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调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阎调羹

大明大理寺卿致仕
籍贯 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新蔡县
字号 字汝用,号熊耳
出生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七月初八日
逝世 卒年不详
配偶 娶马氏
出身
  • 万历十九年辛卯科举人
  •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出身

阎调羹(1573年—17世纪),汝用熊耳河南汝宁府新蔡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阎调羹眼睛明亮、身材清瘦,十九岁时中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河南乡试第十三名举人,曾任开封府陈州学学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会试第九十一名,廷试二甲二十一名进士。初授户部主事,领清江浦提督,历员外、郎中,升山西太原府知府。病假归,起复为山西驿传道副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五月,以前参政李邦华患病未任乞休,巡抚奏保其为冀南道参政,七月赴任。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升山东按察使兖西兵备。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升山东右布政使,仍管兖西道副使事,寻转左布政,镇压山东白莲教起事,不得叙功,遂乞骸骨,以大理寺卿致仕归里[1]

著作[编辑]

张体震秦京王损仲张林宗阮太冲,并称“中原六子”,著有《熊耳山房诗集》[1]

家族[编辑]

曾祖阎玠;祖父阎胤;父阎自修[2]。母亲辛氏。永感下。兄调鼎。弟调台。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乾隆《新蔡县志·卷七·人物》:阎调羹,字汝用,号熊耳,星眸烱烱、骨相精癯;年十五食饩,万历辛卯领乡荐,从张都宪九一游,有中原六子之目。丁未成进士,选户部主事提督江浦,革弊政七十馀条;出为太原知府,强藩跋扈,调羹弹压之,藩戚逞不法,直戍遣之。以病乞休三年,起擢冀南道,有妖贼数万人突起,旬日歼灭;调羹复乞体骸,抚臣三上疏,加大理卿衔致仕,归田以诗自娱,卒祀乡贤。
  2. ^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履历便览》:阎调羮,熊耳,礼记房,癸酉七月初八日生,新蔡人,辛卯乡十三名,会九十一名,二甲二十一名,礼部政,戊申正月授户部主事,己酉差淮安管仓,庚戌升员外,加升郎中,升太原知府,乙卯升副使,戊午升山西参政,升山东按察使,癸亥升大理寺卿致仕。曾祖玠;祖胤;父自修。
  • 《山东通志》
  • 《河南通志》
  • 《汝宁府志》
  • 《明实录》
官衔
前任:
关廷访
明朝太原府知府
1612年-1615年
继任:
宋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