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擬鱗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褐擬鱗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科: 鱗魨科 Balistidae
屬: 擬鱗魨屬 Balistoides
種:
褐擬鱗魨 B. viridescens
二名法
Balistoides viridescen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2]
異名
  • Pachynathus nigromarginatus
    Tanaka, 1908
  • Balistes nigromarginatus
    Tanaka, 1908
  • Pseudobalistes viridescens
    Bloch & Schneider, 1801
  • Balistes brasiliensis
    Bloch & Schneider, 1801
  • Balistes viridescens
    Bloch & Schneider, 1801

褐擬鱗魨學名Balistoides viridescens),又稱綠擬鱗魨胡麻皮剝魨黃褐砲彈剝皮魚褐擬板機魨,為鱗魨科擬鱗魨屬魚類。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熱帶海內、在印度洋南達莫三鼻給的德拉果阿、北達紅海及印度的安達曼群島、東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往南到太平以及西沙群島和海南島等海域等,屬於暖水性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毛里求斯。[2]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紅海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印度斯里蘭卡緬甸中國台灣日本越南泰國聖誕島印尼新幾內亞菲律賓吉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東加帛琉薩摩亞群島澳洲土阿莫土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

馬爾地夫珊瑚上的褐擬鱗魨

深度[編輯]

水深0至60公尺。

特徵[編輯]

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吻小且端位,體色淡黃褐色,齒白色,具缺刻,各鱗片中央大多有灰黑色小點。自眼到胸鰭基部附近有一黑褐色橫斜紋形寬帶,兩眼間距及其附近灰褐色。上唇後方的光皮處呈紅黑色,口角後方縱光皮的背緣紅黑色。第一背鰭淡紅色,散佈紅黑色,第一棘粗大,奇鰭上有藍綠外緣,第二背鰭、臀鰭與尾鰭黃褐色,胸鰭黃褐色,尾柄上有數列平行的突起。幼魚體色較黃,奇鰭上無藍綠色外緣。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24至26枚;臀鰭軟條22至24枚,體長可達75公分。

生態[編輯]

本魚棲息於岩礁,日行性,成魚常單獨或成對地在礁區外圍出現,幼魚則大多在有隱蔽物附近出現如珊瑚礁,雜食性,以海膽甲殼類水螅等為食,透過翻動岩石、攪動沙子和咬掉分枝珊瑚碎片來進食。

經濟利用[編輯]

可食用,一般多作觀賞魚,為蠻受歡迎的魚種之一。因食物鏈的關係,體內可能含有魚毒。

參考文獻[編輯]

  1. ^ Matsuura, K. 2022. Balistoides viridescen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2: e.T193639A2251503 [9 December 2022]. doi:10.2305/IUCN.UK.2022-2.RLTS.T193639A2251503.en可免費查閱. 
  2.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绿拟鳞鲀.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