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頂端優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頂端優勢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對側芽萌發、側枝生長的抑制作用,也包括對側枝、葉子生長角度的影響。

現象

[編輯]

向日葵的頂端優勢明顯,單株不分枝,僅莖端長出一花盤;玉米高粱的頂端優勢也較強,一般不分枝。水稻小麥的頂端優勢在前期比較弱,萌生多級分櫱番茄的頂端優勢弱,能長出多分枝;柳樹頂端優勢極弱,無主莖、分枝的區別,樹形鬆散。松科柏科植物頂端優勢強,對下部側芽的抑制比上部側芽的輕;形成寶塔形樹冠。

楓樹幼齡期頂端優勢強,老齡時發生分枝。玉米頂芽分化為雄穗後,下部的側芽開始分化為雌穗。光強低,土壤通氣不良、缺水,頂端優勢增強;素供應充足,頂端優勢減弱。

解釋

[編輯]
  • 營養學說:1900年K.格貝爾,認為的細胞生長迅速、代謝旺盛,需較多營養物質。由於頂芽優先享用由根、葉運來的營養物質,使側芽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受到抑制。
  • 生長素學說:1933年實驗證明,如在蠶豆切除頂端後的斷面上施加生長素,側芽萌發受抑制,與不切除頂芽的相同。說明頂芽是生長素合成的中心,生長素沿莖向基部運輸,側芽比莖生長所需的生長素濃度低,莖頂端產生的高濃度生長素極性下運後,抑制側芽生長。
  • 營養調運學說:1936年F.W.溫特,提出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活躍,合成大量激素,高濃度激素可控制代謝物運輸方向,促進物質運輸到頂芽;側芽則缺少營養物供應。

其它

[編輯]

另外頂端優勢的形成,與生長素的兩重性有關。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頂芽處生長素濃度低,促進生長;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高,抑制生長。同時也和細胞分裂素有關。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