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6號交響曲 (舒伯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6號交響曲目錄第589號[1],是弗朗茨·舒伯特於1817至1818年在維也納創作的作品,完成於1818年2月[2]。為了與同樣以C大調寫成的《第9號交響曲》「偉大」區分開來,這首交響曲也被稱為「小巧C大調交響曲」。其演奏時間約為28分鐘。

創作背景

[編輯]

這部交響曲的創作始於1817年10月,並在1818年2月完成,比第五交響曲晚一年完成。不同於舒伯特早期交響曲創作僅需幾周的準備時間,第六交響曲的創作歷時五個月。可能在這段時間內舒伯特曾中斷過創作,但在實際的作曲過程中,他的進度較為迅速。

在完成作曲後,舒伯特將第六交響曲因包含單簧管、小號和定音鼓而命名為「C大調大型交響曲」。如今,D 944 C大調交響曲被稱為「C大調大型交響曲」,而第六交響曲 D 589 則因區分而得名「小C大調交響曲」。

音樂特點

[編輯]

第一樂章:Adagio – Allegro

[編輯]

C大調,3/4拍 – C大調,2/2拍(alla breve)

伴隨管弦樂隊全奏,第一樂章的沉穩引子以Adagio節奏開始。該引子在第8小節的和弦中通過音階和顫音的返調,仿佛再次開啟交響曲,或在第18小節出現的意外、抒情般的單簧管獨奏,都呈現出歌唱劇的特質,並成為Allegro主題的必不可少的導引部分。Allegro主題本身則令人聯想到約瑟夫·海頓第100交響曲(「軍隊交響曲」)。

主題在第187小節的出現似乎是再現段的開始;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個在降E大調上的展開部,隨後在「色彩豐富的驚喜效果」中再現段才突然展開[3]。類似效果也出現在尾聲的fortissimo中,急速進行的緊縮段進入了一個大規模的和弦。

第二樂章:Andante

[編輯]

F大調,2/4拍

第二樂章的Andante包含一個抒情的民歌風主題,結合了舒伯特個人的音樂語言。此樂章的特點在於沉穩內省的段落與行進風格和意大利歌劇音樂之間的對比。音樂學家沃爾夫岡·施特爾認為舒伯特在此樂章中的表現超越了界限,「多次觸碰到平庸和二流音樂的邊緣」«[4]

樂章中部的第二段從第49小節開始,不再使用旋律,而是通過不斷重複的三連音動機創造出一種平鋪直敘的效果。這一部分令人聯想到舒伯特後期交響曲的風格。

第三樂章:諧謔曲. Presto – 三重奏. Più lento

[編輯]

C大調,3/4拍 – E大調,3/4拍

第三樂章的Presto是舒伯特在交響曲中首次以諧謔曲命名樂章,受到了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第二交響曲的啟發。舒伯特設計的主部段有48小節,超過了貝多芬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8小節主部段的長度,但在形式和結構上仍受八小節結構的影響。

音樂的能量貫穿所有聲部向各個方向延展。與之相對的是,本樂章三重奏部分具有民間音樂的音調,發展較為平穩。

第四樂章:Allegro moderato

[編輯]

C大調,2/4拍

第四樂章的奏鳴曲形式不包含展開部,尾聲較長,並且採用了意大利序曲的風格,以並列而非動態發展的形式進行。舒伯特在此樂章中追隨了意大利歌劇作曲家焦阿基諾·羅西尼的風格,他曾稱羅西尼為「傑出的天才」[5]。羅西尼的音樂在當時非常流行,這影響了第六交響曲的終曲以及同時期創作的序曲(D 590 和 D 591)。

配器

[編輯]

配器

[編輯]

影響

[編輯]

根據法學家利奧波德·馮·松萊特納的記載,這部交響曲在完成後不久便在哈特維希樂團的貢德爾霍夫私演音樂會上,或是在哈特維希生病後,在安東·佩滕科弗爾主持下於農貿市場舉行的演出中進行了首演。[6]

這部交響曲的首次公開演出是在舒伯特去世幾周後的1828年12月14日,由指揮家約翰·巴普蒂斯特·施米德爾在維也納大雷多特大廳的«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訂閱音樂會上進行的。隨後,在1829年3月12日,這部交響曲可能在維也納下奧地利宮精神音樂會中再次演出。[7]

在1828年12月14日的音樂會上,《普通音樂報》於1829年2月4日刊載了如下評論:

12月14日,在皇帝大雷多特大廳:第二次音樂會 [...]:C大調新交響曲,弗朗茨·舒伯特(遺作):這是一部美麗且精心製作的作品,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諧謔曲和終曲。可能會受到批評的是,吹奏樂器的安排過於豐富,而弦樂器則顯得相對次要。

——《普通音樂報》,1829年2月4日

1861年1月19日,《維也納德意志音樂報》提出疑問,1828年音樂會上演的「C大調交響曲」究竟是「第六交響曲」還是「C大調大型交響曲」(當時被稱為「第七交響曲」)。這一不確定性被利奧波德·馮·松萊特納明確解答,他曾親身觀摩了1828年12月和1829年3月的演出。[8][9]

