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萧正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萧正表(508年—550年1月26日),公仪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追尊梁文帝萧顺之之孙,临川靖惠王萧宏第六子[1]南梁宗室[2][3]东魏官员。

生平

[编辑]

萧正表身高七尺九寸,眉目开阔,样子俊俏却性格愚昧。萧衍最初封他为封山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拜给事中,历任东宫洗马、淮南晋安二郡太守,转官轻车将军、北徐州刺史,镇守锺离[2][3]。当初萧衍未有子嗣,曾以萧正表的兄长萧正德为养子,后来萧衍的长子萧统出生,萧正德在萧衍称帝后仅封为西丰侯,令萧正德心生不满。正光三年(522年),萧正德投奔北魏,但北魏朝廷却认为他没有才干而不加礼待,不久萧正德就回归南梁,萧衍没有归罪他,后来封他为临贺王[4][5]。萧衍末年,萧正德担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知丹阳尹;当时侯景即将渡江,知道萧正德怨恨萧衍,就秘密勾结萧正德,推举他为皇帝。萧正德以数十艘船迎接他[4][5]。侯景过河后攻打扬州,萧衍下召萧正表支援:萧正表和部下在广陵驻扎,得知兄长被侯景推举为皇帝,就托词船粮未齐,徘徊不前进。不久侯景封他为南兖州刺史,爵南郡王。于是萧正表在欧阳立下栅栏,断绝萧衍援军,他又打算派遣妾侍的兄长龚子明进攻广陵,但被萧衍的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指派前广陵令刘瑗击败。萧正表进退失据,就率领轻骑避走锺离[6][7]

东魏武定七年正月(549年),萧正表送子为人质,据州内附东魏。徐州刺史高归彦遣派长史刘士荣前往。事成后他入朝,以勋封兰陵郡开国公吴郡王,食邑五千户。很快就除授侍中车骑将军、特进、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赏赐丰厚。以武定七年岁在己巳十二月壬午朔廿三日丙午(550年1月26日),萧正表在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四十二,东魏朝廷赠予侍中、使持节都督徐扬兖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徐州刺史、司空公、开国公、王并如故,谥号昭烈,武定八年岁在庚午二月辛巳朔廿九日己酉(550年4月1日)葬于邺城西面[7][8]

