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锣钲
西原锣钲(越南语:cồng chiêng Tây Nguyên/𨫋𨨨西原)是越南西原地区高地民族的传统乐器,以西原锣钲文化为代表的高地锣文化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西原地区拥有9880套锣钲,其中嘉莱省和多乐省是锣钲数量最多的地方[1]。
文化
[编辑]西原锣钲是高地民族同神灵交流的工具,高地人认为每只锣钲背后都有一位神,锣钲越古老,神权就越大,在高地人眼中,锣钲是贵重的财产,是权力和财富的标志,有时一只钲值两只大象或20头水牛,在迎接婴儿出生的“吹耳礼”,在告别亡人的“弃墓礼”,在祭祀、婚嫁、迎新年、庆新稻、贺新居等仪式都要使用锣钲[2][3]。
西原锣钲以铜合金制成,有乳为锣,无乳为钲,尺寸不一,直径20至60厘米,最大的达90至120厘米,可以单独或成套使用,每套2至12或13只不等,有的地方18至20只为一套[4]。广南省福桥铜铸村是锣钲制造的中心,福桥村铸铜始于17世纪,拥有400年的历史,造出锣钲4000多部[5]。
与其他高地民族不同,埃地族是母系社会,妇女是锣钲演奏技艺的继承者,埃地族表演锣钲时的舞蹈是逆时针旋转的,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其他高地民族相比,埃地族锣钲旋律更深沉柔和[6]。
保护
[编辑]西原锣钲文化节从2006年开始举行,除锣钲表演外还包括传统礼仪、庙会祭典、西原木雕、竹藤编织和织锦、史诗民歌演出[7][8]。
得农省政府于2016年8月决定,在四年内提供总额近160亿越盾(约合72万美元)的经费,用以保护西原锣钲文化[9]。
多乐省克容崩县是西原锣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县,目前该县锣钲总数达95套,共有500多名艺人会演奏锣钲。2016年至2020年,多乐省共有24名锣钲艺人获越南国家主席授予的优秀艺人称号[10]。至2018年,锣钲艺人的平均年龄从以前的40-50岁已下降至30岁[11]。
多乐省目前保存了2307套锣钲,锣钲工匠400名,锣钲演奏艺人635名;嘉莱省是西原地区保存锣钲数量最多的省份,目前保存着5655套锣钲[12]。
参考来源
[编辑]- ^ 越南西原地区努力保护与发扬锣钲文化价值. 越通社. 2015-06-27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2018年西原锣钲文化节将于11月中旬举行. 越通社. 2018-07-18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锣钲文化空间——西原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无价之宝. 越通社. 2013-11-04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锣钲——山林之声. 越通社. 2017-05-30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埃地族锣钲铸造过程展示活动开幕. 越通社. 2019-03-12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得乐省妇女同胞努力保护与弘扬锣铮艺术文化. 越通社. 2019-03-31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2018年西原锣钲文化节:精彩的民间文化演出. 越通社. 2018-12-02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阮春福参加2018年西原锣铮文化节. 越通社. 2018-12-01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得农省出资逾72万美元保护锣钲文化遗产. 越通社. 2016-08-14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多乐省保护和弘扬铜锣文化. 越通社. 2021-01-04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2018年西原锣钲文化节:锣钲艺人日益年轻化. 越通社. 2018-12-05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让西原锣鼓声永远吟唱. 越通社. 2017-12-24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