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6年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6年春,新四军下辖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滨海军区、华中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总兵力为450,000人。[1]
背景
[编辑]1945年对日战争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以顶替山东军区主力抢运东北后的空缺。又根据《双十协定》,江南的新四军部队移往苏北。1946年1月7日,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成立“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兼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饶漱石为政治委员,张云逸、罗炳辉为副军长兼副司令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兼山东野战军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参谋长,袁仲贤任副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唐亮任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下辖胶东、鲁中、鲁南、滨海、渤海五个二级军区,山东野战军,兵力约27万人。留在苏皖边境的新四军编为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兵力约18万人,归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领导。
1946年6月,国军以30万人围攻由新四军第5师为主改编的中原军区,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破裂,国共内战重新爆发。
1947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撤销华中野战军、华中军区、山东野战军、山东军区和新四军番号,统一组建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原新四军3师已于1945年开赴东北并在1946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第6纵队;原新四军5师与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河南军区等部编为中原军区,即1946年中原突围被围攻之部队,该部突围后一部建立豫陕根据地,一部进入陕西改归西北野战军。至1948年下半年,上述各部统一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山东军区
[编辑]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罗炳辉(5月增补),副政治委员黎玉,参谋长陈士榘,副参谋长袁仲贤,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唐亮。
胶东军区
[编辑]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副政治委员金明,政治部主任赖可可。
- 东海军分区:司令员于得水,政治委员梁辑卿、参谋长胡铁成。
- 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端夫,政治委员刘中华、参谋长刘云鹏、政治部主任张英勃。
- 西海军分区:司令员陈华堂,政治委员李华、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邓龙翔、参谋长丛容滋。
- 南海军分区:司令员贾若瑜,政治委员廖海光、参谋长杨介人。
- 警备第4旅(1946年6月,警备第四旅改称第六师):旅长刘涌,政治委员仲曦东、参谋长张怀忠、政治部主任张少虹。
- 警备第5旅(1946年6月,警备第四旅改称第五师):旅长聂凤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浩天、参谋长肖静海。[3]
- 烟台市人民武装部:部长陈晋。
- 威海卫市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宋惠。[4]
渤海军区
[编辑]渤海军区,司令员袁也烈,政治委员景晓村,副司令员宋时轮(后),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周贯五,参谋长赵俊.
- 第1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政治委员李广文、副司令员倪鸿印、参谋长杨大生、政治部主任辛易之。
- 第2军分区:司令员萧峰,政治委员曾旭清、参谋长隋蔚堂、政治部主任辛国治。
- 第3军分区:司令员赵寄舟,政治委员李曼村、副司令员许云轩、参谋主任庄中一、政治部主任丁士采。
- 第4军分区:司令员程绪润,政治委员岳拙元、参谋处长胡兰芝、政治部主任李焕。
- 警备第6旅:旅长李发,政治委员曾旭清
- 警备第7旅:旅长赵寄舟
- 第7师(1946年8月设):师长袁也烈(兼),政治委员李曼村、副师长萧峰、参谋长冯鼎三、政治部主任王若杰。
- 第11师(1946年11月设):师长萧峰 ,政治委员李曼村。
- 教导旅(1946年11月,以359旅部分人员为骨干组建):旅长张仲瀚,政治委员曾涤。[5]
滨海军区
[编辑]滨海军区(7月撤销),司令员陈士榘(兼),政治委员唐亮(兼),参谋长赵一萍,政治部主任赖可可,参谋主任伊文。
- 警备第10旅:旅长张仁初,政治委员刘伟、参谋主任石一宸、政治部主任王翀。
- 警备第11旅:旅长莫正民,政治委员覃士冕、参谋长王晓。
- 第1军分区:司令员黎有章,政治委员王众音、副政治委员李仲林、参谋主任钟贤文、政治部主任曹思明。
- 第2军分区:司令员王建青,政治委员谷牧、参谋主任郭廷万、政治部主任赵昭。
- 第3军分区:司令员王德贵,政治委员田海山、副司令员张希贤、参谋主任蒋和。
- 滨海警备旅(1946年4月警备第十、十一旅合编):旅长覃士冕,政治委员刘伟、副旅长郭廷万、参谋长王晓、政治部主任王翀。[6]
鲁南军区
[编辑]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治委员傅秋涛,副司令员万春圃、郭化若,副政治委员张雨帆,参谋长来光祖。
- 警备第8旅(兼第1军分区):旅长贺健,政治委员杨士法、副政治委员罗野岗。
- 警备第9旅(兼第3军分区):旅长胡大荣,政治委员李青、副旅长王献庭、政治部主任张岗。
- 第2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雄、副政治委员张劲夫、参谋长阎超。
