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爾多網球挑戰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爾多網球挑戰賽
ATP挑戰賽
賽會BNP Paribas Primrose Bordeaux
地點 法國波爾多
場館Villa Primrose
類別ATP175挑戰賽
地面泥地球場
籤表32S/32Q/16D
獎金20,0000歐元
網站Website
法國本土球員馬克·吉克爾在2009和2011年獲得過兩個單打冠軍。

波爾多網球挑戰賽,由於贊助商的緣故賽事名稱現在為法國巴黎銀行波爾多普利姆羅斯別墅網球賽(BNP Paribas Primrose Bordeaux),是一項在法國波爾多舉辦的男子職業網球賽事,賽事創辦於2008年,場地位于波爾多普利姆羅斯別墅英語Villa Primrose的室外泥地球場,這是一個具有120年歷史的網球場地。[1]波爾多站從2023年起升級為新設立的最高級別挑戰賽ATP175挑戰賽[2]

馬克·吉克爾是唯一一個兩次獲得單打冠軍的球員;馬丁·克里贊在同一年獲得了單打和雙打雙料冠軍。

歷年決賽[編輯]

單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2023 法國 於戈·安貝爾 阿根廷 托馬斯·馬丁·埃切韋里 7–6(7–3), 6–4
2022 澳大利亞 阿列克謝·波佩林 法國 康坦·阿利斯 2–6, 7–6(7–5), 7–6(7–4)
2020–2021 沒有舉辦
2019 法國 盧卡斯·普耶 瑞典 米卡埃爾·於梅爾 6–3, 6–3
2018 美國 瑞利·奧普卡 法國 格雷瓜爾·巴雷爾 6–7(5–7), 6–4, 7–5
2017 比利時 史提夫·達爾西斯 巴西 羅熱里奧·杜特拉·達席爾瓦 7–6(7–2), 4–6, 7–5
2016 巴西 羅熱里奧·杜特拉·達席爾瓦 美國 比約恩·弗拉坦傑洛 6–3, 6–1
2015 澳大利亞 壇納西·科基納基斯 荷蘭 蒂莫·德巴克 6–4, 1–6, 7–6(7–5)
2014 法國 朱利安·貝內托 美國 史蒂夫·約翰遜 6–3, 6–2
2013 法國 加埃爾·孟菲爾斯 法國 米卡埃爾·洛德拉 7–5, 7–6(7–5)
2012 斯洛伐克 馬丁·克里贊 俄羅斯 泰穆拉茲·加巴什維利 7–5, 6–3
2011 法國 馬克·吉克爾 (2) 阿根廷 奧拉西奧·澤巴洛斯 6–2, 6–4
2010 法國 里夏爾·加斯奎特 法國 米卡埃爾·洛德拉 4–6, 6–1, 6–4
2009 法國 馬克·吉克爾 (1) 法國 馬蒂厄·蒙庫爾英語Mathieu Montcourt 3–6, 6–1, 6–4
2008 阿根廷 愛德華多·施萬克 俄羅斯 伊戈爾·庫尼岑 6–2, 6–2

雙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2023 英國 勞埃德·格拉斯普爾
芬蘭 哈里·赫利厄瓦拉
法國 薩迪奧·敦比亞
法國 法比安·勒布爾
6–4, 6–2
2022 巴西 拉斐爾·梅托斯
西班牙 戴維·維加·埃爾南德斯
摩納哥 雨果·尼斯
波蘭 揚·傑林斯基
6–4, 6–0
2020–2021 沒有舉辦
2019 法國 格雷瓜爾·巴雷爾
法國 康坦·阿利斯
摩納哥 羅曼·阿內奧多
摩納哥 雨果·尼斯
6–4, 6–1
2018 美國 布拉德利·克拉恩
加拿大 彼得·波蘭斯基
阿根廷 吉列爾莫·杜蘭英語Guillermo Durán
阿根廷 馬西莫·岡薩雷斯
6–3, 3–6, [10–7]
2017 印度 普拉夫·拉賈英語Purav Raja
印度 第維吉·夏朗英語Divij Sharan
墨西哥 聖地亞哥·岡薩雷斯
新西蘭 阿提姆·西塔克英語Artem Sitak
6–4, 6–4
2016 瑞典 約翰·布倫斯特羅姆英語Johan Brunström
瑞典 安德烈亞斯·西利耶斯特羅姆英語Andreas Siljeström
阿根廷 吉列爾莫·杜蘭英語Guillermo Durán
阿根廷 馬西莫·岡薩雷斯
6–1, 3–6, [10–4]
2015 荷蘭 蒂莫·德巴克
荷蘭 羅賓·哈塞
烏克蘭 謝爾蓋·斯塔霍夫斯基
法國 盧卡斯·普耶
6–3, 7–5
2014 法國 馬克·吉克爾
烏克蘭 謝爾蓋·斯塔霍夫斯基
美國 瑞恩·哈里森
美國 亞歷斯·古斯尼蘇夫
不戰而勝
2013 德國 克里斯多夫·卡斯
奧地利 奧利弗·馬拉克
美國 尼古拉斯·門羅英語Nicholas Monroe
德國 西蒙·斯塔德勒英語Simon Stadler
2–6, 6–4, [10–1]
2012 斯洛伐克 馬丁·克里贊
斯洛伐克 伊戈爾·澤倫納英語Igor Zelenay
法國 奧利維爾·沙龍英語Olivier Sharroin
英國 喬納森·梅雷
7–6(7–5), 4–6, [10–4]
2011 英國 傑米·德爾加多
英國 喬納森·梅雷
法國 朱利安·貝內托
法國 尼古拉·馬胡
7–5, 6–3
2010 法國 尼古拉·馬胡
法國 愛德華·羅歇-瓦瑟蘭
斯洛伐克 卡洛爾·貝克
捷克 萊奧什·弗里德爾
5–7, 6–3, [10–7]
2009 烏拉圭 巴勃羅·奎瓦斯
阿根廷 奧拉西奧·澤巴洛斯
法國 哈維爾·浦若英語Xavier Pujo
法國 斯特凡納·羅貝爾
4–6, 6–4, 10–4
2008 阿根廷 迭戈·哈特菲爾德英語Diego Hartfield
阿根廷 塞爾希奧·羅伊特曼英語Sergio Roitman
波蘭 托馬什·貝德納雷克英語Tomasz Bednarek
塞爾維亞 杜尚·韋米奇英語Dušan Vemić
6–4, 6–4

參考[編輯]

  1. ^ Bordeaux | Overview | ATP Tour | Tennis. ATP Tour. [2023-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5). 
  2. ^ Thompson, Grant. Andy Murray, Stan Wawrinka On Collision Course At Bordeaux Challenger. ATP Tour. 2023-05-15 [2024-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3).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