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流閘
外觀
39°54′27″N 116°39′45″E / 39.907416°N 116.662550°E 歷史上,通惠河的通州段上有三座水閘稱為通流閘[1]。
通惠河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1292年開工,至1293年完工[1]。1293年修建木製的通州閘上閘(位於今通州五里店)、下閘(位於今通州城南孫王場南)。1295年,更名為通流閘[2]。1527年,巡倉御史吳仲重修通惠河,取消普濟閘至張家灣河口的河道,這兩座通流閘同時廢除[1]。
另一座通流閘位於通州舊城中心曾經的通惠河支脈萬壽宮水渠上[3]。元延祐年修建,1432年重修[4]。1528年,吳仲在橋東建立長10餘丈、寬2丈多[4]的木橋[1]。1846年,廢除通流閘改建石橋,號稱「虹腰橫跨、雁齒層聯」[4]。1936年,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重修了閘橋,橋面拓寬為水泥結構,改為鐵欄杆,安裝了電燈[3]。當時咒罵這個傀儡政府的民謠就提到了閘橋:「殷汝耕,坐冀東。不下雨,淨颳風。修馬路,墊大坑。閘橋又把洋灰承。[5]」由於接近通州府衙,南方船隻經常在這裡轉運貨物,閘橋南北大街有繁榮的商業氣息[6]。1953年,通流閘、閘橋拆除,修建新華東街[1]。拆除後,依然有人習慣地稱呼此地為「閘橋」[3]。1999年,內燃氣管道掘挖工程中,發現了約長18米的通流閘橋的遺址[6]。
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 |
明代吳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圖」(中國古代地圖的方位習慣與現在相反,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