- 第10师(1946年10月,警备第八旅与警备第九旅一部合编而成):师长贺健,政治委员罗野岗。[7]
鲁中军区
[编辑]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向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邝任农,副政治委员高克亭、李培南(兼政治部主任)。
- 独立第1旅:旅长王道、参谋长赵凌实。
- 独立第4旅:旅长韩寿臣、参谋长韩顾三、政治部主任王芳。
- 警备第1旅(兼第一军分区):旅长陈奇,政治委员林乎加、副旅长兼参谋长刘国柱、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熊飞。
- 第4师:师长廖容标,政治委员王一平、参谋长周长胜、政治部主任欧阳平。
- 第9师:师长钱钧,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师长兼参谋长陈宏、政治部主任董超。
- 第2军分区:司令员封振武,政治委员王涛、副政治委员王文轩、参谋长吴奎文、政治部主任曹礼芹。
- 第3军分区:司令员孙继先,政治委员霍士廉、副司令员单洪、副政治委员孔繁彬、参谋处长张耀辉、政治部主任孟英。
- 淄博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徐化鲁,政治委员张敬焘。
- 警备旅(1946年7月组建):旅长周长胜,政治委员陈美藻[8]
山东野战军
[编辑]1945年10月15日,成立津浦前线指挥部,即将到达鲁南的新四军第二师第四、第五旅,第四师第九旅和第七师等部,与山东军区留下的一部分主力,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
1946年1月7日,撤销津浦前线指挥部,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称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兼),政治委员黎玉(兼),参谋长宋时轮,政治部主任唐亮(兼),政治部副主任张凯。
第一纵队
[编辑]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赖传珠,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启龙,参谋长贺敏学,副参谋长张俊升,政治部副主任汤光恢。
- 第1旅:旅长廖政国,政治委员阮英平、副政治委员曾如清、参谋长邱玉权、政治部主任陈伟达
- 第2旅:旅长刘飞,政治委员彭林、副旅长王胜、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符确坚、参谋长洪隆
- 第3旅:旅长张翼翔,政治委员何克希、副旅长兼参谋长刘亨云、副政治委员张文碧、政治部主任杨思一。
第二纵队
[编辑]第二纵队,司令员罗炳辉,政治委员赵启民,副司令员韦国清(5月转正),参谋长詹化雨,政治部主任邓逸凡。
- 第4旅:旅长朱绍清,政治委员高志荣、副旅长秦贤安、政治部主任徐海珊。
- 第5旅:旅长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兼)、参谋长张元寿、政治部主任邓少东。
- 第9旅: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康志强、参谋长刘清明、政治部主任张震寰。
第七师
[编辑]第七师,师长谭希林,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孙仲德(后为林维先),政治部主任王集成(6月以后为李步新)。
- 第19旅:旅长林维先,政治委员黄火星、副旅长熊应堂、参谋长张铚秀、政治部主任余明
- 第20旅:旅长梁金华,政治委员黄跃南、参谋长周绍昆、政治部主任高立忠
- 第21旅:旅长马长焱,政治委员黄先、副旅长傅绍甫、副政治委员何志远、参谋长陈仁洪、政治部主任杨汉林
1946年10月撤销第七师,11月重建,归华中野战军序列。师长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
- 第5旅
- 第19旅
第八师
[编辑]第八师,师长何以祥,政治委员丁秋生,参谋长马冠三,政治部主任刘春。
- 第22团。
- 第23团。
- 第24团。
东江纵队
[编辑]1946年7月5日,东江纵队等部二千余人,自广东经海路到达胶东,加入山东野战军序列。
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雷经天,副司令员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
华中军区
[编辑]1945年10月25日在淮安成立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政治委员邓子恢,副司令员粟裕、张爱萍,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副参谋长张元寿(后),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9]
- 司令部
- 参谋处:处长夏光
- 政治部
- 供给部:部长骆耕模、副部长金材、白辛夫、副政治委员资凤
- 军工部:部长孙象涵、政治委员罗云贵、副部长王新民、李仲麟、副政治委员吴屏周
- 卫生部:部长齐仲桓、副部长李振湘
- 第5军分区:司令员谢祥军,政治委员曹荻秋、副司令员常玉清、副政治委员杨光池、参谋处长陈克天。
- 第6军分区:司令员覃健,政治委员万众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可辛、副政治委员谢振华、政治部主任陶励。
- 第7军分区:司令员张震球,政治委员赖毅、副司令员赵汇川、副政治委员刘玉柱、参谋长黄元庆、参谋处长孙靖宇、政治部主任刘作孚。
- 第8军分区(1946年12月改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司令员张太生,政治委员吴芝圃、副政治委员何明光、副参谋长张登先。
- 第9军分区(1946年8月设):司令员梁灵光,政治委员洪泽,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谢中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周一峰。
- 雪枫军政大学:校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邓子恢。
- 海防纵队:政治委员王治平、副司令员吴福海、陆洲舫、袁国祥、副政治委员吕炳奎。[10]
- 华中民主联军:总司令郝鹏举,政治委员朱克靖,副总司令毕书文。
- 解放第一军:军长钟剑魂,参谋长徐楚光。
- 解放第二军:军长杜新民,副军长张若禧。
- 解放第四军:军长戴心宽,参谋长张伟农。
淮南军区
[编辑]淮南军区,司令员周骏鸣,政治委员肖望东,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从学,政治部主任余立金。
