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渠中國陝西關中地區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白渠開鑿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於是中大夫白公的建議,故而得名白渠[1],也常與原有的鄭國渠合稱鄭白渠。因渠水來自涇河,明代開始又叫涇渠[2]

流域

[編輯]

白渠工程與鄭國渠相似,在涇河從北方山谷流入關中平原處,把部份河水引入主渠;主渠起初與涇河平行而相近,進入關中平原時分開;渠道灌溉系統分為幾支,水流通過叫「斗」的出水閘門分別進入溝渠,流向農田。主渠渠道歷代變化不大,變化的多是沿渠道支流而分布的閘門「斗」。唐代時有斗176個,元代135個,晚清時只有106個。[3]

白渠西起自池陽谷口鄭國渠南岸[4],引出涇河水流向東南,經池陽、櫟陽向東到下邦後折向南注入渭河[5],全長二百里,受益農田四千五百餘頃。

作用

[編輯]

鄭白渠灌溉面積逐漸減少。史書記載,鄭國渠灌田4萬頃,漢代白渠4千頃,唐代時6千至1萬頃,北宋時2-6千頃,維修後增至3萬頃,元代後期7-8千頃,明代中期8千頃(可能虛報),明代後期及清代前期減至700頃。[6]

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餘頃。由於涇河含有較多泥沙,白渠也為關中平原農田帶來了肥沃的沉積土壤。時人贊曰:「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技術困難

[編輯]

涇河流量隨季節變化,極為懸殊,還有10年一度的洪水。涇河含沙量特高,導致渠道渠床升高,特別是上游部份。渠口位置,相對於涇河水位越越高,引水入渠也越來越困難,因此「渠首」(渠口)必須向涇河上游遷移。在11世紀初、14世紀前期和15世紀後期,都有遷移工程,包括在岩石上開鑿新入口,以及新的引水渠道。15世紀那一次遷移,甚至在渠道最高地段開鑿隧洞。[7]

歷史

[編輯]

東漢遷都洛陽後,白渠一度廢棄,直至十六國前秦以關中為根據地時,苻堅方組織農工對白渠加以整修。西魏定都關中之後,也對白渠加以重修,但成效並不顯著。

唐朝時,由於鄭國渠已完全廢棄,白渠遂成為關中灌溉的主要河渠,分為三白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唐高宗永徽年間,白渠灌溉總面積達到一萬多頃,成為關中農業命脈。唐中期之後,由於白渠上大量設立水車水磨水力機械,並且涇河上游用水增加,導致白渠水量急劇減少,雖然幾乎每二十年疏浚一次,灌溉面積還是減少至原有的五分之一。

北宋均設立專員對白渠進行管理,直屬中央政府。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秋,有涇陽縣民杜思淵上書,請修白渠石堰,「以用功尤大,不能就而止。」至道元年(995年),又有度支判官梁鼎等人上書,「請遣使先詣三白渠行視,復修舊跡。」朝廷下命大理寺丞皇甫選等規劃,但無結果。宋神宗時另開豐利渠,引涇水。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重新開浚白渠,但因施工粗疏,無濟於事。

明朝時白渠縮小,改由陝西省設專員管理。明代涇陽洪渠是在鄭國渠和白渠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由是涇陽、高陵等五縣之田,大獲其利。」[8],即今臨潼縣康橋鎮以西的「鄭國渠遺址」。清朝雍正年間,白渠進一步縮小,改由西安府管理。

1737年,主渠入口被封閉,涇河河水不再引入渠道,渠水改為來自隧洞內的泉水,渠道亦改稱「龍洞渠」,[9]散歸各縣管理。[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此後白渠不再見諸史書。

注釋

[編輯]
  1. ^ 漢書·溝洫志》載:「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白渠。民得其饒。」
  2. ^ Pierre-Etienne Will(魏丕信)著,王湘雲譯:〈軍閥和國民黨時期陝西省的灌溉工程與政治〉,載《法國漢學》,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311。
  3. ^ Will:〈軍閥和國民黨時期陝西省的灌溉工程與政治〉,頁269。
  4. ^ 水經注》:「水出鄭渠南」
  5. ^ 宋敏求《長安志》卷一九《富平》云:「白渠自三原界來流經縣,溉脾陽,大澤、豐閏三鄉民田四十里,有斗門一十五所,其水東入漆沮河。」
  6. ^ Will:〈軍閥和國民黨時期陝西省的灌溉工程與政治〉,頁270-272。
  7. ^ Will:〈軍閥和國民黨時期陝西省的灌溉工程與政治〉,頁270-271。
  8. ^ 《明實錄》,《太祖洪武實錄》卷一。洪武八年十月丙辰。
  9. ^ Will:〈軍閥和國民黨時期陝西省的灌溉工程與政治〉,頁270-271、283。

參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中國水利史·白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