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列别金斯基
外观
亚历山大·列别金斯基 | |
---|---|
出生 | 瑞士日内瓦 | 1913年1月7日
逝世 | 1967年9月8日 苏联莫斯科 | (54岁)
居住地 | 苏联 |
国籍 | 苏联 |
母校 | 克里米亚师范学院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天体物理、地球物理 |
机构 | 列宁格勒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 |
亚历山大·伊格纳季耶维奇·列别金斯基(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Игнатьевич Лебединский,1913年1月7日—1967年9月8日),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传记
[编辑]列别金斯基出生于日内瓦一个律师家庭,不久全家搬到了辛菲罗波尔。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辛菲罗波尔实验学1号,1932年从克里米亚师范学院毕业,1935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他成为了大学天文台的成员,1938年-为副教授;1948年-大学天体物理系教授;1953年-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可惜的是,1967年9月8日他不幸英年早逝。
科学贡献
[编辑]列别金斯基的主要工作是在天体物理、地球物理、空间探索和天文设备的建设领域,是磁流体力学的先驱之一。与L.古列维奇(Л. Э. Гуревичем)一起证明太阳风发电效应的可能性。他调查了矮星因引力坍缩的热核爆炸所引发的超新星爆发模式。他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对宇宙起源的研究。他同L.古列维奇对天体演化、恒星起源等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看法和思想,他也是前苏联首批极光研究者之一。
1948–1950年间,他组织了一系列对北极地区极光的考察研究。创建了一台能自动连续对天空进行拍摄并获取整个天空光谱的设备,此类设备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被用于对北极和南极天空的巡视,其结果获得非常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他曾参与了卫星和空间探测器上研究分光光度设备的研制,1964年来的“宇宙”系列卫星就带有该仪器。
1947年,他参加了到巴西观察日食的远行,为了这一目的曾开发了一架特殊的多通道光谱仪。他是国际天文联合会、国际大地测与地球物理联合会、地磁和与高层大气物理国际协会极光委员会成员,以及国际期刊《行星和空间科学》的编委会成员。
荣誉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Lebedinskiy. Planetary Names. [2022-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