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沙馬基大洗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沙馬基大洗劫發生於1721年8月18日,時當衰敗的伊朗薩法維帝國英語Safavid Iran遜尼派列茲金人反叛軍攻入希爾萬省英語Safavid Shirvan的首都沙馬基(位於現今的阿塞拜疆)。[1][2]最初成功的反擊,緊要關頭被中央政府放棄。在沙馬基,不受控制的15,000名遜尼派教徒,造成對什葉派人口的大屠殺以及對城市的劫掠。

沙馬基,俄羅斯商人的死亡,接著成為1722年-1723年俄羅斯-波斯戰爭藉口,導致伊朗和俄羅斯貿易的中斷,而阿斯特拉罕成為伏爾加貿易路線的新終點。

背景[編輯]

1683年由恩格爾貝特·肯普弗繪製的沙馬基插圖(出版於1734年約翰·霍曼英語Johann Baptist Homann的地圖集)。

18世紀初的第一個十年,盛極一時的薩法維王國國勢走向了嚴重的衰退,其領域內的許多地方都發生了叛亂。[3]國王侯賽因軟弱無能,縱使他自視比自己的首席毛拉更有人情味、更靈活機敏,也不得不在國家的重要決策上順從他人的建議。[4]他成為了一個「不思變革的君主」,除了偶爾跟着狩獵隊出獵,他更喜歡一直呆在伊斯法罕首都附近,只會見「最親密的朝臣」,此外不會見任何人。[3]除了後宮的圍牆,他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而他很快就被烏理瑪穆罕默德-巴克爾·馬傑萊西英語Mohammad-Baqer Majlesi所吸引。馬傑萊西是一位在侯賽因前任的蘇萊曼一世(r. 1666–1694)統治下,已經獲得相當多政治權力的人,他直接煽動迫害伊朗薩法維的遜尼派和蘇菲派居民,也包括少數非伊斯蘭教徒,例如基督教信徒英語Christianity in the Safavid Empire猶太人祆教徒[3][5]雖然在此的基督徒主要是美國信徒英語Iranian Armenians,受難者比其它族群少,但他們有時候也成為攻擊的目標。[5]

參考資料[編輯]

  1. ^ Kazemzadeh 1991,第316頁.
  2. ^ Mikaberidze 2011,第761頁.
  3. ^ 3.0 3.1 3.2 Matthee 2005,第27頁.
  4. ^ Axworthy 2010,第42頁.
  5. ^ 5.0 5.1 Savory 2007,第251頁.

來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