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歐戰紀念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歐戰紀念碑
英語:World War I Memorial (Cenotaph)(Shanghai)[1]
藝術家J.E.March[2]
年份1924年
類型雕塑
收藏地 中華民國上海市

歐戰紀念碑,因其頂部雕像故又稱為「勝利女神像」,是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當局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難的上海僑民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紀念碑位於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交界的愛多亞路黃浦灘邊(即今延安東路外灘)。1924年紀念碑落成,此後紀念碑成為上海外灘的標誌性建築物。因其規模宏大,也被稱為「上海第一碑」[3]。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租界,紀念碑遂遭破壞。

歷史

[編輯]

起因

[編輯]
1928年的外灘,右側即為歐戰紀念碑

上海自開埠以後,因位於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同時加上英法美等勢力的進入,城市迅速發展,成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隨之而來的是旅滬歐美各國僑民的快速增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旅滬歐美青年僑民紛紛啟程回國參戰,其中不少人犧牲在戰場,再也沒有回到上海。

同時,西方文化一般有以雕塑藝術以表紀念的傳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取勝的協約國為紀念無數犧牲在戰爭中的將士,歐美的大小城鎮紛紛樹碑立像。在東方的上海、香港天津等西方勢力主導的城市中,為紀念那些犧牲的僑民,也同樣開始興建紀念建築物[4][5]。由於東方遠離戰場,因此在大戰還在進行的時候,便有人呼籲要紀念那些戰死將士。早在1917年,上海英國商會便向公共租界工部局提議,要求建立一座紀念碑以紀念從上海出發的等國陣亡僑民,並提議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接壤處愛多亞路江邊建造這一紀念碑。公共租界方面對此議極為贊同,但因涉及法租界方面,所以需要得到他們的同意。隨後上海英國商會向上海法國商會傳遞這一信息,並由法國商會向法租界公董局提議。公董局獲悉此議案後深表贊同,尤其認可紀念碑所選擇的位置。

建造

[編輯]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上海租界方面成立歐戰戰事紀念委員會。1920年,委員會確定遵循前議,並下設紀念碑委員會,以促成此事的完成。紀念碑委員會成立後,首先是確定紀念碑的形式。當時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有人希望建成具有實用性質的紀念建築,例如內部可作觀光、展覽等用途。而另一種意見則是希望建造一座單純的高大輝煌的紀念碑。經委員會徵求意見後,決定採用第二種主張。

確定完形式以後,紀念碑的設計樣式被納入議程。當時,委員會通過有獎徵集的方式,向上海乃至世界各地徵求主體式樣,獎金最高達到白銀750兩。最終,委員會採納馬海洋行提交的設計,即在高大石碑上設立一座勝利女神銅像,寓意世界永久之和平[2]

整個建造過程首先需要加固以承載巨大碑體和青銅像的地基,其次作為配套工程,還需要整修沿江碼頭、江堤。到1923年,除勝利女神像以外,碑體、地基、江堤等主體和配套工程基本完成。1924年初,由海外鑄造的勝利女神的青銅像運抵上海,並完成最終的裝配工程。至此,公共租界與法租界當局對外宣布,於2月16日舉行正式的揭幕典禮。

揭幕

[編輯]
1924年2月16日,歐戰紀念碑揭幕典禮

1924年2月16日早晨,近萬上海市民湧入外灘地區,從法租界大馬路(即今金陵東路)到公共租界廣東路,兩租界當局對交通進行臨時管制。儀式舉行前,參戰士兵、萬國商團團員、巡捕童子軍代表在紀念碑前就位。萬國商團軍樂隊和法軍軍樂隊陳列於紀念碑兩側。松滬護軍使何豐林北洋政府特派江蘇駐滬交涉員等中方官員和各國駐滬領事團也都參加揭幕典禮,並在貴賓席就位。

正午12時,揭幕典禮正式開始。首先由紀念碑委員會的負責人庇亞遜爵士和時任上海領事團領袖領事的意大利駐滬總領事分别致簡短的開幕詞。隨後,由庇亞遜爵士前導,意大利總領事為紀念碑揭幕。外灘觀禮人群隨即歡呼雀躍,此時萬國商團軍樂團奏樂,隨後牧師開始為陣亡者舉行禱告儀式。禱告完畢時,停泊於黃浦江上的軍艦鳴禮炮。在法軍軍樂團伴奏下,各國領事、參戰士兵代表、租界當局代表依次向紀念碑敬獻花圈。最後,工部局總董公董局總董發表演講,禮成結束[3]

結局

[編輯]
1945年時的歐戰紀念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迅速進入蘇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中區和西區。隨後,日軍當局開始在市內拆除歐美色彩的各類紀念物,例如赫德銅像等。歐戰紀念碑帶有極為濃重的歐美色彩,因此也成為此次破壞對象之一。日軍拆除了頂部的青銅女神像,將碑座基部兩側的青銅裝飾熔化,同時將紀念碑表面文字一概磨平。

至於被拆下的勝利女神像,目前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女神像與青銅裝飾已經一同熔化[6]。而另一種則認為,女神像並未遭到破壞,戰後由日軍移交給了英國總領事館,但重置的資金耗費巨大且正值戰後國際政局動盪,經濟壓力大,所以女神像也未能重新被裝回。

後續

[編輯]

為了拍攝電影太陽帝國,紀念碑作為道具而重建,現在此道具放置在上海影視樂園中。

建築細節

[編輯]
歐戰紀念碑頂端的銅像

紀念碑碑身採用花崗岩建造。紀念碑碑身頂部以包括中國在內的戰勝國國旗做浮雕裝飾環繞一圈,中部為空心。碑身正面鐫刻在戰爭中死難的上海僑民的名字,碑體背面則書「功炳歐西,名留華夏」八個大字[7]。碑身南北兩側裝飾有青銅鑄造的盔甲、盾牌等傳統戰爭武器和裝備。碑身最頂端,為青銅材質的勝利女神像。女神右手一側為一位喪子的母親,左手一側為一名孩子,女神背插雙翅,俯首撫慰這兩人[8]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enis Santry. Singapore National Library.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5) (英語). 
  2. ^ 2.0 2.1 英国人所立的纪念建筑、塑像——欧战纪念碑. 楊浦區圖書館. 2009-04-14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中文). 
  3. ^ 3.0 3.1 爱多亚路外滩的“欧战纪念碑”(附图). 上海檔案信息網. 2008-06-05 [2011-08-23]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4. ^ 一戰紀念碑. 涉外山頂人™. 2011-01-10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中文). 
  5. ^ 意式风情旅游精品线导游词. 天津旅遊教育網.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1) (中文). 
  6. ^ 上海消失的资产. 申江服務導報.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中文). 
  7. ^ 薛順生. 《回眸黄浦江畔建筑》.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6-09: 124. ISBN 7-5608-3272-5 (中文). 
  8. ^ 上海美术志>>第一编美术创作与美术设计>>第七章雕塑.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