1946年5月,淮南军区撤销。1946年7月,又组建淮南军区、华中野战军第二师。
苏中军区
[编辑]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陈丕显,副司令员张藩,副政治委员姬鹏飞,参谋长胡炳云,政治部主任陈时夫。
- 独立旅:旅长陈玉生,政治委员李干辉、副旅长饶守坤、副政治委员张闯初、参谋长罗桂华、政治部主任童炎生。
- 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张震东,政治委员钟民、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梅嘉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许家屯。
- 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钟国楚,政治委员金柯、副司令员杨洪才、副政治委员韦永义、参谋长吴光明、政治部主任张潮夫。
1946年6月,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兼苏中军区,此时管文蔚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治委员,戴心宽、胡炳云任副司令员,胡炳云兼参谋长,周文在任政治部副主任。
苏北军区
[编辑]1946年6月组建。司令员谢祥军,政治委员刘培善,副司令员常玉清,参谋长吴肃,政治部主任孙克骥。
淮北军区
[编辑]1946年6月组建,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兼。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副司令员饶子健、杜新民,参谋长姚运良,政治部主任王学武,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光。
- 第7军分区
- 第8军分区
华中野战军
[编辑]1945年11月25日成立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华中野战军在建制上属华中军区,在战略行动上受陈毅指挥。
第六纵队
[编辑]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副司令员段焕竞,参谋长陈铁君,政治部主任刘文学,政治部副主任罗维道。
- 第46团
- 第48团
- 第50团
- 第52团
- 第54团[12]
1946年6月,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番号为第六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兼),副师长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参谋长张闯初,政治部主任李干辉。
第七纵队
[编辑]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姬鹏飞,副司令员张藩,参谋长杜屏,政治部主任卢胜。
- 第55团
- 第57团
- 第59团
- 第61团
- 第63团[12]
第八纵队
[编辑]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陶勇,副司令员彭德清,政治部主任韩念龙,政治部副主任谢云晖。
- 第64团
- 第66团
- 第68团
- 第70团
- 第72团[12]
1946年6月,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改番号为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粟裕(兼),副师长陶勇,副政委王集成,参谋长梅嘉生,政治部副主任谢云晖。
第九纵队
[编辑]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副司令员饶子健,参谋长姚运良,政治部主任王学武[13]。
- 第73团
- 第75团
- 第77团
- 第79团
- 第81团
- 华中军区骑兵团[12]
第二师(淮南军区兼)
[编辑]1946年7月组建华中野战军第二师。师长周骏鸣,政治委员肖望东,副师长成钧、梁从学,副政治委员赵启民,参谋长梁从学,副参谋长朱云谦,政治部主任余立金。
1946年11月14日,中共华中分局决定,撤销第二师番号,原辖第5、6、独立旅依次划归华中野战军第7师、第10纵队和第1师。[14]
第十纵队(苏北军区兼)
[编辑]1946年6月设,司令员谢祥军,政治委员刘培善,副司令员常玉清,参谋长吴肃,政治部主任孙克骥。
- 第82团
- 第84团
- 第86团
- 第87团
- 第89团[12]
参考
[编辑]- ^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提供的数据相加而成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681页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682页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年.282页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年.275-278页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年.284页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年.285页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年.288-289页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683页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684页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年.305页
- ^ 12.0 12.1 12.2 12.3 12.4 南京军区《第三野战军战史》编辑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9年.515页
- ^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年.685页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年.302页
新四军编制 |
1938年春 → 1939年冬 → 1940年冬 → 1941年春 → 1945年夏 → 1946年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