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金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金火
共和医院创办人
性别
出生1895年11月7日
逝世1987年11月8日
居住地台南市
国籍中华民国
母校台南第二公学校(今台南市北区立人国小)、总督府医学校(今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
职业医师
活跃时期1921年—1945年
儿女与妻子蔡凤坠所生:黄文彬、蔡文隆、黄文东、黄文和、黄文炯(五男)黄锦心、黄锦娥(两女);与续弦所生:黄文郁、黄文哲、黄文爵(三男)

黄金火台湾话N̂g Kim-hué;1895年11月7日—1987年11月8日),于1895年11月7日诞生于府城南厂附近,[1]马关条约割台予日本之时,因此黄金火出生于台湾正开启日本殖民时期的时代,其为台南本地人,1987年11月8日[2]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1895—1911年:幼年[编辑]

黄金火年幼时随父母从嘉义迁至台南,借居于亲戚家,生活贫困,父母以贩售冥纸维持生计。因家境清寒,黄金火一直无法就学,直到十二岁时他才进入台南第二公学校就读(为今台南市北区立人国小),入学年龄相当晚,于1911年毕业,那年黄金火十八岁。[2]

1911年—1922年:成医之路[编辑]

共和医院现址,今已歇业。
共和医院现址,今已歇业。

1911年自台南第二公学校毕业后,同年黄金火以第二名录取进总督府医学校(今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1]并获得公费补助,1917年(大正六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回到台南任职于台南病院外科(今卫生福利部台南医院,简称部南医院)。[2]1920年三月任医官补,[1]隔年(大正十年)遂积极加入台湾文化协会之活动,[3]1922年离开医院出来开业,与同样任职于台南病院内科的韩石泉共同创办“共和医院”,[4]韩石泉亦是黄金火大学时的学弟,两人皆就读于总督府医学校,后来合作期满韩石泉即开设台南民权路有名的韩内科诊所),[4]医院取名“共和”,象征著两人对于民主共和的向往。[1]黄金火负责外科韩石泉负责内科共和医院后为当时台南规模最大之医院。[2]

1922—1945年:台湾文化协会时期[编辑]

一、文协分裂前[编辑]

黄金火与韩石泉皆是台湾文化协会的成员,致力于推动文化思想启蒙,为议会设置请愿运动之推手、共同主张废除六三法,黄金火曾于台湾文化协会的通俗演讲做演讲,演讲题目为“水与人生”。[1]黄金火、韩石泉吴海水蒋渭水蔡培火等人亦受牵连于1923年(大正十二年)十二月的治警事件,遭日本警察逮捕,后被释回。[1]黄金火、韩石泉王受禄(台湾第一位留学德国之医学博士)三位成员被并称为“台南文协三要角”。[2]

黄金火善于创作诗词、歌曲,为泰平唱片公司有名的作词家,曾出版〈春怨〉[3][5][6]〈阿片歌〉[7][8]等作品,其除参与台湾文化协会文化讲习会外,亦成立并推广台南文化剧团(为1926年八月创立)、安平剧团[7]等,为1930年代台南重要的文化推动者。

二、文协分裂后[编辑]

1927年(昭和二年)台湾文化协会各分流派,转为主张工农运动,文协就此分裂,是年黄金火创立“文化演艺会”,[9]期许以带有批判思想、教化众生的文化剧演出来启迪民智、宣扬新的知识与思想,于其中担任编剧导演[2]并在自家住宅(台南市本町四丁目179号,即今台南民权路234号)训练演员,[3][4]如“使用本土语言”、“现代化”、“剧情具有教化意义”、“演员素养”等,[3]皆是训练的重点目标。共和医院亦为当时台南文化剧团的排演场所,[4]剧团人员有如王受禄韩石泉林占鳌卢丙丁等同为台湾文化协会之成员,[1]一群为推展文化思想而奋斗的青年们于此交流、排练。

1927年三月,剧团于南座剧场(今台南市中西区民族路、西门路圆环一带)首次公演,[1]剧目为“戆大老”(二幕剧)、“爱之胜利”(五幕剧)、“非自由之自由”(三幕剧)等三场台语剧,[1][2]剧目内容大多讽刺传统封建教条、倡导自由恋爱与人人生而平等,建构国人的民族意识等,[1]这群人以戏剧来提倡台湾的本土语言、对抗日治时期国语政策(即日语),而剧团现代化的演出服饰、舞台布置,再到歌词乐曲,无不带动了当时的台湾流行音乐,1930年代的歌曲皆深受此影响。台南文化剧团亦曾于1928年(昭和三年)五月为支持日资高雄浅野洋灰(水泥)会社台籍员工罢工事件而举办义演,同年黄金火于台北医专毕业。[1]

