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轉基因食品品嘗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轉基因食品品嘗會是自2011年5月起在中國境內由科普愛好者自發組織的一系列品嘗轉基因食品的科普活動的統稱。

起源[編輯]

2006年一項較大型的隨機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城市的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和購買意願均處於較高水平。然而由於權威部門和專家在科學傳播上的嚴重缺位,加上媒體長期的負面報道,近10多年來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急轉直下。

2011年5月初,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微博上展示了自己品嘗華中農業大學試驗田種植的轉基因大米照片。這種抗蟲害轉基因水稻在2009年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安全證書,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商業化種植,普通公眾在市場上買不到。一些網友看見後對這種國產轉基因大米非常感興趣,也想嘗嘗,於是在北京舉辦了轉基因大米品嘗會。[1]

5月23日晚,方舟子發起、律師彭劍組織了轉基因大米聚餐會。有30人參加,均為自願參與聚餐,大多數網友在餐會現場自願品嘗了轉基因大米。也請了幾個記者,不過那天去的記者有的不敢吃。據說,聚會用掉了3公斤轉基因大米,由研發機構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2] [3]

後續活動[編輯]

2013年5月初,網友「種田農民」(真實身份是華中農業大學從事分子育種研究的嚴建兵教授)在搜狐微博上表示將送出5袋BT大米(華中農業大學研發的高抗鱗翅目害蟲轉基因水稻品系)供公眾品嘗。經微博名人方舟子等人的轉發,報名者迅疾達200人。最終,五名網友獲得「種田農民」提供的轉基因大米。

5月9日,他在微博上透露,正和基因農業網主編方玄昌籌劃「規模大點的志願品嘗活動」。

5月19日,在廣州珠江新城的一家酒店,轉基因品嘗會一共有24人到場。除了品嘗轉基因大米外,品嘗會還提供了轉基因食用油和轉基因木瓜的品嘗。

在隨後的2個月裡,全國多個城市舉辦轉基因食品品嘗會,過千人參加。[4]

從2011年5月到2015年10月4年多的時間裡,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組織的轉基因食品品嘗會超過百場,參與的人次達4 000多。[1]

初期活動名稱一般稱為「轉基因大米品嘗會」,在在後續的活動中,品嘗範圍擴大到轉基因玉米、轉基因鯉魚等,故名稱也改為「轉基因食品品嘗會」。

部分品嘗會列表[編輯]

日期 舉辦城市 活動名稱 參加人數 說明
2011年5月23日 北京  轉基因 大米聚餐會 30 首次舉行
2013年5月19日 廣州 科學與道義之首屆廣州轉基因大米品嘗會 24 在珠江新城一家酒店舉行,除了品嘗轉基因大米外,品嘗會還提供了轉基因食用油和轉基因木瓜的品嘗。
2013年10月19日 武漢 「全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暨「湖北第二屆轉基因大米品嘗會」 260
2014年8月17日 北京、深圳、上海等22個城市   全國轉基因大米品嘗會 600多 這天華中農蟲轉基業大學研發的抗因水稻的安全證書到期。[2]
2015年2月8日 全國23個城市 轉基因大米品嘗會 近500
2016年11月5日及後續數日 超24個城市 轉基因食品品嘗會 超500人 11月4日,崔永元宣布將在3個城市為3萬會員提供「提供非轉基因的安全的食品」[5]
2018年12月2日 北京、西安、成都等全國多個城市 轉基因食品品嘗會  
2018年12月30日 深圳  珠三角轉基因食品品嘗會 101 品嘗食物有抗蟲大米、轉基因黃河鯉魚[6]、黃金大米、雙抗玉米、轉基因木瓜、北極蘋果干。

活動組織過程[編輯]

活動一般由各地科學愛好者自發舉行。組織者定好活動時間,在微博、QQ群、微信群公開招募參與者。

轉基因食品主要有以下來源:組織者向轉基因作物研發單位申請(如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包括轉基因大米(包括黃金大米)、轉基因玉米、轉基因黃河鯉魚;國內市場採購,如轉基因木瓜;國外市場採購,如北極蘋果。

品嘗會通常在餐廳舉行,也有戶外野餐的形式。除了品嘗轉基因食品和其他食品以外,通常還有嘉賓演講、科普方法交流會、與在其他城市同時舉行品嘗會的現場進行網絡互動、去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物或旅遊景點持支持轉基因食品的橫幅拍照等活動。結束後組織者和參加者會把活動照片、視頻、文字總結發表在網絡自媒體上,以達到宣傳轉基因食品的目的。整個過程包括場地租借費、飯菜、紀念品製作等費用由參與者AA承擔。

參與人員[編輯]

參與者主要是各地科普愛好者,特別是轉基因食品支持者。

活動目的[編輯]

品嘗會的目的並不是檢驗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學實驗,它沒有科學研究的價值。活動的目的是科普,消除公眾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恐慌。

方舟子在2013年9月7日抗蟲轉基因玉米現場體驗活動座談會上的發言:

影響[編輯]

活動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品嘗會得到了廣泛報道。這些傳統媒體報道之後,新浪、網易、騰訊等各大網絡媒體的轉載進一步擴大了影響。活動也引起了反對轉基因人士的攻擊。

崔永元2014年接受《新聞晨報》採訪時表示: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朱巧燕. 《转基因大米品尝会:中国情境下的公众参与科学》. 2016-12-08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2. ^ 2.0 2.1 方舟子. 《这是科学力量的展示》. 2014-08-17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3. ^ 糧道吉. 《方舟子带头做转基因大米志愿者》. 2011-05-24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1). 
  4. ^ 嚴定非、黃伯欣. 《千人品尝转基因大米:一场严肃的科普活动?》. 2013-08-23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6). 
  5. ^ 王燦. 《崔永元提供非转基因食品之际,超20城网友举行转基因品尝会》. 澎湃新聞.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6. ^ 《全球第一条转基因鱼 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在中国诞生》. 錢江晚報. 2015-11-27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7. ^ 方舟子. 《品尝转基因食品是“作秀”,更是科普》. 2013-09-07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8. ^ 《崔永元:离开央视后满嘴脏话 解压消抑郁》. 新聞晨報. 2014年8月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