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80式坦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0式主戰坦克
80式坦克
類型主戰坦克
原產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使用方 中國人民解放軍
生產歷史
研發者中國兵器工業617廠/201所
生產商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617廠)
製造數量當時尚未定型,數量不多
1981~1987年研製樣車12輛[1]
基本規格 (WZl22)
重量38噸
長度6.325米
寬度3.37米
高度2.86米
載員4

裝甲均質鋼
主武器81式105毫米口徑線膛炮
(彈藥基數44發)
副武器7.62毫米同軸並列機槍
12.7毫米高射機槍
發動機12150ZL 渦輪增壓柴油機
730 匹(537 千瓦)
功率/重量19 匹/噸
懸掛扭杆式懸掛
作戰範圍450 公里
外掛油箱後600 公里
速度60 公里/小時

80式坦克中國國產二代坦克原型車,到1988年正式定型命名為ZTZ-88坦克(又稱88式坦克)並批量生產,自1980年代末期起陸續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所以80式坦克可以看作研製88式坦克的原型[2]。 1980年代末期在80式基礎上設計發展了85式坦克,主要用於外貿出口。

歷史

[編輯]

自1960年代中蘇交惡後,尤其是1969年發生中蘇邊界衝突後,1970年代中蘇邊界各自部署重兵對峙,中國當時最先進戰車是59式坦克(仿製蘇聯T-54),與蘇聯的T-62T-64T-72作戰性能相差太遠。根據軍方要求617廠(現稱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公司)開發新型坦克以對抗蘇聯坦克威脅,亦即是在59式坦克基礎上,借鑑在珍寶島事件中從蘇聯繳獲來的T-62技術而研製的69式坦克,於1974年設計定型。但解放軍方對69式戰車的性能並不滿意。1970年代研製的採用液力傳動、液壓輔助轉向與液氣懸掛系統的「122」國產二代坦克工程項目因諸多技術瓶頸無法突破而取消研製計畫。

1977年軍方提出了新型主力坦克的戰術、技術指標要求,軍工部門隨即展開了新型坦克的研發工作。1978年4月,國防工辦國防科委第五機械工業部在山西大同召開了「784」會議,討論二代主戰坦克的研發方案,重新提出二代主戰坦克的研發目標,並對戰術、技術指標進行了論證。二代坦克主要作戰目標是蘇軍的T-72主力戰車

1978年617廠和201所的代號「1224」的國產二代坦克原理樣車的研製正式開始。該車外觀偏向西方設計戰車的風格,總裝成功後立即投入試車,主要目的是為了考核從西德引進的民用MB8V331柴油引擎、輔助系統以及傳動系統、總體布局和整車的總體性能。1980年代初還開始了代號「1226」 和「1226F2」的另一型初樣車的研究設計工作。無論是在坦克外形還是在車體結構上都與「1224」樣車有很大不同,兩輛初樣車的主要區別是分別裝了兩種不同的1,000馬力動力裝置,1226試驗樣車安裝的是636廠生產的8V165型柴油引擎;1226F2試驗樣車安裝的是616廠生產的12V150型引擎,另外,兩種樣車均採用了由617廠研發的液力機械綜合變速箱,動力傳動裝置均為縱置式,可整體吊裝。懸掛裝置採用了扭杆彈簧和液氣筒複合懸掛。

由於坦克新技術儲備不足,617廠提出在69式改型坦克的基礎上,分期分批移植成熟的先進技術,以加快二代坦克研製,即用於試驗行走系採用小直徑負重輪的「1225」坦克樣車。由於樣車行走系統採用了6對小負重輪,與以往的國產坦克相比,樣車的通行能力和行走系統的壽命有明顯提高。1980年中國二代主戰坦克列入國家研製計劃,1980年11月召開69(改)坦克方案論證會上,由當時的國防部長張愛萍提議命名為80式坦克[2]

1981年80式坦克被定為二代主戰坦克原型繼續研製,同年確定總體設計方案,試驗樣車一些研究的成果應用到了80式坦克上。在設計階段80式坦克已經開始考慮焊接炮塔,受蘇聯的設計思想的影響,80式維持採用低矮及良好避彈構型的呈半球形鑄造炮塔。1970年代末中國與英國談判許可引進的代號「三七工程」的技術項目也分期運用到了80式坦克上。80式坦克研發以617廠承擔主要工作,447廠、616廠、201所等單位予以協助,總設計師是方慰先[3]。 總共生產了12輛。1987年裝甲兵定型委員會通過定型審查,到1988年正式命名為「ZTZ-88坦克」。

概貌

[編輯]

