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雅巴拉哈三世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感谢Iflwlou[编辑]

在此向Iflwlou [ M { 致谢,这位维基内容专家主动更正许多不合维基化的标点,并指引我如此行较为恰当:“.....首先,第一:翻释太西化,行文不太顺畅;第二:太多半形符号,例如“()”、“.”,正式该用“()”、“·”(有些我改掉了);第三:“宗座”是教会内部称呼教会领袖的特别称谓,外间尊称,例如传统用教宗陛下.....”

我不是很擅长写作,行文这方面我愿意再多加强,在此致歉。

不过,我还是觉得有话要说,“翻释太西化”本来就比较是不得已的,因为本条目的人物是活跃在元代的人,汉文典籍的记载本来就比较少,有些事情也不一定晓得,例如“也里可温”的意思。而且他是教会的牧首,处理的教会事务并不局限在中国,活动范围主要是在中东地区,内文多少会比较非中式。

至于“教会领袖的特别称谓问题”,老实讲,我不晓得用“宗座”还是“圣座”比较正确,不过,“‘宗座’是教会内部称呼”恐怕不一定正确,有两篇报导:

我无法确定两篇报导的用法是否为真,然而同时指出了“非天主教会人士”的美国总统,会晤教宗时的称呼也是要用 His Holiness,也许是因为布希总统是基督新教卫理会的会友,才会直接称呼教宗为 sir 吧!

补充一下,东方亚述教会的牧首的敬称也是用 His Holiness,请参考英文维基的“东方亚述教会”条目:

如果能确定有更中立的适当用法,我当然很乐意接受,我不是信仰天主教。

希望Iflwlou [ M { 以后能敬请多多指教,谢谢你。—章·安德鲁交流一下吧!┼愿赐你平安,从今时直到永远┼ 2008年1月21日 (一) 05:07 (UTC)[回复]

不敢说指教,算是交流吧,不过“His Holiness”转变成中文称呼,为适应华文环境,就有分别的,说说教会领袖,如果陈日君枢机称呼教宗,应只用“宗座”或“圣座”而不名(“宗座”或“圣座”都是一样正确,唯因应习惯,而我恐怕传媒在报导中将内部外部称谓一并使用“圣座陛下”,也无不可,但会引起中立争议),东正教徒和新教徒断断不会称呼教宗为“宗座”,因为这代表承认天主教教宗是他们的教会领袖,而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也断断不会称呼东正教牧首为“宗座”,是为同一道理。同样地“His Holiness”的中文外间称呼,传统用“陛下”、“殿下”等等,但不正确,这只是把世俗君王尊称硬的加入,例如:本笃十六世陛下(天主教教宗)、陈日君枢机殿下、巴萨罗缪一世陛下(君士坦丁堡牧首,有趣是他用His All Holiness)、玛·约伯耶和华三世陛下(东方亚述教会牧首)。最正确,是“猊下”,这才是外部对教会领袖的正确尊称:本笃十六世猊下、陈日君枢机猊下、巴萨罗缪一世猊下(君士坦丁堡牧首)、玛·约伯耶和华三世猊下、达赖喇嘛十四世猊下(他也是用His Holiness,但基督徒不可能称为“宗座”或“圣座”)、星云大师猊下
PS.其实我也不是基督徒,我是无神论者。—Iflwlou [ M {  2008年1月21日 (一) 09:53 (UTC)[回复]
我刚才用 Google 查了一下,猊下的用法,基本上就意思来看,应该是比较中立的,不过这个词汇好像是由日语过来的[1],字形是从“犬”字旁,要推广可能不太容易,比较怕引起天主教那边的不良反应,被认为是在扁损他们的领袖。
陛下比较通用,但总是有点世俗君王的味道,给神职这样的角色的确不太合适。
改成从“人”部的倪下不晓得有没有人使用?反正宗座的用法不在我考虑之内了。—章·安德鲁交流一下吧!┼愿赐你平安,从今时直到永远┼ 2008年1月21日 (一) 10:28 (UTC)[回复]
百科条目不宜太多尊称,在卷首提到便很,另猊下是传统写法,沿自猊狻(狮子),另创新字不合原意。—Iflwlou [ M {  2008年1月22日 (二) 07:43 (UTC)[回复]

台北跟教廷之间往来的正式的外交文书上,以“圣座”(His Holiness)而非“陛下”(His Majesty)尊称教宗。“圣座”实为Holy See,也可以指教宗,在此语境则为对教宗的敬称。完整写法为“教廷教宗本笃十六世圣座”,可简称“教宗圣座”,但不能称“圣座陛下”。-Cthuang (留言) 2011年5月26日 (四) 02:1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