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電影學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倫敦電影學院(英語:London Film School)是位於英國倫敦柯芬園的一所非盈利性學校,地理位置與英國電影產業中心, 倫敦蘇豪區很近,學校創立於1956,前身是希瑟利美術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電影製作方面設置的課程,但在課程開始之前,希瑟利美術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所有權便不再歸屬其校長Gilmore Roberts,於是Gilmore Roberts獨自繼續了這個項目,在布里克斯頓成立了倫敦電影技術學院(London School of Film Technique),並於1960年代早期更名為倫敦電影學院(The London Film School)並遷址到目前的校址柯芬園。1974年,倫敦電影學院更名為倫敦國際電影學院(Th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lm School),2001年,學校恢復校名為倫敦電影學院(The London Film School)並於2017年改為倫敦電影學院(London Film School)。[1] 學院面向全球招生,海外學生占據75%比率,為這些學生提供電影製作、劇本寫作的碩士學位,以及與華威大學艾希特大學合作的方式提供碩士學位和以實踐為主的電影博士學位,同時提供廣泛的短期課程。

當前學校校長是Gisli Snaer,校主席是英國電影協會的主席Greg Dyk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歷史[編輯]

在倫敦電影學院對電影的學習方式是通過實踐,而不是在教室的授課,學校職能更貼近工作室。電影製作碩士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至少會製作十部電影,其中兩部以上是導演身份,這些製作費用都包含在學費裏。一般會有130名學生同時上電影製作碩士課程,這些學生每年會製作170部以上的作品。

倫敦電影學院的教職人員主要由熱愛電影並且富有經驗的電影製作人組成。學校的碩士課程能夠反映學校在電影產業中的地位,包括: 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西默斯·麥葛維斯蒂芬·弗里爾斯等知名電影製作人都曾到倫敦電影學院講課,


2014年是學院畢業生成績較好的一年,在當年戛納電影節中,西蒙梅薩索托的畢業作品《雷迪》獲得短片部門的金棕櫚獎,是英國電影學校第一次獲得該項最高榮譽。總共有六位畢業生的作品入圍,包括:麥克李的《特納先生》獲得兩個獎項,維姆·文德斯和朱利安·諾里貝羅·薩爾加多的 《地球之鹽》獲得一種注目單元的評審團大獎。

當年學生作品入圍200多個電影節,收穫其中30個獎項,包括威尼斯電影節倫敦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等等.

2015年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的申報作品中有三部來自倫敦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包括:第四次代表香港地區的許鞍華, 第二次代表埃及的默罕默德卡汗,代表多米尼加的雷體西亞托諾思,表明學校在全球電影產業中的影響力。

2016年畢業生Benjamin Cleary 的短片作品 「口吃」 (Stutterer), 榮獲2016年第88屆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獎 (Academy Award for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2017年第67屆柏林電影節期間, 倫敦電影學院代表共有4部作品獲獎, 其中校友兼學校導師Rafael Kapelinski 的影片 (Butterfly Kisses) 斬獲柏林電影節水晶熊最佳影片。[2]

著名校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Bob Dunbar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2. ^ Four Major Awards for LFS Talent at 67th Berlinale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