后代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侍中司空公吴郡王墓志》:“铭文”魏故侍中使持节都督徐阳衮豫济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徐州刺史司空公兰陵郡开国公吴郡王铭”君讳正表,字公仪,姓萧氏,兰陵人;梁临川靖惠王之第六子也。其盘石鸿基,固以彪炳𬴊渠,焕乎史策。烈祖”文皇帝,以瑰奇命世,匡赞齐朝。伯梁武皇帝,膺运受图,负兹宝历,天飞江左,光宅四方。考以雄姿桀举,作宰”家国。王诞乾坤之灵和,禀台华之纯粹,内苞九德,外兼百行。弘敏以卫其神,贞明以坚其志。是以延誉令闻,”发于龆龀,端凝岐嶷,肇自跬游。性恬静,寡声欲,宽裕泛爱,器量渊沈。巍巍焉入烟霞而秀上,浩浩焉湛沧波”于无际。清规素德,足以励俗怀来;言行威风,足以陶时范世。幼含通理,阐思幽微,虽七步之章未遒,权象之”能过智。生长深宫,年殊及学,而皮弦敧器之诫,皆已暗冥匈腐者矣。弱冠爰启土宇,封山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除给事中,俄转太子洗马。以忧去职。征为骁骑将军光禄勋,不起。王孝思天然,毁顿过礼,恸血恒流,守”坟逾缟。庐藏猛兽,兔狎阶庑。服阕。出为宁远将军淮南太守。畿内股肱,去京密迩,宽猛贪廉,纤釐必著,前后”剖符,鲜不黜辱。而王秉行逸群,动多异绩,潜惠若神,纠奸犹圣。岂直弭兽反风,留犊县鱼而已。以王达于从”政,鞠育生民,迁为征东将军假节晋安太守。闽区澳壤,地产金珰,煮海击锺,探珠连骑。能怀掌握,富润云孙。”而王萧然卧治,号为神父。责功丞掾,齐道是脩,蒲帛遁肥,广延仄陋,故得礼变文身,化行殊俗,感幽赞于童”谣,结珮言于民口。虽杜畿之抚河东,陆纳之临震泽,曷以加旃。王既俭能率下,民不敢欺,匪懈恪勤,简乎帝”听。左眄丰貂,佥议攸属。特征为侍中,县侯如故。倭迤禁闼,出内秘言,庠序朝端,万夫倾首,覆是腰腹,未之过”也。淮岱任重,控接关华,土带汧陇之风,人多六郡之气。咸以王文武兼姿,克谐盛选,乃授使持节都督北徐”西徐仁睢安五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王以天下膏腴,莫尚京邑;兼以犹子之宠,翕习当时,边岳建旟,非其”所好,固辞不免,击楫济江。褰帷入境,豪族丧其精;问政下车,奸吏屏其迹。采俊乂于穷乡,求民瘼于穹谷。劝”农阅武,愚智影随。繈负来趋,边方响应。故能抗御中华,啸吒淮右。捍圄萧条,蒲鞭靡设,阶少讼言,路多遗剑。”在州六稔,申请亟闻,伏阙表留,岁有千数。虽夕殒之恋朝光,枯苗之思洪泽,未足比焉。俄而贼臣构逆,天步”艰难,而王号哭霄征,驱车弗息,鞠于誓众,哀感三军。但封豕游魂,长蛇假气,未伏辜诛,犹为时蠹,于是散发”秦庭,投身魏阙。朝廷嘉王忠孝奋发,义勇兼弘,著美号于姑苏,启苴茅于旧里。爰遣中使,道授兰陵郡开”国公,食邑五千户,封吴郡王。承荣犹惨,闻命若吊。以王身筠竹箭,贵极东南,拥地移氓,勋符不赏。及●近畿,”王人接轸,士女堵墙,若观灵瑞。亦既入朝,特蒙殊礼,即拜车骑大将军侍中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甲仗一百人,班剑廿,加羽葆鼓吹一部,王公如故。赐甲第一区,布帛肇计,红粟万锺,田畜车舆,靡不必备。”王以本朝阽危,志殉社稷,尊官厚俸,一不关心,恳恻莫言,誓之丹石。频敕断表,敦喻交驰,弗获拜恩,形立”枯槁。方当借威大国,剿彼豺狼,进效功庸,退雪私耻。而天地无心,与善茫昧,景命颓龄,不登黄苟。春秋卌有”二,以武定七年岁在己巳十二月壬午朔廿三日丙午薨于私第。呜呼,知与不知,远近戎华,莫不痛悼失图,罢厘辍相。惟王识鉴通神,藏纳为器,仁潭昆木,泽洽燋苔。不以飙急变音,不以幽居改操。珮兰桂以外薰,怀”琬琰而内映。风韵弘雅,度亮淹劭,憙怒弗形,得亡犹一,虚己重士,轻财好施。抽尺璧其若𮒑,散一珠如遗迹。”不迷惑于绮罗,不嬉柔于谄佞。驰骋道德之场,游猎忠义之圃。畏黄金于四知,耻白玉而诒罪。处贵益恭,居”丰逾约。咨可谓克己谨身,善始令终者已。故能濯颖皇支,声芳宇宙,但研精之业,恨一匮而丧功;殄悴勤王,”等高岩而落仞。报施无征,幽冥奄及。及赠侍中使持节都督徐阳衮豫济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徐州刺”史司空公,其开国王并如故,谥昭烈王,礼也。虽复赐地郊园,封疆有托,而感梦归怀,乔松云靡。粤以八年岁”在庚午二月辛巳朔廿九日己酉窆于邺城之西垧。若使川为橘岫,地轴成津,槚隧攸长,和如山固,敬述徽”音,播之来世。迺作铭曰:”大哉王胄,峻矣其嵩,齐明二曜,比德虚冲。纬文经武,既哲且雄,志高殄越,智迈和戎。惠腴时雨,严烈秋风,谋”猷渊塞,术艺旁通。居朝特达,伊家栋隆,如辰不转,似月县空。长标蔼蔼,盛业融融,入侍紫微,出临蕃岳。期浃”化成,变浇还朴,论道属书,谈玄入觉。似岱多峰,如河少浊,韫柜温温,舒英卓荦。气溢江东,形仪凉朔,坚白聿”怀,灵蛇斯握。善价方臻,良工始琢,千里未光,如何潜邈。发齿痛心,翾驰悲注,幕幕山云,濛濛陇树。曲盖收阴,”时骖解驭,东阁尚开,西陵爰遽。永隔亲宾,长留仙处,翳翳□□,□□当旭。曙。
