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戰線
西方戰線是形容整個一戰或二戰中位於德國以西、協約國(一戰時期)或同盟國(二戰時期)以東邊境的軍事爭奪。這一種「武裝邊境爭奪」的形式在整個戰時被稱為「戰線」。
在兩次大戰的大部份時間,歐洲另一面亦同樣形成了東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編輯]在一次大戰爆發(1914年7月28日)的幾個月後,直至1918年整個夏季,西線相對疆持地構成了一道以塹壕模式的陣地戰,戰線由北海岸線以南至瑞士邊界。兩軍皆意圖破壞帶刺的金屬絲網並穿過對方的塹壕線,雙方均使用了龐大的砲隊對隨之而來的成千上萬士兵進行轟炸。戰鬥可以持續好幾個月而且攻守兩方前線的傷亡人數估計約10萬人。在這一種大規劃進攻下,仍只有小部分的前線得以前進不足1至2公里。
對着西面法國和英國(由大英帝國和英國殖民地組成)構成的龐大協約聯軍,德國從東面派上西線的野外部隊,皆是主力的百萬大軍。美國於1917年參加戰爭,自此參戰美軍由1918年夏季後約50萬人上升至休戰簽署日(1918年11月11日)前的百萬大軍。
從另一邊身為協約國成員的義大利跟與德國、鄂圖曼帝國結盟的奧匈帝國再闢一條亞平寧戰線(南方戰線),使到需謀劃的戰線進一步分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編輯]佔納粹德軍的百份比:在1944年大約40%。
在1943年初期(直到7月或9月),軸心國部署好佔總數40%的部隊(並非德軍)來對抗西歐的盟軍。這數目包括除了巴爾幹外的所有前線,這條才被算作西面前線。在1944年的統計中,納粹的盟友被排除在計算範圍以外,主要原因是:「那裡幾乎不存在任何一支能在前線能同樣扣成具威脅(戰略意義上)的其他軸心部隊」。
二戰時的西線範圍大致上限制於相等在一戰期間的地理區域。比較而言二戰更進一步擴大戰線範圍,西線遠至英吉利海峽,東線後來成為冷戰時期的鐵幕。雖然身處西歐,但於挪威和義大利發生的作戰通常也不算入為西線的一部份,而只視為獨立的戰役。
在整個二戰期間西線被區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 第一階段由1939年9月持續至1940年。它以假戰和盟軍作開始佈防作開始,即為建立一個大多與一戰時期類同的前線。第一階段持續至法國淪陷,並在1940年6月贏得一次迅雷不及掩耳的勝利。正當法國被迫有條件地向德軍投降時,英國已經借孰克爾克大撤退,將英國遠征軍撤返英國本土。
- 第二階段由1940年夏季末直至1944年夏季初,一個僵持狀態沿着英倫海峽所構成,因為除了空軍突襲,任何一方的實力也不足以侵略對方的領土。而在這階段期間雙方的主要戰略行動已轉移到東線。
- 第三階段亦即最終階段始於194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正式由D日(D-Day)的霸王行動展開。盟軍一方當時由美軍、英軍和加拿大軍團(及個別不同國家的部隊)構成,他們成功地在法國北部取得第一個位於諾曼第的灘頭據點。等到1944年秋初西線已大致恢復回一次大戰時的邊界狀態。對峙的局勢於1945年5月8日隨着德國無條件地退出而終結。等到此時西線盟軍已經將前線推進至由波羅的海的丹麥東岸,沿着易北河南岸,通過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邊境進入奧地利及義大利北部。這無疑是一場龐大的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