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特爾·克萊爾·巴舍爾德
默特爾·巴舍爾德 | |
---|---|
出生 | 1908年3月13日 美國馬薩諸塞州奧蘭治 |
逝世 | 1997年5月22日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 | (89歲)
國籍 | 美國 |
知名於 | 對鈾和稀土元素化學性質的研究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冶金學 放射化學 |
機構 | 芝加哥大學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
默特爾·克萊爾·巴舍爾德(英語:Myrtle Claire Bachelder,1908年3月13日—1997年5月22日)美國化學家,陸軍婦女隊軍官,曾秘密工作於曼哈頓計劃從事原子彈研發,在金屬化學技術上亦有貢獻。
巴舍爾德早年供職於美國陸軍婦女隊,後加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從事核武器開發,直接服務於曼哈頓計劃。她所開創的實驗方法對項目製作原子彈頗具重要性。二戰結束後,巴舍爾德轉入芝加哥大學從事金屬化學方向的研究,在稀有元素提純等方面均有所貢獻。自研究所退休後,她曾出任出任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的官員。
早期經歷
[編輯]1908年3月13日,默特爾·巴舍爾德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奧蘭治。1930年畢業於米德爾伯里學院,獲得理學士學位,隨後在馬薩諸塞州南哈德利一所高中擔任科學老師和體育教練。教書的同時,她在波士頓大學繼續進修教育學,並在1939年獲得碩士學位。[1][2][3]
二戰期間
[編輯]1942年11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巴舍爾德在其位於斯普林菲爾德總部加入了美國陸軍婦女隊。她先後在美國多地接受軍事訓練,隨後被分配至陸軍婦女隊在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分遣隊,直接參與曼哈頓計劃。她收到秘密指令,帶領15到20位陸軍婦女隊成員,從駐紮地愛荷華州狄蒙出發,經俄克拉荷馬州錫爾堡到達新墨西哥州首府聖塔菲。1943年10月21日,巴舍爾德一行最終駐紮在洛斯阿拉莫斯。[1][4]
曼哈頓計劃旨在開發核武器,項目在位於沙漠地帶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秘密進行。巴舍爾德負責對鈾的同位素進行光譜分析,其中只有鈾-235是可裂變物質。巴舍爾德的任務因而十分關鍵:她必須保證原子彈中核物質的純度,這樣核爆炸才能產生。[4]
這些試驗方法在鈈-239的製備中也有用到,類似的方法也運用於鈾彈「小男孩」的製造中,而1945年7月「三一試驗」中的原子彈[5]和投於長崎市的「胖子原子彈」[6],更是使用了鈈製作內部核心。曼哈頓計劃在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指導下進行,巴舍爾德曾這樣評價他[7]:
「一個永遠拿着筆和紙的人」,他沉浸在物理理論之中,也對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設備讚嘆不已。巴舍爾德記得,奧本海默曾站在她的實驗室那台最重要、最昂貴的儀器前隨便亂拍按鈕……他問道:「這個是幹什麼的?」然後他又去拍另一個按鈕……要不是有人勸止他,恐怕他就會毀了那台設備。
在核能方面的貢獻
[編輯]二戰結束,原子彈的研發告於段落,與此同時,民用核能蓬勃發展。1945年10月,監管核技術研究的暫定委員會提交了梅-約翰遜法案(May-Johnson Bill),該法案允許軍人參與和部分控制核研究。這一提議遭到了巴舍爾德在內的多位核專家的反對;法案最終沒能在國會通過,取而代之的是1946年原子能法案。1947年1月,新成立的美國原子能委員會解密了此前270份秘密檔案,包括X射線和鈾礦提煉的技術文件,而這些發現正是巴舍爾德在戰時做出的。作為一位女性,巴舍爾德罕見地取得了重大的科學成就,她的貢獻也在此時得到了認可。[8][9]
科研和後期經歷
[編輯]退伍後,巴舍爾德加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化學研究。曼哈頓計劃初期,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弗蘭克曾擔任「冶金實驗室」化學部主任(Director of the Chemistry Division),這所位於芝加哥大學的實驗室曾是核研究的重鎮,早在1942年就首次實現了自持鏈式核反應。巴舍爾德加入的正是芝加哥大學金屬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etals,1967年更名為詹姆斯·弗蘭克研究所)。在這裡她繼續在金屬化學方面的研究。[10][11][12]
這一時期,巴舍爾德取得了諸多成就。她進一步發展了稀有元素碲和銦的提純法[10]。她的研究興趣甚至延伸到了海洋考古學,比如她曾測定出愛琴海沉船中黃銅炮的化學組成[11]。她在天體化學上也有貢獻,美國航空航天局便曾邀請她分析阿波羅計劃自1969年至1972年間從月球表面上收集來的岩石[2]。
1973年,巴舍爾德從詹姆斯·弗蘭克研究所退休,隨後出任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的官員。1997年5月22日,巴舍爾德在芝加哥逝世。[3]
思想
[編輯]巴舍爾德認為參與核武開發,以及美國隨後向日本投放核彈,都是符合道義的,因為後者終止了二戰,特別是使美軍免於登陸日本本土,陷入與日軍更慘烈的戰鬥中,防止了傷亡擴大。戰略武器限制談判期間,巴舍爾德雖支持控制核武,但也曾發表如下言論[7]:
核武反對者應該把40年代的核武建設放在當時的歷史語境中看:「你不能把核武研發抽離出那個時代,放在如今80年代的背景下審視,然後判斷它是否正當。」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Bell, Iris Y. Los Alamos WAACs/WACs: World War II, 1943–1946. Sarasota, Florida: Coastal Printing. 1993: 29. ISBN 0-9637321-1-0.
- ^ 2.0 2.1 Myrtle C. Bachelder. Chicago Tribune. 1997-05-26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 ^ 3.0 3.1 Myrtle Bachelder. Mocavo.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 ^ 4.0 4.1 Howes, Ruth H.; Herzenber, Caroline L. Their Day in the Sun: Women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2003: 149–150. ISBN 0-585-38881-4.
- ^ Kathryn Westcott. The day the world lit up. BBC.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7).
- ^ 如何造原子弹. 網易新聞.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 ^ 7.0 7.1 "Los Alamos Aide Recalls Dawn of Atomic Age". Brett Staples, Chicago Sun-Times, 1984-11-09.
- ^ "Atomic Boiler Hints Now Off Secret List, Women Among Authors". Howard W. Blakeslee, Associated Press, 1947-01-31.
- ^ Holloway, O. Willard. American and British Atomic Energy Reports.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1948-02 [2014-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1).
- ^ 10.0 10.1 Bachelder, M.C.; Sparrow, P M. Determination of Antimony in Indium Antimonide. Analytical Chemistry. 1957-01, 29 (1): 149–150. ISSN 0003-2700. doi:10.1021/ac60121a043.
- ^ 11.0 11.1 Bachelder, M.C. Effect of Constituent Materials upon Spectrographic Measurement of Seven Impurity Elements.. Analytical Chemistry. 1949-11, 21 (11): 1366–1369. doi:10.1021/ac60035a018.
- ^ Bachelder, Myrtle C. A diagnostic test on the mastery of chemical calculation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5 (4): 217. 1948-04. ISSN 0021-9584. doi:10.1021/ed025p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