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格特·辛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格特·辛格
出生1907年9月27或28日[a]
英属印度旁遮普省费萨拉巴德Banga, Pakistan英语Banga, Pakistan(位于今日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逝世1931年3月23日(1931岁—03—23)(23岁)
英属印度旁遮普省拉合尔(位于今日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民族贾特人
语言旁遮普语乌尔都语
组织印度青年协会英语Naujawan Bharat Sabha
印度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协会英语Hindustan Socialist Republican Association
Kirti Kisan Party
运动印度独立运动

巴格特·辛格(英语:Bhagat Singh,1907年9月28日—1931年3月23日),或被尊称为“沙希德·巴格特·辛格”,是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对抗英属印度最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革命者之一。辛格年轻时曾学习欧洲革命运动沿革,并受无政府主义思想、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启发。他曾参与数个革命组织,其中他在印度斯坦共和协会(Hindustan Republican Association),于1928年改名印度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协会英语Hindustan Socialist Republican Association)最为活跃。

辛格生平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为1927年所执行的英国警官约翰·桑德斯(John Saunders)刺杀案,据传该刺杀行动是为同为旁遮普出身的政治领导人拉拉·拉伊帕特·雷英语Lala Lajpat Rai之死报仇。在1929年4月,辛格与同党的独立运动革命家巴图克舒瓦·杜特英语Batukeshwar Dutt英属印度政府的中央立法议会英语Central Legislative Assembly下议会)投掷传单与施放炸弹攻击,两人皆在其事件后被逮捕。

辛格的名声随著他在狱中日渐高涨,在此期间,他进行了为期116天的绝食抗议印度政治犯与其他欧洲血统囚犯的不公平待遇。在经过特殊法院与英国枢密院的审判与定罪后,他于1931年为其刺杀约翰·桑德斯的罪名处以绞刑,得年23岁。

辛格在印度独立史中对青年革命家影响深远,独立运动成功后,后人为他设立纪念碑,并在今日的印度议会设立其铜像。

早期生涯

[编辑]

1907年,巴格特·辛格出生于一个锡克教家族,属于贾特人[3],其出生地为英属印度旁遮普省中费萨拉巴德县的Banga村(位于今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非同名印度省城)。巴格特·辛格的确切出生日期不详,据记载应为该年9月27或28日。

巴格特的家族成员中有许多是印度独立运动份子,甚至在更早以前曾是当地锡克教掌权人兰季德·辛格旗下的军人。对巴格特尤其影响深远的家庭成员有其祖父阿尔琼‧辛格(Arjun Singh),他曾参与印度教徒领导的改革社会运动─陀耶难陀·萨罗斯薄底。巴格特的父亲与叔父们则是独立派Ghadar Party英语Ghadar Party的成员,据传巴格特‧辛格的出生日刚好也是他的父亲与两位叔父的出狱日[4]

有别于同龄的其他锡克教青年,巴格特没有在拉合尔的锡克学校就读,因为他的祖父无法接受该学校官员对于英属印度的忠诚。[5] 因此巴格特就读的是由改革派所设立的D.A.V学校系统(D.A.V. College Managing Committee英语D.A.V. College Managing Committee)的高中。[6]

1919年,12岁的巴格特在著名的阿姆利则惨案(或称“札连瓦拉园屠杀案”)之后亲临现场,并目睹了惨烈的情况[4]该经验让他在14岁时加入当地一个反对“屠杀非武装抗议者”的行动。[7] 1922年2月,邻近城市的乔里—乔拉事件迫使甘地停止他的不合作运动,这使巴格特对于非暴力抗议的主张大失所望,其后他加入了青年革命家的行列并支持以暴力的形式解放英国殖民下的印度(与今日巴基斯坦)。[8]

拉合尔国立学院师生照,巴格特‧辛格为右方数来第四位

1923年,巴格特‧辛格进入了政治家Lala Lajpat Rai英语Lala Lajpat Rai所创立的拉合尔国立学院,该校在当时是英国学校体制之外的学院。[9]在学院中,巴格特曾以述写旁遮普省的社会问题获得校内写作嘉奖。[6] 其后他受到义大利政治家马志尼所成立的义大利青年党社会运动的启发而在1926年3月成立了印度青年协会英语Naujawan Bharat Sabha[10]同时他也参与了当时的印度斯坦共和协会英语Hindustan Socialist Republican Association(Hindustan Republican Association (HRA))[11]。一年后,巴格特为了回避家族包办的婚事而搬到坎普尔[6]在他的一封书信中,他曾写道:“我的人生有更崇高的目标,也就是这个国家的自由,我在此时不能为个人的歇憩或世俗的欲望所惑”。