1935年(昭和十年)黄金火当选台南市第一届及第二届的市会议员[10][2]同时兼任台南市医师会的副会长、皇民奉公会医师团台南市分团副团长,[1]后因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年—1945年)购船协助致力于推展社会改革的赤崁劳动青年会[10]成员陈天顺偷渡,遭日警逮捕、酷刑拷打,拘禁九十一天后才获释,出来以后黄金火身心大感疲惫,故辞去一切外务、不再涉足政治,专注于医院事务、医病看诊。[1][2][4]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1945年)美军轰炸台南,黄金火在民权路的旧宅亦被炸毁,一片混沌之间,黄金火只好到乡下避难。[2][4]

1945—1987年:不只医病亦诊治社会[编辑]

由于台南大空袭,1965年黄金火与同为医师的次子蔡文隆蔡文隆医师因过继给姐妹故姓“蔡”)[1]共和医院迁居至现址,[2]即位于今台南永福路二段上、座落于明郑时期有名的统领巷[11]里,为五层楼高的水泥建筑,改为共和综合医院,医院五楼作为护士宿舍及黄金火居所,于1960、70年代共和医院来到最繁盛的时期,1971年时医院病床达到48张,[1]台南人若有病痛往往至此前来求诊,然而好景不常,推行健保后,共和医院因未加入健保而人流减少、加上长期合作之医师生病,[1]种种原因下最终于2000年关闭歇业。[2][4]

黄金火医师一生救死扶伤,经常替穷苦的病人看诊,其是共和医院的院长、亦为作词家、导演、编剧,于日治时期的社会运动活跃了二十几年,为推展文化思想奔波,虽于二战期间受警察拘捕、严刑拷打,[2]后感身心劳累,遂不再插手政治的一切事务,[4]然黄金火仍为台湾台南日治时期极具影响力之医生、文化推动者。

个人作品[编辑]

〈春怨〉[1][编辑]

轶事[1][编辑]

根据《台湾日日新报》报导,黄金火有两次紧急救人的事迹,一次为吞食鸦片自杀的妇女、一次为脑溢血之壮年人,[12]虽皆无力可回天,两次急救全未成功,然而黄金火医师的医术仍受大众所肯定。

传记及相关书籍[编辑]

  • 郑佩雯著,《白袍与工程帽——先行者的身影》,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21年
  • 台湾省医师名鉴编刊委员会编,《台湾省医师名鉴》,台北:国际文化服务社,1958年,页266
  • 黄裕元著,〈日治时期台湾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论一九三〇年代流行文化与社会〉,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学位论文,2011年
  • 王秀云,〈巷弄里的共和国~共和联合诊所〉,《发现医学台南》,台南市:成大出版社,2018年

延伸阅读[1][编辑]

  • 吴密察编,《文化协会在台南展览专刊》,台南市: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2007年
  • 洪淑美口述,《尚嫷的载志》,台中市:白象文化,2013年
  • 洪淑美口述,《府城医世情》,台中市:白象文化,2014年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郑, 佩雯. 《白袍與工程帽——先行者的身影》. 台南市: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21.11: 91–104. ISBN 978-986-5487-54-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陈永兴. 【民報】【人物】倡導新劇的文協醫師 黃金火(1895〜1987). www.peoplemedia.tw. 2022-01-31 [2023-12-16]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臺南研究資料庫|黃金火. 台南研究资料库. [2023-12-16] (中文(繁体)).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社大新聞,城市速寫走畫會-大時代的醫者們-共和醫院. tncomu.tw. 20222-03-05 [2023-12-16]. 
  5.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藏品資料,泰平唱片出品編號82009臺語流行歌《春怨、織女》蟲膠唱片. ArticleSample3. 2018-03-22 [2023-12-16]. 
  6. ^ 6.0 6.1 臺灣大百科全書,〈春怨〉. nrch.culture.tw. 2009-09-01 [2023-12-16]. 
  7. ^ 7.0 7.1 7.2 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在啟蒙的浪頭上我等你──1920-1930年代文協人的情書邀請. 科技、人文、友善体验. [2023-12-16]. 
  8. ^ 8.0 8.1 阿片歌-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2023-12-16]. 
  9. ^ 到州廳去抗議!來趟充滿反抗精神的臺南小旅行. 故事 StoryStudio. 2021-11-06 [2023-12-16]. 
  10. ^ 10.0 10.1 赤崁勞働青年會-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2023-12-16]. 
  11. ^ 臺南研究資料庫|統領巷. 台南研究资料库. [2023-12-16] (中文(繁体)). 
  12. ^ 〈昏倒斃命〉. 《台湾日日新报》. 199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