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颱風科羅旺_(2015年)
{{Notability Unreferenced |time=2015-10-19T09:04:17+00:00}}
{{NoteTA |G1=TyphoonNew |G2=TyphoonOld |G3=Weather |T=zh:台风科罗旺 (2015年); zh-cn:台风科罗旺 (2015年); zh-hk:强台风科罗旺 (2015年); zh-tw:中度台风科罗旺 (2015年); zh-mo:台风科罗旺 (2015年) |1=zh:台风科罗旺; zh-cn:台风科罗旺; zh-hk:强台风科罗旺; zh-tw:中度台风科罗旺; zh-mo:台风科罗旺 |2=zh:Typhoon Krovanh; zh-cn:Severe Typhoon Krovanh; zh-hk:Severe Typhoon Krovanh; zh-tw:Typhoon Krovanh; zh-mo:Typhoon Krovanh |skin=typhoon }} {{台风基础资讯 |台风名称 = 台风科罗旺 |外文名称 = Typhoon Krovanh |外文语言 = 英文 |代表图像 = Krovanh 2015-09-17 0125Z.jpg |代表图像名称 = 科罗旺在9月17日达到台风强度,正在打开风眼 |形成日期 = 2015年9月14日 |转化日期 = 2015年9月21日 |消散日期 = 2015年9月28日 |十分钟平均风速JMA = 85|JMA=knot |十分钟平均风速CWB = 43|CWB=m/s |十分钟平均风速KMA = 43|KMA=m/s |十分钟平均风速HKO = 155 |十分钟平均风速SMG = 157 |十分钟平均风速PAGASA = |十分钟平均风速NCHMF = |十分钟平均风速TMD = 85|TMD=knot |二分钟平均风速 = 45|NMC=m/s |一分钟平均风速 = 105|SSHS=knot |瞬间最大阵风 = 220 |最低气压 = 945 |气旋能量指数 = |财产损失 = |死伤人数 = |影响地区 = {{NMI}} |备注 = |台风路径图 = Krovanh 2015 track.png |风季年份 = 2015 |风季位置 = 太平洋 }} {{Portal phs}} {{UTC+8}} 台风科罗旺 ({{lang-en|Typhoon Krovanh}},国际编号:152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0W)是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8个被命名的风暴。“科罗旺”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即白豆蔻,盛产于柬埔寨、泰国、老挝、越南、斯里兰卡等国,而中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1][2][3]
发展过程
[编辑]一个低压区于2015年9月13日在关岛以东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6W。翌日(14日)午夜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评级“低”{{#tag:ref|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某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低”。除非环境异常优良,否则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甚微。[4]|group="注"}},但3小时后旋即跳过评级“中”{{#tag:ref|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中”。一般而言,即使发展机会增大,系统过了24小时之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才较高;但如果环境良好,系统亦可以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4]|group="注"}},将该评级直接上调为“高”,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ag:ref|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该系统于24小时之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极高,若气象因素特别有利,该系统更可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气压。[4]|group="注"}}。此外日本气象厅于凌晨2时将该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在早上8时对其发出烈风警报。
9月15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20W。当日该系统发展较慢,组织松散,移动亦飘忽不定,采取一条蛇形路径,向西北偏西移动后突然以90度转往东北偏北方向,但半日后在副热带高压脊影响下再度往西北转向,回复原来的移动方向。之后系统在垂直风切变{{#tag:ref|“垂直风切变”是指比较一垂直高度中的风速及风向差。[5]|group="注"}}微弱的环境中开始整合,强度稳步上扬,日本气象厅在翌日(16日)凌晨2时将该热带低气压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520{{#tag:ref|前二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末二码(2015),末二位代表科罗旺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第20个升格为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group="注"}},并命名为科罗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同时将科罗旺升格为热带风暴。9小时后,日本气象厅将科罗旺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这时科罗旺的中心密集云团{{#tag:ref|“中心密集云团”是达强烈热带风暴级别之热带气旋所拥有的一种特征,在卫星云图上所见为一浑圆,集中及具有组织的密集云区在中心附近旋转,通常为积雨云或塔状积云,会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发生。中心密集云层区之下应有相当明显而成熟的螺旋云带,同时伸展到云带之外;当热带气旋进一步增强至台风程度时,风眼也会开始在此处的中心区域形成。[6]|group="注"}}已经形成,并开始发展出“云卷风眼”{{#tag:ref|“云卷风眼”是热带气旋中心当中,由螺旋云带旋卷成之缺乏组织的眼墙,结构看来较不佳。此现象以发生在热带气旋环流中吹西北风象限内者较为普遍,其维持时间随当时形成热带气旋的气象环流条件不同而异,出现时间或长或短。[7][8]|group="注"}}。而由于副热带高压脊支配西北太平洋,其南面深厚的东风带{{#tag:ref|“赤道东风带”位于3000米以上高空,空气由副热带高压流向赤道附近之低压,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之下形成偏东风。此乃地球三股行星风系中的其中之一,有导引热带气旋向西移动的作用,一般令热带气旋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行进。[9]|group="注"}}引领科罗旺稳定地采取西北偏西路线,时速约15公里。