My life has been dedicated to the noblest cause, that of the freedom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there is no rest or worldly desire that can lure me now.[6]

1927年,警方已开始感受到巴格特‧辛格对青年革命份子的影响力,并在该年5月以1926年一则拉合尔爆炸案的嫌疑将他逮捕,五星期之后巴格特以六万元卢比交保。[12] 在此之后,他为位于阿姆利则旁遮普语乌尔都语的报社做写作与编辑工作[13],并同时私底下印制印度青年协会文宣抨击英国殖民政府。[14]巴格特也曾为印度农工党(Kirti Kisan Party)撰写刊物,亦曾短期的为德里的报社Veer Arjun工作。[10][b] 在这些写作上巴格特经常使用并更换笔名,如Balwant,Ranjit 和 Vidhrohi。[15]

革命生涯

[编辑]

Lala Lajpat Rai之死与刺杀案

[编辑]

1928年,英国殖民政府设立“西蒙委员会”以回报英国中央印度的政治情形。然而西蒙委员会并没有包含任何印度籍委员,而遭受许多印度政党挞伐,抗议行动在印度四处兴起。该年10月30日,旁遮普政治家Lala Lajpat Rai英语Lala Lajpat Rai拉合尔带领抗议游行,警方遂而进行驱赶但立即演变为暴力事件,当地警署所长詹姆士史考特(James A. Scott)立即宣布以警棍暴力镇压抗议群众,Rai在警民冲突中受伤,并于11月17日死于的心脏病发。医师诊断Rai在暴动中所受的冲击与伤害极有可能为其心脏病恶化主因,但当该新闻传至英国国会,英国政府对Rai的死否认任何责任。[16][17][18]

同年,印度斯坦共和协会(HRA)改名为“印度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协会(HSRA)”,这个决定与Rai之死以及当时已成为重要成员的巴格特有著不可否认的关联性[19] ,该协会成员誓言要为Rai的死讨回公道[12]。巴格特与其他革命志士包括Shivaram Rajguru英语Shivaram Rajguru苏库德夫·塔帕、以及钱德拉·谢卡尔·阿扎德合谋刺杀詹姆士史考特。[10]然而,在12月17日行动当天,他们在刺杀任务中误判目标身分,而在警署外枪杀了担任所长助理一职的约翰‧桑德斯(John Saunders)。[20]

HSRA在桑德斯刺杀案后所发表的文宣,其中的署名Balraj为钱德拉·谢卡尔·阿扎德的化名

在刺杀行动之后,巴格特‧辛格与行刺的其他成员由D.A.V学院的出口逃出,钱德拉·谢卡尔·阿扎德在逃脱过程中为掩护其他人射伤了另一名警官。[21]巴格特一行人之后骑乘脚踏车到事先安排好的小屋避难,警方则出动大量人力通缉他们,监控所有进出城市的管道,并搜查每一个试图离开拉合尔的年轻男子。巴格特一行人在小屋中躲了两日,在12月19日其中一位成员联络上了另一位同党革命家的妻子Durgawati Devi英语Durgawati Devi,她同意帮助他们脱逃。巴格特与同党随即决定搭乘隔日清早从拉合尔出发的火车,经豪拉(加尔各答)到巴廷达[22]翌日,巴格特与Devi穿著西式服装,抱著Devi熟睡中的孩子假扮成一对年轻夫妇,而同行的同伙则假扮为他们的家仆。在拉合尔车站巴格特成功隐瞒身分买到车票,一行人于是坐上火车潜逃,为了避免在豪拉车站受到侦查,他们于是改前往另一个北印度邦城勒克瑙再分道扬镳[22]

直至今日,人们对于桑德斯刺杀一案的反应仍充满争议,巴格特所创立的印度青年协会在此事件之后名声下滑,在公开场合的集会出席率也顿时骤减。政治家、社会运动家、与媒体也纷纷表示支持不合作运动取代暴力复仇行为[23]印度国民大会党主席甘地也公开谴责该刺杀行动是“退步的行为”,但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曾写道:“...巴格特‧辛格之所以出名并非因为他的攻击行径,而是因为他的行为理念在当时维护了Lala Lajpat Rai、以及我们国家的尊严名誉。他成为了一个象征,他的行为被淡忘了但是其所象征的意义却留存了下来。不过数月他的名字已经回响在旁遮普地区的各个村落,甚至是其他较远的北印度区域,无数的歌颂赞著他,他所达到的知名程度实为惊人”。

Bhaghat Singh did not become popular because of his act of terrorism but because he seemed to vindicate, for the moment, the honour of Lala Lajpat Rai, and through him of the nation. He became a symbol, the act was forgotten, the symbol remained, and within a few months each town and village of the Punjab, and to a lesser extent in the rest of northern India, resounded with his name. Innumerable songs grew about him and the popularity that the man achieved was something amazing.[24]

