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
外观
法国军事管辖区 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 | |||||||||
---|---|---|---|---|---|---|---|---|---|
1940年—1944年 | |||||||||
地位 | 德国军事管辖领土 | ||||||||
行政中心 | 巴黎 | ||||||||
军事指挥官 | |||||||||
• 1940-1942 | 奥托·冯·施蒂普纳格尔 | ||||||||
• 1942-1944 | 卡尔-海因利希·冯·史图尔普纳格 | ||||||||
• 1944 | 卡尔·基钦格 | ||||||||
历史时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1940年6月22日 | |||||||||
• 安东行动 | 1942年11月11日 | ||||||||
• 解放巴黎 | 1944年8月25日 | ||||||||
|
法国军事管辖区(德语: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法语:Occupation de la France par l'Allemagne)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的临时管辖机构,用于管辖位于法国西部和北部的占领区。这一地区在1942年11月由“占领区”(法语:zone occupée)更名为“北区”(法语:zone nord),而先前南部未被占领的“自由区”(法语:zone libre)则更名为“南区”(法语:zone sud)。
简介
[编辑]德国国防军通过闪电战击溃法国,并在此后的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中订立占领管辖的条款。此时法方和德方均认为占领将只是暂时性的,并认为英国也将很快议和。在条款中,法方同意将其所有士兵作为战俘处置,直至一切冲突结束。
“法兰西国”(法语:État français)取代战败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主权和领土范围被限制于自由区。由于旧都巴黎坐落于占领区内,因此其政府所在地往南迁移至奥弗涅的水疗城镇维希,使此政权通称维希法国。名义上维希政府对全法国具有管辖权,但占领区的军事管辖事实上为纳粹独裁。1942年11月11日,为应对同盟国于1942年11月8日对法属北非的入侵(火炬行动),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了自由区(安东行动),将军事管辖扩展至法国全境。维希政府仍旧存在,但其权力更加受限。
在诺曼底和普罗旺斯的登陆行动之后,法国获得解放,军事管辖也由此结束。名义上军事管辖由1940年5月持续至1944年12月,但事实上法国的大部分领土在1944年夏季即已全部解放。
另见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 Isabelle von Bueltzingsloewen, (ed) (2005). "Morts d'inanition": Famine et exclusions en France sous l'Occupation. Renn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ISBN 2-7535-0136-X
- Philippe Burrin. France Under the Germans: Collaboration and Compromise. New York: New Press. 1998. ISBN 1-56584-439-4.
- Robert Gildea (2002). Marianne in Chains: In Search of the German Occupation 1940–1945. London: Macmillan. ISBN 978-0-333-78230-9
- Gerhard Hirschfeld & Patrick Marsh (eds) (1989). Collaboration in France: Politics and Culture during the Nazi Occupation 1940-1944. Berg Pub, ISBN 978-0854962372
- Julian T. Jackson (2001). France: The Dark Years, 1940–194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20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