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冷邊土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冷邊土司
土司
創立1369年
滅亡1911年
原因:改土歸流
統治中心冷磧(今四川省瀘定縣冷磧鎮
政府
 • 類型長官
 • 土司姓氏周姓
 • 土司民族藏族
 • 始祖惡他
 • 始封者連呷水撇

冷邊土司藏語མགོ་སྟོད།威利轉寫mgo stod)是明朝清朝時期四川境內的一個世襲土司,為嘉絨十八土司之一。其轄境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東北。其治所在今四川瀘定縣以南的冷磧鎮

根據《打箭爐志略》的說法,冷邊土司之祖來自西番的瓦部,是蜀漢時期金環三結之後,世代為西番酋長,後遷居此地。1369年(洪武二年),其首領連呷水撇內附明朝,授瓦部哈工等寺都綱院院撫司。1410年(永樂八年),其首領安支跟隨征討月魯帖木兒有功,升為冷邊長官司。1652年(順治九年),土司阿撇歸順清朝,賜姓周,此後世代沿用周姓,民間稱「周土司」。

冷邊土司扼守茶馬古道要路,該地區有重要渡口。其與沈邊土司隔着大渡河相望,萬曆年間,冷邊土司首領雍中達結聯合始陽土司漢源土司突襲沈邊,遭沈邊土司抵抗,經過一番激烈戰鬥後,沈邊大敗冷邊,從此雙方交惡不再往來。此後冷邊土司衰落,受到周邊土司勢力的壓迫,轄境越來越小,崇禎年間,其治所從大壩遷到冷磧。直至1754年(乾隆十九年),冷邊土司與沈邊土司聯姻,雙方才得以和解。[1]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冷邊土司奉命監督修建瀘定橋

1911年,被趙爾豐下令改土歸流

歷代土司[編輯]

  • 惡他
  • 大穆
  • 喳什木立
  • □松撇
  • 巫必惡蘇
  • 達磨
  • 連呷水撇
  • 安支
  • 余納他
  • 阿的
  • 三哈
  • 阿日
  • 業莫
  • 挫巫結
  • 雍中達結
  • 朗今喳吧
  • 阿撇
  • 周長命
  • 周維新
  • 周至德
  • 周述賢
  • 周永年
  • 之後世系待考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万历年间,沈边多事之秋. 甘孜日報. 2015-05-23 [202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