1929议会事件

[编辑]

1929年,巴格特‧辛格向印度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协会(HSRA)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行动计划以达成革命宣传目的[14],受到法国无政府主义学者Auguste Vaillant英语Auguste Vaillant的启发,巴格特打算效法Vaillant在法国众议院的爆炸案案例,在英国殖民政府的中央立法议会如法炮制。名义上是抗议殖民政府的公共安全法案与贸易争端,但实质上巴格特打算利用此次攻击自首,借由逮捕与出庭来增加革命派的曝光率。[15]

HSRA一开始反对巴格特的提议,因为巴格特先前参与的刺杀案必将确立他的定罪与判刑,然而事后该协会成员仍因为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而默许了巴格特的参与。同年4月8日,巴格特与同党革命人士Batukeshwar Dutt英语Batukeshwar Dutt在中央立法议会外的公共画廊朝内丢掷两枚炸弹[25],该炸弹攻击并非以爆破型杀伤力为目标,但仍伤及数位议会成员包括总督执行委员会(Viceroy's Executive Council英语Viceroy's Executive Council)的财务长George Schuster英语George Schuster[26]

大量的浓烟在炸弹引爆后遮蔽了视线,巴格特与Dutt在此时有机会逃离现场,但是他们留在原地一边用乌尔度语呼喊著“革命长存!(Inquilab Zindabad英语Inquilab Zindabad)”一边散布革命文宣,两人随即被逮捕并且移送监狱[27]

此次议会爆炸案依然受到许多挞伐,其中也包括圣雄甘地的强烈反对。巴格特与Dutt在之后发布了对于此爆炸案的空开文:“我们抱持著生命神圣的理念,我们并非无耻的暴徒或攻击者...我们也不是如报上所说的疯狂分子...当我们强烈的施加武力,它是无法辩解的‘暴力’,但当我们的行为理由有正当性,它即有道德合理性”。

We hold human life sacred beyond words. We are neither perpetrators of dastardly outrages ... nor are we 'lunatics' as the Tribune of Lahore and some others would have it believed ... Force when aggressively applied is 'violence' and is, therefore, morally unjustifiable, but when it is used in the furtherance of a legitimate cause, it has its moral justification.[23]

议会爆炸一案的初步听证从5月开始,审讯由同年6月上旬开始,6月12日两人以“非法造成可危及性命之恶意爆破行为”被判处终身监禁[27][28]

思想与主张

[编辑]

批评

[编辑]

后世影响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出生日期有争议,有认为是27日,[1]也有认为是28日[2]
  2. ^ He was secretary of the Kirti Kisan Party when it organised an all-India meeting of revolutionaries in September 1928 and he later became its leader.[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hagat Singh.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5). 
  2. ^ Bhagat Singh's sister passes away on his 107th birthday. The Times of India.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5). 
  3. ^ Gaur (2008),第54–55
  4. ^ 4.0 4.1 Singh & Hooja (2007),第12–13
  5. ^ Sanyal et al. (2006),第20–21
  6. ^ 6.0 6.1 6.2 6.3 6.4 Singh, Roopinder. Bhagat Singh: The Making of the Revolutionary. The Tribune (India). 23 March 2011 [17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5). 
  7. ^ Sanyal et al. (2006),第13
  8. ^ Nayar (2000),第20–21
  9. ^ Bradlaugh Hall's demise. Pakistan Today. 17 April 2011 [3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5). 
  10. ^ 10.0 10.1 10.2 Gupta (1997)
  11. ^ Singh & Hooja (2007),第14
  12. ^ 12.0 12.1 Singh & Hooja (2007),第16
  13. ^ Sardar Bhagat Singh (1907–1931). Research Reference and Training Divisio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 Broadcasting, Government of India. Government of India. [11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5). 
  14. ^ 14.0 14.1 Gaur (2008),第99–100
  15. ^ 15.0 15.1 Gaur (2008),第100
  16. ^ Rana (2005a),第36
  17. ^ Vaidya (2001)
  18. ^ Friend (1977),第69页
  19. ^ Sawhney (2012),第380页
  20. ^ Nayar (2000),第39
  21. ^ Rana (2005b),第65
  22. ^ 22.0 22.1 Nayar (2000),第42–44
  23. ^ 23.0 23.1 Nair (2009)
  24. ^ Mittal & Habib (1982)
  25. ^ Gaur (2008),第100–101
  26. ^ Bombs Thrown into Assembly. Evening Tribune. 8 April 1930: 1 [29 August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September 2015). 
  27. ^ 27.0 27.1 Gaur (2008),第101
  28. ^ Nayar (2000),第76–7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