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暮蝉
外观
阳明山暮蝉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目: | 半翅目 Hemiptera |
亚目: | 颈喙亚目 Auchenorrhyncha |
科: | 蝉科 Cicadidae |
属: | 螗蝉属 Tanna |
种: | 阳明山暮蝉 T. sozanensis
|
二名法 | |
Tanna sozanensis |
阳明山暮蝉(学名:Tanna sozanensis)[2],旧称“草山蜩”,为蝉科暮蝉属下的一种,分布于台湾海拔约300至1000公尺的山区,为台湾特有种,具有趋光性。体型与大坪暮蝉相似,公蝉尾节长,体长约34—38毫米(1.3—1.5英寸)。母蝉第8腹节有白粉覆盖,体长约23—27毫米(0.91—1.06英寸)。[6][3]
辨识特征
[编辑]体表斑纹多变,头胸部具金黄色鳞毛,腹部鳞毛则为银色。头部呈绿色或橄榄色,复眼绿色或深绿色,单眼红色(复眼与单眼外缘均呈黑色)。腹部背面呈褐色或黑褐色;腹面则多呈淡黄色,并具有白色或金色短毛,第 8 节具有白色短毛或白粉。前胸背板呈深褐色,中央有绿色纵带;前胸缘片呈绿色,外缘呈角状,两侧外缘下方有两至三个黑褐色斑点;中胸背板呈褐色或橄榄色,黑色中纹延伸至叉字型隆起,且有两个绿色(也有个体呈黄绿色或橄榄色) W 字纹(两个 W 字纹中间各有一个黄褐色斑,明显度会因个体不同而有所差异)。雄虫腹部(腹面)第 3 节与第 4 节有明显瘤状突(第 3 节瘤状突较大)。双翅透明,翅脉黑色与绿色相间,前翅第 1、2、3、4 横脉及有时于M1脉基部具有污褐色斑纹,R3、R4+5、M1、M2、M3、M4 及 CuA1 脉近外缘处各具一个黑褐色小圆斑。背瓣大。体长约 2 至 4 公分[6][7][8]。
参考来源
[编辑]- 文献
- Allen F. Sanborn. Catalogue of the Cicadoidea (Hemiptera: Auchenorrhyncha). Elsevier. 31 October 2013: 1002页 [2013]. ISBN 978-0-12-416638-7 (英语).
- 陈振祥. 张蕙芬 , 编. 《台灣賞蟬圖鑑》(A field guide of cicadas in Taiwan). 台北市: 天下远见出版. 2007-06-29 [2007]. ISBN 978-986-417-958-9 (中文).(繁体中文)
- 脚注
- 引用
- ^ 加藤正世. 日本產蟬類(四). 台湾博物学会会报. 1926年2月, 16 (82): 23–31 [201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6).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业试验所典藏
- ^ 2.0 2.1 阳明山暮蝉 Tanna sozanensis Kato, 1926.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台湾)).
- ^ 3.0 3.1 Tanna sozanensis (Kato, 1926) 陽明山暮蟬. 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入口网-TaiBif. [2016-02-15].;2015-10-01日之前的前端介面旧版:Tanna sozanensis (Kato, 1926) 陽明山暮蟬. 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入口网-TaiBif. [2016-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8).
- ^ 學名:Tanna sozanensis (Kato, 1926) 中文名:陽明山暮蟬. 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画. [2016-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1).
- ^ Sanborn 2013,第369页
- ^ 6.0 6.1 6.2 陈振祥 2007,第131–132页
- ^ 陽明山暮蟬. 自然与人文数位博物馆, 昆虫典藏知识单元. 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2013-10-10]..wa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Y. Lee & M. Hayashi. Taxonomic Review of Cicadidae (Hemiptera, Auchenorrhyncha) from Taiwan, Part 3. Dundubiini (Two Other Genera of Cicadina), Moganiini, and Huechysini with a New Genus and Two New Species.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2004年2月, 7 (1): 45–72.
扩展阅读
[编辑]- 陈振祥 2007,第129–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