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民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上民族(n3 ḫ3s.wt n<.t> p3 ym)」
聖書體寫法:
N35
G1
N25
t Z2ss
N35
G40
M17M17Aa15
D36
N35AN36
N21
海上民族入侵古埃及

海上民族(英語:Sea Peoples),是一個歷史學名詞。這些人被認為是一群海上劫掠者所組成的同盟,他們很可能來自南歐,尤其是愛琴海[1]。他們在整個東地中海游弋,並且在青銅時代末期,入侵了安納托利亞敘利亞迦南塞浦路斯埃及[2]。但是,這群人的具體身份對現代學者來說依然是一個謎團。只能通過一些考古學的證據和古文明的零碎記載來進行推測。

哈布城
哈布城英語Medinet Habu上的壁畫,展示了大幅度的畫面,並放大了左側浮雕的草圖,其中,阿蒙姆特在他身後,將一把劍伸向拉美西斯三世,拉美西斯三世率領着三組囚犯。法老面前的文字包括以下內容: 「你在他們首領的心中使我大懼怕;在我面前懼怕我的恐懼;我要把他們綁在我手中的勇士帶走,把他們引向你,我威嚴的父親啊! ,– – – – –。來(帶走)它們是:佩萊斯特,Peleset(Pw-r'-s'-t),丹雅,Denyen(D'-yn-yw-n'),謝克萊什,Shekelesh(S'-k- rw-s)。你的力量是我眼前的力量,推翻了他們的種子,上帝的主啊,你的力量。」 其中右側寫着: 「外國在他們的島嶼上進行了陰謀,立即將所有土地撤走並散布在戰場上。沒有土地可以站在他們的懷抱中:從赫梯,庫德,卡赫米什,阿爾扎瓦和阿拉什亞起,它們被切斷,即被摧毀一次,在阿穆魯(Amurru)建立了一個營地,他們使人民荒涼,土地就像從未出現過的土地。他們正朝着埃及前進,而火焰在他們面前作了準備。佩萊斯特(Peleset),特耶克(Tjeker),謝克雷什(Shekelesh),丹雅(Denyen)和韋希什(Weshesh)團結在一起,他們將手放在大地上,一直環繞地球直到盡頭,他們的心充滿信心和信任:「我們的計劃將成功!」

海上民族之所以被記錄,是因為在晚十九王朝起,尤其是在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三世統治的第8年時,他們曾試圖占領埃及[3]。埃及法老麥倫普塔赫在他的大卡納克列表中,稱他們為「外邦人」或「海上的民族」。大多數學者認為這些人還入侵了塞浦路斯,赫梯黎凡特地區。

海上民族的樣貌,其複雜的民族組成造成現代學者難以準確確認他們的真實身份。

海上民族組成複雜,然而埃及的記錄顯示了以下族群:丹雅人(Denyen),赫梯人識別他們為阿達納人(Adana),可能起源於北部敘利亞土耳其交界地帶。他們也被相信在塞浦路斯島定居。他們在公元前1207年拉姆西斯三世統治時期,聯合利比亞人和其他海上民族攻擊了埃及。埃及第二十王朝允許他們居住在迦南,到公元前第11世紀,迦南大部被海上民族控制。他們也被認為可能是希臘人(亞該亞人)。有學者認為丹雅人聯合希伯來人形成以色列十二部落中的丹部落(Dan)。埃克維什(Ekwesh),可能是青銅時代的希臘人或亞該亞人;特雷什(Teresh),可能是伊特魯斯坎人的祖先;盧卡(Lukka),一個安納托利亞民族,生活在愛琴海,他們的名字可能來自於呂基亞施爾登人(Sherden),可能來自撒丁島;謝克萊什(Shekelesh),可能是名叫西庫爾人(Siculi)的古意大利部落;佩萊斯特(Peleset),被公認為是指非利士人,可能來自克里特島,他們和特克魯爾(Tkerur)人(可能來自希臘)一起到來,後者是唯一一個之後定居在黎凡特的海上民族主要族群[4];特耶克(Tjeker),與其他海上民族一樣,特耶克的起源尚不確定。他們通常被羅馬化為tkr,並擴展為Tjekru或Djekker。埃及人也將其羅馬化為skl,即Sikil或Sical。因此,對於名稱的原始形式,詞源或民族的來歷,尚無共識。他們也被認為是來自西西里島西庫爾人(Sicels),他們也與謝克萊什(Shekelesh)有所聯繫。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提出的另一種理論將這個名字與克里特島東部的扎克羅斯(Zakros)聯繫起來。其他一些學者也認為Teucri(一支古老的部落被認為居住在特洛伊南部的安納托利亞西北部)可能就是特耶克。

時間點[編輯]

拉美西斯三世底比斯哈布城太平間廟上的銘文記錄了在他在位的第5、8和12年針對海上民族進行的三場勝利戰役,在第5年以及第3年對努比亞人和利比亞人進行了三場戰爭,利比亞人在第11年加入了亞洲人聯盟。在第8年,一些赫梯人正在與海上民族一起作戰。

第二法院的內西牆描述了第5年的入侵。只提到了佩萊斯特(Peleset)和特耶克(Tjeker),但清單上卻是一片空白。這次襲擊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海上襲擊,另一個是陸地襲擊。也就是說海上民族分散了他們的力量,準備夾擊埃及,拉姆西斯在尼羅河河口等着,將敵軍艦隊困在那裡,而海上民族的陸軍也同樣被擊敗。

