於嘉大--校徽-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中文(臺灣)).
- ^ 14.0 14.1 14.2 14.3 關於嘉大--本校簡史--歡迎光臨 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嘉義市: 國立嘉義大學. [202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7) (中文(臺灣)).
- ^ 原國立嘉義技術學院農業經濟科。
- ^ 全英語授課,僅招收外籍生。
- ^ 國立嘉義大學大事紀・歷任校長 (PDF). [2016-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 ^ 18.0 18.1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USUnivRankings_THES_W”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Top 100 Life Sciences universitie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018-08-15].
- ^ Top 100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018-08-15].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8-08-15].
- ^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Ranking | 2021-2022 | CWUR. cwur.org.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9-08-20 [202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7) (英语).
- ^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1-05-21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英语).
- ^ Emerging Economi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0-01-22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英语).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by subject: life scienc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9-11-14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英语).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by subject: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9-10-04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英语).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國立嘉義大學組織系統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3年2月
- ^ 台灣魚類保育中心新建工程典禮Nownews,2012年3月
- ^ 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落成啟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嘉大校訊52期,2010年12月
- ^ 謝銀仲. 梅山鄉太平太興 轉型實驗小學. 自由時報. 2017年12月23日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中文(臺灣)).
-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32.17 32.18 32.19 社團導覽--學生事務處 -課外活動指導組-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中文(臺灣)).
- ^ 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FB粉絲專頁.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會運作原則.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中文(臺灣)).
- ^ 社團名冊--嘉義大學-人事室-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國立嘉義大學.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6) (中文(臺灣)).
- ^ 國立嘉義大學與國外締約學校一覽表.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位置圖(包含無障礙設施及通路)--歡迎光臨 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入口網站. 嘉義市: 國立嘉義大學.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中文(臺灣)).
相關條目[编辑]
- KANO(電影)
- 嘉義農林棒球隊
- 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 嘉義師範學院
- 嘉義市公車
外部連結[编辑]
- 國立嘉義大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埔鄉社口實習林場)社口實驗林場--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 嘉義大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嘉大昆蟲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臺灣大專院校整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