受惠于垂直风切变微弱、海水炎热和高空辐散{{#tag:ref|“辐散”是指空气由一个中心向四周散开,通常只有气旋式辐散,形成原因和辐合的机制相若,只是一般是在高压系统发生。高空也能有高压,所以高空也能有辐散,高空辐散足够又有水气时就可能降雨,形成原因和辐合相若。[10][11]|group="注"}}良好的环境,科罗旺在17日继续增强,打通分别向赤道和极地的双向流出通道,中心密集云团进一步巩固,并打开风眼。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凌晨2时同步将科罗旺升格为台风。当日科罗旺移至副热带高压脊西南侧,路径变得偏西北,移速维持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而科罗旺亦在晚上达到强度巅峰。翌日(18日)科罗旺沿副热带高压脊西侧作顺时针转向,采取北至西北偏北的移动路线,同时系统西面卷入干空气使对流衰减,加上开始受西风带{{#tag:ref|“西风带”是位于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大致在南北纬30至60度之间)的行星风带。从副热带高压流向副极地低压的气流在科里奥利力(或称“地转偏向力”、“科氏力”)的作用之下,偏转成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因此西风为盛行风。[12][13]|group="注"}}影响,垂直风切变明显加强,使科罗旺转趋减弱。
科罗旺在19日的移动方向渐转为东北,强度继续回落,风眼变得模糊不清,变为“云塞风眼”。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晚8时将科罗旺降格为热带风暴,而日本气象厅在20日凌晨2时亦将科罗旺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受到更强烈的风切变,以及水温下降导致能量供应减少的影响,科罗旺的中心密集云团被毁坏,深层对流向东北切离,且风眼被完全填塞,低层环流中心甚至局部外露。受到冷空气入侵,科罗旺亦逐渐发展出锋面,开始转化为温带气旋的过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晚8时对科罗旺发出最后警报,同时日本气象厅把科罗旺降格为热带风暴,并在翌日(21日)凌晨2时表示科罗旺已转化为温带气旋。系统之后继续北上,但到北海道以东时却突然掉头南移,再逐渐转向偏东。科罗旺的残馀系统仍维持足足一星期,最终在28日才减弱消散。
释义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reflist|2}}
参见
[编辑]{{Commons category|Typhoon Krovanh (2015)}}
同期出现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外部链接
[编辑]- {{ja}}日本气象厅:1520最佳路径图(有待公布)、2015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
- {{zh-hk}}香港天文台:2015年9月热带气旋概述
{{2015_Pacific_typhoon_season_buttons}}
- ^ {{cite web|url=http://frps.eflora.cn/frps/Amomum%20kravanh%7Ctitle=中國植物志: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author=中国植物志|accessdate=2015-09-17}}
- ^ {{cite web|url=http://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ty007.htm%7Ctitle=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7Cauthor=交通部中央氣象局%7Caccessdate=2015-07-30}}
- ^ {{cite web|url=http://www.hko.gov.hk/informtc/sound/tc_pronunciation2015_uc.htm#S.korea%7Ctitle=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7Cauthor=香港天文台%7Caccessdate=2015-07-30}}
- ^ 4.0 4.1 4.2 {{cite web|url=http://agora.ex.nii.ac.jp/digital-typhoon/feedback/ja/0067.html.ja%7Ctitle=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7Cauthor=Digital Typhoon|date=2011-07-13}}{{ja}}
- ^ {{cite web|url=http://hkcoc.weather.com.hk/cycdict/key=fung.htm#1%7Ctitle=HKCOC熱帶氣旋字典——風字:風切變%7Cauthor=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7Caccessdate=2015-08-18}}{{zh-hk}}
- ^ {{cite web|url=http://hkcoc.weather.com.hk/cycdict/key=centre.htm#3%7Ctitle=HKCOC熱帶氣旋字典——中字:中心密集雲層區%7Cauthor=HKCOC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7Caccessdate=2015-04-28}}{{zh-hk}}
- ^ {{cite web|url=http://www.metapp.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6:2009-01-22-06-48-08&catid=37:typhoon&Itemid=30%7Ctitle=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颱風的結構%7Cauthor=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7Caccessdate=2015-04-28}}{{zh-tw}}
- ^ {{cite web|url=http://hkcoc.weather.com.hk/cycdict/key=banding.htm%7Ctitle=HKCOC熱帶氣旋字典——雲字:雲捲風眼%7Cauthor=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7Caccessdate=2015-04-28}}{{zh-hk}}
- ^ {{cite web|url=http://hkcoc.weather.com.hk/cycdict/key=don.htm#1%7Ctitle=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帶%7Cauthor=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7Caccessdate=2015-08-18%7Cdate=2015-08-18}}{{zh-hk}}
- ^ {{cite web|url=http://www.hko.gov.hk/education/edu01met/wxphe/ele-condiv-c.htm%7Ctitle=氣象小常識:輻合和輻散%7Cauthor=香港天文台%7Caccessdate=2015-05-03}}{{zh-hk}}
- ^ {{cite web|url=http://hkcoc.weather.com.hk/cycdict/key=fu.htm%7Ctitle=HKCOC熱帶氣旋字典——輻字:輻散和輻合%7Cauthor=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7Caccessdate=2015-05-03}}{{zh-hk}}
- ^ {{cite web|url=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s.asp?id=1907%7Ctitle=自然科學類:西風帶%7Cauthor=中華百科全書%7Caccessdate=2015-05-03}}{{zh-tw}}
- ^ {{cite web|url=http://hkcoc.weather.com.hk/cycdict/key=sai.htm#1%7Ctitle=HKCOC熱帶氣旋字典——西字:西風帶%7Cauthor=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7Caccessdate=2015-05-03}}{{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