80式坦克承繼59式/69式/79式系列坦克的整體布局方式和半球形鑄造炮塔的設計,採用全新設計的六對小直徑負重輪的底盤系統。發動機為12150ZL型渦輪增壓柴油機,標定功率730馬力。 裝用引進技術研製的81式105毫米口徑線膛坦克炮,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三種彈藥。 擾動式光點注入式火控系統由帶光點注入式炮長瞄準鏡、火炮防盾上方外置式激光測距儀、火控計算機及控制面板、光點電源、光點驅動器、目標角速度傳感器和炮耳軸傾斜傳感器以及雙向複合控制穩定器等部件組成,配有炮長微光夜視瞄準鏡。 80式坦克車首上可安裝複合材料的披掛式裝甲,在車體兩側安裝屏蔽鋼甲裙板、炮塔上安裝屏蔽柵欄,戰鬥室裝有引進技術的自動滅火抑爆系統,炮塔外部兩側裝有76mm煙幕彈發射器2×4具。[1] 80式坦克的乘員4名,其中,駕駛員座艙位於車體左前部,車長、炮長位於炮塔內左側,裝填手位於炮塔內右側。[4]

型號

[編輯]
80式坦克側視圖

80式

[編輯]

工廠代號「WZ122」[註 1],是中國國產二代主戰坦克的基型車,以79式坦克的成熟的系統以及運用「1225」二代坦克試驗車的車體技術改進而成,主要包括以下:

  • 底盤行走系採用6對大行程小直徑負重輪、3個托帶輪及橡膠履帶擋板
  • 車體首上可在需要時安裝披掛式複合裝甲,增加防護能力。
  • 730馬力 12150ZL 水冷V型12缸廢氣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基於12150L系列柴油機應用渦輪增壓技術改進而來)。
  • 英國許可引進的外置雷射測距儀的二維發射穩定系統
  • 英國皇家兵工廠許可從奧地利引進的北約標準制式105毫米口徑線膛坦克炮和配套彈藥(即英制L7型105毫米線膛炮,「三七工程」引進)[5],裝有身管熱護套。
  • 輔助武器 安裝1挺12.7mm高射機槍,火炮右側同軸安裝1挺7.62mm並列機槍

80-I

[編輯]

工廠代號「WZ122A」,1986年審定了80-I坦克的設計方案,與80式最主要的差異在火控系統上(「三七工程」引進),主要改進包括:基於L7型坦克炮國產化改型的83式105毫米線膛炮,火控系統改成潛望式微擾動簡易火控系統,採用電氣同步方法實現火炮軸線與瞄準線自動同步,晝、夜瞄準和激光測距三合為一體,把原來放在主炮護盾上方的激光測距儀整合到炮長瞄準具里,改進升級微光夜視夜瞄鏡。增加集體三防裝置。[1] 在1988年正式批准設計定型後命名為「ZTZ-88」主戰坦克。

80-II

[編輯]

工廠代號「BW122」,在80式的基礎上開發的80-II坦克是外貿型號,1985年完成樣車。改進升級觀瞄系統的夜視夜瞄鏡;增設了吹洗裝置、熱煙幕裝置等特種設備;改進生化超壓集體保護系統,不需車組人員穿上個體生化服;在炮塔四周增加柵欄式屏蔽,增大防破甲彈的能力。[1] 主要缺點是不具有整體吊裝式發動機,最終沒有獲得外貿訂單。[2]

88式

[編輯]

以80式坦克為原型車,經過設計改進在80-I的基礎上發展至1987年最終定型,命名為「ZTZ-88坦克」,簡稱「88式坦克」。

與85式/88式的關係

[編輯]

80式坦克經過不斷修改,到1988年命名為88式坦克,因此88式坦克可以看做是80式坦克較為完善後的型號,兩者可作為同一款坦克的早期和後期型看待,或者說是原型車與定型車的關係。

85式坦克是以80式坦克為基礎的又一改進的分支,是1988年至1989年設計的,主要用於外貿出口,以及積累相關技術。

注釋

[編輯]
  1. ^ 按照當時中國坦克設計代號的命名規則,59式坦克代號「120」,69式坦克代號「121」,下一代坦克按順序設計預研代號被稱為「122中型坦克」。之後「122」代號由國產二代坦克原型樣車80式坦克繼承,命名為WZ-122。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中國80式主戰坦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坦克裝甲車輛雜誌網絡版。
  2. ^ 2.0 2.1 2.2 [《默默無聞鑄鐵騎——訪我國坦克設計師方慰先》],《兵器知識》,2002年08期。
  3. ^ mdc.idv.tw-88式坦克. [2012-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6). 
  4. ^ 新中国60年武器回顾:陆军80式中型坦克. [2020-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5. ^ 被我國引進後,發揚光大的105毫米和120毫米坦克炮

外部連結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坦克系列

59式62式63式 | 69式、79式 | 80式85式ZTZ-88 | 90-II式ZTZ-96ZTZ-99ZTQ-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