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歷山大·列別金斯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歷山大·列別金斯基
出生(1913-01-07)1913年1月7日
瑞士日內瓦
逝世1967年9月8日(1967歲—09—08)(54歲)
蘇聯莫斯科
居住地蘇聯
國籍 蘇聯
母校克里米亞師範學院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天體物理地球物理
機構列寧格勒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

亞歷山大·伊格納季耶維奇·列別金斯基(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Игнатьевич Лебединский,1913年1月7日—1967年9月8日),蘇聯天體物理學家、地球物理學家。

傳記

[編輯]

列別金斯基出生於日內瓦一個律師家庭,不久全家搬到了辛菲羅波爾。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辛菲羅波爾實驗學1號,1932年從克里米亞師範學院畢業,1935年在列寧格勒大學完成研究生學業後,他成為了大學天文台的成員,1938年-為副教授;1948年-大學天體物理系教授;1953年-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可惜的是,1967年9月8日他不幸英年早逝。

科學貢獻

[編輯]

列別金斯基的主要工作是在天體物理地球物理、空間探索和天文設備的建設領域,是磁流體力學的先驅之一。與L.古列維奇(Л. Э. Гуревичем)一起證明太陽風發電效應的可能性。他調查了矮星引力坍縮的熱核爆炸所引發的超新星爆發模式。他大部分精力集中於對宇宙起源的研究。他同L.古列維奇對天體演化、恆星起源等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看法和思想,他也是前蘇聯首批極光研究者之一。

1948–1950年間,他組織了一系列對北極地區極光的考察研究。創建了一台能自動連續對天空進行拍攝並獲取整個天空光譜的設備,此類設備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被用於對北極南極天空的巡視,其結果獲得非常有價值的科學資料。他曾參與了衛星和空間探測器上研究分光光度設備的研製,1964年來的「宇宙」系列衛星就帶有該儀器。

1947年,他參加了到巴西觀察日食的遠行,為了這一目的曾開發了一架特殊的多通道光譜儀。他是國際天文聯合會、國際大地測與地球物理聯合會、地磁和與高層大氣物理國際協會極光委員會成員,以及國際期刊《行星和空間科學》的編委會成員。

榮譽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Lebedinskiy. Planetary Names. [202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