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苯亞磺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苯亞磺酸
Structural formula of phenylsulfinic acid
Ball-and-stick model of the phenylsulfinic acid molecule
別名
  • 苯基亞磺酸
識別
CAS號 618-41-7  checkY
PubChem 12057
ChemSpider 11560
SMILES
 
  • C1=CC=C(C=C1)S(=O)O
InChI
 
  • 1/C6H6O2S/c7-9(8)6-4-2-1-3-5-6/h1-5H,(H,7,8)
InChIKey JEHKKBHWRAXMCH-UHFFFAOYAY
性質
化學式 C6H6O2S
摩爾質量 142.18 g·mol−1
外觀 無色稜柱狀晶體
密度 1.45 g/cm3
熔點 83—84 °C(356—357 K)
pKa 2.76 (中)[1]
相關物質
相關酸 苯磺酸苯甲酸對甲苯亞磺酸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苯亞磺酸是一種有機硫化合物,示性式為 C6H5SO2H。它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或白色結晶固體,通常以其鈉鹽的形式儲存。其自由酸型態在水溶液中呈強酸性,在空氣中易氧化。苯亞磺酸及其衍生類具手性

酸解離度

[編輯]

不同文獻中,苯亞磺酸所給 pK a值範圍很大,但大多數作者給出的值約為 1.30。 [2] [3] [4]此數據的不一致性可以通過引用值之間的離子強度差異來解釋。通過測量不同離子強度下的pK a並向外推算至離子強度為零情況時,苯亞磺酸的pK a確定為 2.76。[1] 這使得苯亞磺酸酸解離度比其相應的羧酸苯甲酸(pK a = 4.2) 更強,但比其相應的磺酸苯磺酸(pK a = − 6.5) 弱。[5]

製備方式

[編輯]

苯亞磺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製備,最容易的方式是透過粉或還原苯磺酰氯製備。 [2]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起始材料。由於這種化合物的空氣敏感性,大部分合成方式會製備其共軛鹼鹽。

另一種方便的方法是以亞硫酸鈉還原苯磺酰氯苯磺酰氟,此時則會生成未解離酸形式而非其共軛鹼鹽: [3]

此外,許多其他合成苯亞磺酸的方法也曾被報告,例如使用氯化錫 (II),或同時使用二氧化硫格氏試劑[4],通過苯硫醇的氧化常因過度氧化,難以製備苯亞磺酸。

性質

[編輯]

亞磺酸中硫的氧化數為 +4。它們易於氧化為磺酸(氧化數+6)以及通過次磺酸 (氧化數+2) 的中間產物還原為硫醇 (氧化數-2) 。 [2]

亞磺酸衍生物在酸性條件下會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2]

另外,苯亞磺酸與硫反應生成苯基硫代亞磺酸酯和苯基硫代亞磺酸。 [6]

應用

[編輯]

苯亞磺酸的主要在其他化學物質合成用途上,因為它能穩定相鄰碳原子上的負電荷且具手性,常用於碳-碳鍵的不對稱合成。苯亞磺酸也是鈀合金電鍍過程中所用的一種原料。 [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De Filippo, D.; Momicchioli, F. A study of benzenesulfinic and seleninic acids. Tetrahedron. 1969, 25 (23): 5733. doi:10.1016/S0040-4020(01)83080-5. 
  2. ^ 2.0 2.1 2.2 2.3 S. Patai. The Chemistry of Sulphinic Acids, Est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New York: J. Wiley and Sons. 1990. ISBN 0-471-91918-7. 
  3. ^ 3.0 3.1 a) A. T. Fuller, I. M. Tonkin and J. Walker, J. Chem.
  4. ^ 4.0 4.1 R. J. Cremlyn. An Introduction to Organosulfur Chemistry. New York: J. Wiley and Sons. 1996. ISBN 0-471-95512-4. 
  5. ^ E. P. Serjeant, B. Dempsey.
  6. ^ B. Zwanenburg; A.J. H. Klunder. Perspectives in 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Sulfur. New York: Elsevier. 1987. ISBN 0-444-42739-2. 
  7. ^ Chiang, Yunn Hui; Luloff, Jerome S.; Schipper, Edgar. Aminolyses of sulfinic acid derivatives.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69, 34 (8): 2397. doi:10.1021/jo01260a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