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郭俊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50年全國戰鬥英雄會議中的郭俊卿

郭俊卿(1931年—1983年9月23日),假名郭富,女,遼寧省凌源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等戰鬥英雄,被譽為「現代花木蘭」。[1]

生平

[編輯]

原名郭俊卿,生於凌源縣三十家子北店村一戶貧農家庭。7歲時洪水沖毀了家裡僅有的2間草房與3畝開荒地,全家逃荒到內蒙古林東草帽山野豬溝,父親給地主翁德臣當僱工,一家住在翁德臣家的破茅屋。1940年冬父親上山打柴,由於路滑摔傷不能幹活,被翁德臣把全家趕出來,父親三天後病逝。年僅3歲的妹妹病餓夭折。1944年,隨母親、弟弟到林西縣五十家子石門子,與弟弟給地主龐寡婦放豬牛。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8月12日郭俊卿在林西縣城看到一隊英姿颯爽的女兵,十分羨慕,萌發了「女的也能當兵,我要當兵給我死去的爹爹報仇雪恨」的想法。遂把年齡報大兩歲,假名「郭富」,以參加八路軍,在熱北軍分區林西縣支隊任騎兵通信員。1946年冬因頂風冒雪給60里外的八路軍經棚縣支隊送軍令,榮立一小功。1947年6月25日,郭富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1月隨部隊編入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6師第17團第二營第六連任四班長。1948年5月初在黃土梁子抗擊國軍第十三軍第四師的戰鬥中,一戰成名。1948年5月25日在三溝平泉戰鬥中,郭富率突擊班奪取城東第二道山梁,郭富親操白刃廝殺,奪得戰鬥勝利。郭富因戰鬥勇敢而立功[1],四班因作戰勇敢獲得「戰鬥模範班」的光榮稱號,被提拔任機炮排任支部書記,後任二營機炮連副指導員。遼瀋戰役,所在的團擔任牽制錦西敵軍,大砬子山阻擊戰持續三天三夜。1949年部隊南下,在湖北浠水縣帶頭背傷病員過河,月經期受涼勞累而生病住院,被醫生發現其為女性,復名郭俊卿。該師所在的第四十八軍軍長賀晉年得知後,說「郭俊卿是巾幗英雄,是當代花木蘭,女扮男裝,英勇殺敵立功,是我們四十八軍的驕傲」。第四野戰軍暨中南軍區領導一致認為,一個窮苦出身的農村女孩子,女扮男裝,在戰火一線英勇作戰殺敵立功,從戰士提拔到戰鬥連隊副指導員,這是值得宣傳的先進人物。解放戰爭五年間參加了遼瀋戰役、渡江戰役和南線大追殲,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1950年9月,年僅19歲,作為特等戰鬥英雄,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是人民解放軍唯一獲得特等戰功的女戰鬥英雄。9月25日受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接見。毛澤東稱她「巾幗不讓鬚眉,是一位合格的共產主義戰士。」朱德總司令拉着她的手說:「你是當代軍中花木蘭。」會後,參加了馮文彬為團長的中國青年訪蘇代表團,到蘇聯參觀學習。1951年2月4日(臘月廿八)回到家鄉巴林左旗(原林東縣)巴索日嘎區胡仁套海村見到了分別五年的母親與弟弟。區政府為表彰她,給她家建起了三間房一套院。1953年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學習。1956年轉業到地方工作,又改回「郭富」。任山東省歷城縣工業局副局長,青島第一服裝廠副廠長。1962年10月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文革初期被批鬥,上級組織出於保護目的,把她調到山東省曹縣民政局任副局長,分管優撫工作。1981年4月離休。[1]

1983年9月,因突發腦溢血在常州病逝。安葬在常州烈士陵園。[1]1993年7月4日,《人民日報》在其去世十周年之際,發表悼念文章。

影響

[編輯]

1950年,新連出版社出版了《特等戰鬥英雄——女英模郭俊卿》。1959年作家陸柱國以郭俊卿的事跡為原型創造了著名小說《踏平東海萬傾浪》。1959年作為國慶十周年的獻禮影片,長春電影製片廠以郭俊卿為原型,拍攝了《戰火中的青春》電影故事片,更是讓郭俊卿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家人

[編輯]

五十年代過繼了侄子作為養子。

文革期間在曹縣收養了一個棄嬰作為養女。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郭俊卿,人民网,2009年07月18日. [2012年11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