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馮·貝林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馮·貝林隕石坑
阿波羅15號測繪相機拍攝的圖像
緯度7.75°S
經度71.72°E
直徑37.65公里
深度2.15公里
余經日出時289°
命名來源埃米爾·A·馮·貝林

馮·貝林隕石坑(Von Behring)是月球正面東部的一座大型撞擊坑,其名稱取自德國醫生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1854年-1917年),1979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馮·貝林隕石坑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器拍攝。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

該隕坑北臨蘭金隕石坑;西北靠近吉爾伯特環形山克斯特納環形山位於它的東面;東南則是拉彼魯茲環形山卡普坦隕石坑巴克拉隕石坑分列在它的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而西側及西北偏西則是薩默維爾隕石坑玻恩隕石坑[1]。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7°45′S 71°43′E / 7.75°S 71.72°E / -7.75; 71.72,直徑37.65公里[2],深度2.15公里[3]

馮·貝林隕石坑是一座圓形、勻稱的撞擊坑,其邊緣略有侵蝕。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000米[4],內部容積約有1100立方千米[4]。隕坑內側壁帶有平坦的階地結構,坑底中心坐落着一座高約990米的小中央峰。

在1979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命名它前,該隕坑曾被稱為衛星坑麥克勞林 F[5]

參考文獻[編輯]

  1. ^ .pdf Crater Von Behring on LAC-81 map (PDF).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2.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3.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4. ^ 4.0 4.1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5. ^ Von Behr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另請參閱[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