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格羅斯曼
達維德·格羅斯曼 | |
---|---|
出生 | 以色列耶路撒冷 | 1954年1月25日
職業 | 作家 |
公民權 | 以色列 |
母校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
獎項 |
|
配偶 | 米海爾·格羅斯曼 |
子女 | 3 |
達維德·格羅斯曼(希伯來語:דויד גרוסמן;1954年1月25日—),以色列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記者,與阿摩斯·奧茲、亞伯拉罕·耶霍舒亞齊名。曾經在以色列廣播電台供職,多次參加和平倡議和抗議活動。其作品既充滿了對猶太人生存命運的憂思,亦表達了對巴勒斯坦人的同情。
生平
[編輯]格羅斯曼1954年生於耶路撒冷,父親是來自波蘭的猶太移民,母親則是在以色列出生。8歲時閱讀了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漢姆的《莫吐爾歷險記》,這是一本描寫猶太人小社區的故事書。9歲時參加了以色列廣播電台舉辦的競賽,成為少年記者。他得以接觸以色列的眾多名人,包括當時最出名的詩人亞伯拉罕·什隆斯基,還參加了一些文學經典改編的廣播劇的演出,得以了解到契訶夫、托馬斯·曼等作家。整個高中階段他都在電台做兼職。15歲起他學習了阿拉伯語,以及古蘭經、穆斯林歷史和阿拉伯國家的政局。
1971至1975年,格羅斯曼在軍隊服役,負責情報工作,但未上前線。在部隊裡他有專門的筆記本,常常寫些短篇故事,有時也會寫些色情的內容。之後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讀哲學和戲劇。1982年又到黎巴嫩東部陣地作為預備役軍人服役。之後長期任職於以色列廣播電台,直到1988年因為不滿報道限制而被解僱。他的妻子是米海爾,有3個孩子,其中兩個都上了戰場。2006年,格羅斯曼參與一次停火呼籲後不久,其20歲的次子烏利遭黎巴嫩真主黨的反坦克導彈擊中身亡。
格羅斯曼抱有強烈的和平主義理念,在政治上屬於左翼,支持在國內僅有極少數支持者的梅雷茲黨。[1][2]
創作
[編輯]格羅斯曼的作品注重技巧的創新,關注以色列的現實問題。第一部小說《羔羊的微笑》敘述了發生在同一天的故事,主要由四個人的內心獨白組成。該書描寫了三角戀、醫生與病人的曖昧、微妙的父女關係,是希伯來文學史上第一部以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做主人公的小說,探討了敏感的約旦河西岸地區問題。但以巴衝突只是該書的背景,人物性格的衝突才是着重表現的內容。視覺、聽覺、味覺意象在格羅斯曼筆下得到了融合。《證之於:愛》是一部關於猶太人大屠殺的作品,標題的意思是參閱字典中「愛」的詞條,是一種文字遊戲。開頭是半現實的寫法,情節的展開藉助了神話模式和象徵隱喻,以解構的方式做了結尾。書中多條線索高度交叉,帶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內在語法書》的主角本是孩子王,可由於生理缺陷無法在青春期發育,母親只好在心理上對他進行引導,讓他的意識在純真與猥褻之間徘徊。該書深入挖掘人的心靈,使作品上升到人類生存悲劇的高度。《Z字形的孩子》寫一個畸形兒童的冒險,他最終認識到去海法看叔叔只是父親策劃的遊戲,決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格羅斯曼筆下的現實,並不是永恆而真實的,而是靈活而飄忽的。雖然創作風格上屬後現代主義,但卻有着19世紀的道德觀。他曾說:「我寫作時,就好像在寫最後的詞句。此話聽起來虛無,實則意義相反:我保證讓每一刻都更有意義。」他常常關注一些重大話題,有政治作家之稱。[3]
著作
[編輯]達維德·格羅斯曼主要作品有小說《羔羊的微笑》(1983)、《證之於:愛》(1986)、《內在語法書》(1991)、《Z字形的孩子》(1994)、《一起奔跑的人》(2000)、《她的身體明白》(2003)、《到大地盡頭》(2008),紀實隨筆作品《黃風》(1987)、《在火線上沉睡》(1992)、《死亡作為生活的一種方式》(2003)、《獅子蜜》(2005)、《在黑暗中寫作》(2008)等。其作品已被譯成25種語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