海上民族並沒有從這次失敗中汲取任何教訓,因為他們在第8年時再次犯了錯,結果也差不多。該活動在第一法院的西北面板上得到了廣泛的記錄。可能但並非普遍認為,日期僅是銘文上的日期,並且均指同一戰役。

在拉美西斯三世在位的第八年中,海上民族再次作為「他們島上的陰謀」出現。這次,它們毫無疑問地被揭示為海洋民族:佩萊斯特(Peleset),特耶克(Tjeker),謝克勒什(Shekelesh),丹雅(Denyen)和韋希什(Weshesh),在銘文中被列為「外國」。他們在阿莫爾安營紮寨,並派遣一支艦隊前往尼羅河。

法老再次等待着他們。他專門為這一場戰役建立了一支艦隊,將其藏在尼羅河河口,並派駐了海岸觀察員。敵人的艦隊在那被伏擊,他們的船傾覆了,這些人被拖上岸,即時處死。

陸軍也被打入埃及控制範圍內。其他信息在東牆外側的浮雕中給出。這場土地戰發生在賈伊附近,與「北方國家」作戰。戰爭結束後,幾位酋長被俘虜:「土地人民」和「特耶克族」中的赫梯亞摩利和沙蘇,「海的施爾登」,「海的特雷什」和佩萊斯特或非利士人(具有可能性,古希臘人和海上民族的名字或許存在一些關係; Pelasgians)。

在聖殿南側發現的Südstele證明了12年的戰役。它提到了特耶克(Tjeker),佩萊斯特(Peleset),丹雅(Denyen),韋希什(Weshesh)和謝克萊什(Shekelesh)。

海上民族侵略古埃及與東地中海周邊地區的動機[編輯]

海上民族於青銅時代末期侵略愛琴海地中海周邊地區的地圖

拉美西斯三世地中海海域民族大規模襲擊埃及而寫出的評論可以了解到古埃及周邊國家赫梯烏加里特亞實基倫夏瑣都在這個時間段遭到毀滅。許多環地中海文明的秩序都被神秘的海上民族打亂,因此歷史學家崔佛·布萊斯英語Trevor Bryce經過研究後得出了以下結論:

「應該強調的是,入侵不僅是軍事行動,而且還涉及大量人口從陸路和海上流動,尋求新的土地來定居。」

海上民族來源[編輯]

希臘移民假說[編輯]

埃克維什(Ekwesh),丹雅(Denyen)與古希臘人,也就是亞該亞人(亞該亞人被稱作Achaeans或Danaans,埃克維什(Ekwesh)被認為是Achaeans,而丹雅(Denyen)被認為是Danaans)是否存在關係是在研究青銅時代的學者中長期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希臘赫梯還是聖經中的記載,特別是他們「住在島上」。埃克維什(Ekwesh)的真實身份就是希臘人的理論被認為特別有問題,因為埃及人將這一族群清楚地描述為是要接受割包皮的(包皮環切術),根據曼努埃爾·羅賓斯的說法:「幾乎沒有人認為青銅時代的希臘人是要接受割禮的。」 另外,英國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英語Michael Wood描述了希臘人的假設性身份(希臘人已被認為可能和非利士人有關係):

「當然,希臘人與海上民族的戰爭裝備和頭盔之間似乎存在一些暗示性的相似之處。」

特洛伊假說[編輯]

特雷什(Teresh)一方面被認為與第勒尼安(Tyrrhenians)有關係,此可能性被認為是與伊特魯斯坎文化具有聯繫。另外學者也認為Taruisa這個名稱與特雷什(Teresh)有關係,Taruisa是赫梯語名稱,所以這個名稱可能是指特洛伊(Troy)。

努拉吉文明和意大利人假說[編輯]

一些考古學家認為,施爾登人(Sherden)與努拉吉文明英語Nuragic civilization時期的撒丁島人是有關係的。

儘管海上民族的來源地眾說紛紜,但施爾登(Sherden)與撒丁島(Sardinia),謝克勒什(Shekelesh)與西西里島(Sicily)以及特雷什(Teresh)與第勒尼安人(Tyrrhenians)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的理論都是基於名稱相似性。在2010年和2017年的挖掘過程中,在塞浦路斯的一個設防要塞Pyla Kokkinokremos中發現了家用陶器。該遺址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3至12世紀,即海上民族入侵的時期。這一發現使考古學家Vassos Karageorghis認為海上民族之一的施爾登(Sherden)與努拉吉文明時期的撒丁島有所聯繫。據他所說,施爾登首先去了克里特島,在那裡他們加入了克里特島人,然後向東遠征塞浦路斯

努拉吉文明時期的青銅模具

努拉吉人的青銅雕像是努拉吉雕塑的一大集合,其中包括大批戴着有角頭盔的戰士,穿着類似於施爾登人(Sherden)的裙子和圓形盾牌;儘管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或9世紀,但最近的發現表明它們的生產始於公元前13世紀。其他的發現也同樣令人驚嘆,那就是施爾登人使用的劍與在撒丁島所發現的劍是相同的,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650年。

施爾登人,可見施爾登戰士戴着有角的頭盔並手持圓盾。
努拉吉青銅雕像,展示了一個戴着有角頭盔和手持圓盾的戰士,和施爾登人(Sherden)的形象十分相似。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Syria: Early histor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5). 
  2. ^ Sea People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9). 
  3. ^ A convenient table of Sea Peoples in hieroglyphics, transliteration and English is given in the dissertation of Woudhuizen, 2006, who developed it from works of Kitchen cited there
  4. ^ Sea people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9). 
  • Woudhuizen, Frederik Christiaan (2006). The Ethnicity of the Sea Peoples (Ph.D.). 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 Faculteit der Wijsbegee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