  2. ^ 2.0 2.1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萧正表,字公仪,萧衍弟临川王宣达子也。正表长七尺九寸,眉目疏朗。虽质貌丰美,而性理短暗。衍以为封山县开国侯,拜给事中,历东宫洗马、淮南晋安二郡太守。转轻车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锺离。
  3. ^ 3.0 3.1 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萧正表,字公仪,梁武帝弟临川王宏之子也。在梁封山阴县侯,位北徐州刺史,镇钟离。正表长七尺九寸,虽质貌丰美,而性理短暗。
  4. ^ 4.0 4.1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初,衍未有子,以正表兄正德为子,既而封为西丰侯。正德私怀忿憾。正光三年,背衍奔洛,朝廷以其人才庸劣,不加礼待。寻逃归,衍不之罪。后封正德临贺王。衍末,复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知丹阳尹事。侯景之将济江也,知正德有恨于衍,密与交通,许推为主。正德以船数十舫迎之。
  5. ^ 5.0 5.1 《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初,梁武未有子,以正表兄西丰侯正德为子。及自有子,正德归本,私怀忿憾,以正光三年,背梁奔魏。魏朝以其人才庸劣,不礼焉。寻逃归梁,梁武不之罪,封为临贺王。侯景将济江,知正德有恨,密与交通,许推为主,正德以船迎之。
  6. ^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景渡江,衍召正表入援。正表率众次广陵,闻正德为侯景所推,仍托舫粮未集,磬桓不进。景寻以正表为南兖州刺史,封南郡王。正表既受景署,遂于欧阳立栅,断衍援军。又欲遣其妾兄龚子明进攻广陵。衍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遣前广陵令刘瑗袭击,破之。正表狼狈失据,乃率轻骑,走还锺离。
  7. ^ 7.0 7.1 7.2 《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景度,攻扬州。正表闻正德为侯景所推,盘桓不赴援。景寻以正表为南兖州刺史,封南郡王。正表遂于欧阳立栅,断梁援军。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遣兵击破之。正表走还钟离,以武定七年,据州内属,封兰陵郡王。寻除侍中、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薨,赠司空公,谥曰昭烈。子广寿。
  8. ^ 8.0 8.1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武定七年正月,仍送子为质,据州内属。徐州刺史高归彦遣长史刘士荣驰赴之。事定,正表入朝,以勋封兰陵郡开国公、吴郡王,食邑五千户。寻除侍中、车骑将军、特进、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赏赉丰厚。其年冬薨,年四十二。赠侍中、都督徐扬兖豫济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徐州刺史,开国公、王并如故。谥曰昭烈。子广寿。
  9. ^ 《唐萧晟墓志并盖》(《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160-161页):君讳晟,字玄成,兰陵人也。曾祖宏,梁武帝第六弟,使持节、杨州牧、临川王。祖正表,梁侍中、吴郡王。父广照,梁黄门侍郎、隋仁州司马。……举擢为泽州高平县令,又迁湖州武康县令。……粤以永徽四年九月十日寝疾卒于武康县之公馆,春秋六十有二。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书/卷59》,出自魏收魏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29》,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文献

[编辑]
  •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 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