此交響曲在1884年由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編輯的舒伯特交響曲《舊全集》由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出版。勃拉姆斯認為舒伯特的所謂「青年交響曲」藝術價值不高,應該「不過是保存下來,這樣可以通過副本傳播」。[10]

安東寧·德沃夏克是少數幾位讚賞舒伯特早期交響曲的作曲家之一,儘管這些作品受到了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他在「旋律的性格」、「和聲的進展」[11]和「許多精妙的配器細節」[11]中看到了舒伯特的獨特性。因此,他在紐約任教時,也將舒伯特的第六交響曲介紹給他的學生。

音樂學家阿爾弗雷德·愛因斯坦將這部交響曲描述為「指揮家們不太喜歡的作品,他們通常願意選擇『悲愴交響曲』或親密的B大調交響曲。難怪,它讓他們感到困惑。它不符合任何模式」«[12]

今天,這部由82張橫格式十二行樂譜組成的手稿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收藏。

文獻

[編輯]
  1. ^ Archived copy. [2009-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0). 
  2. ^ Brown, A. Peter. The Symphonic Repertoire vol. 2.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 609–615. ISBN 025333487X. 
  3. ^ Carl Dahlhaus: Franz Schubert und das „Zeitalter Beethovens und Rossinis「. In: Jahre der Krise. S. 22–28, 1985, S. 27.
  4. ^ Renate Ulm (Hrsg.): Franz Schuberts Symphonien. Entstehung – Deutung – Wirkung. Dtv Bärenreiter, 2000, 167
  5. ^ Brief vom 19. Mai 1819, in: Otto Erich Deutsch (Hrsg.): Schubert. Die Dokumente seines Lebens (= Franz Schubert: Neue Ausgabe Sämtlicher Werke.) Kassel etc. 1964ff. (Neue Schubert-Ausgabe), Kassel etc. 1964, S. 79.
  6. ^ Ernst Laaff: Schuberts Sinfonien. Dissertation, Frankfurt 1931, Wiesbaden 1933., S. 21ff.
  7. ^ Demgegenüber vertritt der Wiener Musikhistoriker Otto Biba unter Hinweis auf ein Schreiben des Komponisten Josef Hüttenbrenner von 1842 die These, dass 1829 die „Große「 C-Dur-Sinfonie zur Aufführung gekommen sei. vgl. Otto Biba: Die Uraufführung von Schuberts Großer C-Dur-Symphonie – 1829 in Wien. Ein glücklicher Aktenfund zum Schubert-Jahr. In: Musikblätter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51, Wien 1997 S. 287–291. Diese Auffassung wurde von der Schubert-Forschung zurückhaltend aufgenommen, siehe: Vorwort. In: Werner Aderhold (Hrsg.): Sinfonie Nr. 8 in C. Neue Schubert-Ausgabe, Serie V, Band 4a. Bärenreiter, Kassel 2003 (BA 5554), 979-0-006-49713-3.
  8. ^ Schreiben von Leopold Sonnleithner vom 20. Januar 1861, abgedruckt in: Otto Erich Deutsch (Hrsg.): Schubert – Die Erinnerungen seiner Freunde. 2. Auflage. VEB Breitkopf und Härtel, Leipzig 1966,  本條目是從已進入公有領域的出版品所整合而來: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885–1900.  , S. 497 f.; ebenfalls abgedruckt in: Renate Ulm (Hrsg.): Franz Schuberts Symphonien. Entstehung – Deutung – Wirkung. dtv/Bärenreiter, München/Kassel 2000, ISBN 3-423-30791-9, S. 170 (《第6號交響曲 (舒伯特)》在Google Books的內容。).
  9. ^ Auch bei Heinrich Kreißle von Hellborn (1865) wird der Sachverhalt in seinem Werkverzeichnis eindeutig beschrieben
  10. ^ Johannes Brahms』 Brief an Breitkopf & Härtel vom März 1884, in: Johannes Brahms: Briefwechsel, Band 14, S. 353
  11. ^ 11.0 11.1 John Clapham: Antonín Dvořák. Musician and Craftsman, London 1966 (Appendix II, S. 296–305: Franz Schubert, by Antonín Dvořák, S. 296ff).
  12. ^ Alfred Einstein: Schubert. Ein musikalisches Portrait, Zürich 1952, S. 164

Brinkmann, Heinz (ed.). Franz Schubert: Sinfonie Nr. 6 C-Dur D 589. Entstehung, Aufführungen und frühe Rezeption. Kassel: Bärenreiter, 1999. 116 p. Brinkmann, Heinz (ed.). Franz Schubert: Symphonie Nr. 6 C-Dur D 589. Kassel: Bärenreiter, 2003. 76 p. Green, Jonathan (2009). A Conductor's Guide to the Choral-Orchestral Works of the Classical Period: Haydn and Mozart. Lanham: Scarecrow Press. p. 112. ISBN 9780810869531. Newbould, Brian. Schubert and the Symphony: A New Perspective. Toccata Press. 1992. ISBN 0-907689-40-5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Schubert, Franz. (1884). Symphonie Nr. 6 C-Dur D 589: 1827. Leipzig: Breitkopf & Härtel.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