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執齋
郝執齋(1914年—1965年),又名郝慶禮,男,直隸(今河北)安新圈頭村人,中國電力工程師,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電力部副部長。[1]
生平
[編輯]曾就讀於天津覺民中學,北洋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積極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肄業,投筆從戎參加八路軍冀中部隊。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冀中行署水利局副局長、局長,冀中行署工務局局長。主持了2000多公里冀中水系、水文和地形測量勘察工作,完成了滹沱河深澤地段堤防修建、文安窪泄洪、趙王河疏浚和白洋淀堤防加固等水利工程。修建蠡縣宋崗瀦龍河大橋是保證定河公路(定縣至河間)暢通的關鍵工程。1947年5月,冀中行署工務局接受瀦龍河大橋架設任務後,局長郝執齋抽派人員組成專門班子,前往工地進行實地勘測。缺少做縱梁的大型木料,最後決定利用鐵路舊道軌代替。高陽、蠡縣、博野等縣抽調的樁工、鐵工、木工等到工地,6月初工程開工。在砂質地基上打下百餘根木樁。經3個月的緊張施工,瀦龍河大橋於9月建成通車。該橋共38孔,跨徑5米,全長193米,橋面淨寬7米,兩側還修建了l米高的橋欄。後任華北人民政府水利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
建國後,1951年任水利部辦公廳副主任兼水利部水利學校校長,參與官廳水庫建設的勘察論證。1953年3月,水利部對官廳水庫工程局領導幹部進行調整,派郝執齋擔任官廳水庫工程局局長,中共河北省委派省委委員李子光協助其開展工作。1953年4月完成85米高的混凝土隔水牆的澆灌工程。1953年6月29日攔河壩修築到35米高,如期完成官廳水庫伏汛前攔洪工程計劃。1954年4月12日郝執齋與水利部及河北省委領導陪同毛澤東視察官廳水庫建設工地,毛澤東與郝執齋親切交談,鼓勵多興修水壩。
1957年與張含英等水利專家籌建中國水利學會任秘書長。1958年任水利部部長助理,1958年10月13日,根據國務院指示,協調有關單位與部門解決涉及河北、山東、河南的漳衛南運河水系歷史糾紛,冀、豫兩省代表在河南省水利廳召開「岳城水庫分水問題協商會議」,會上達成協議,每年由岳城水庫向民有、漳南兩灌區供水的水量比例分別為54%和46%。至1996年,實際引水比例大致為60%和40%。 1960參與遼河、淮河水患考察和治理方案起草工作。1961年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1963年海河流域特大洪水後,多方協調,組織白洋淀漁民赴官廳水庫捕撈,幫助度過生活難關。
參考資料
[編輯]- ^ 何虎生, 李耀東, 向常福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088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