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13半履帶防空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13半履帶防空車
A restored M13 Half-track in a museum in Den Helder.
一台裝載在吉普車上的M13半履帶防空車
類型自行防空系統
原產地美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3–44
使用方美國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產歷史
研發者White Motor Company
研發日期1940–42
生產商White Motor Company
生產日期1942–43
製造數量1,103
基本規格
長度21英尺4英寸 (6.50 m)
寬度7英尺1英寸 (2.16 m)
高度7英尺8英寸 (2.34 m)
操作人數5 (車長、駕駛員、槍手和兩名裝填手)

主武器2 × 0.5英寸(13 mm) M2 Browning machine guns in a Maxson M33 turret mount
發動機6330CC汽油發動機,功率比6.3比1
95 kW
懸掛半軌
燃料容量60美國加侖
作戰範圍282公里
速度72公里每小時

M13半履帶防空車,或M13半履帶裝甲車,是一種裝備有兩支M2HB 0.50英寸口徑勃朗寧機槍的、由美國陸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自行防空系統。這種武器由白摩托公司於1942年六月到1943年5月間為了滿足軍方對於一種移動防空平台的需求而研發。它只在1944年1月份的鵝卵石行動中投入過戰鬥(有資料的)。它於1944年4月份被M16多管防空武器所取代。

正式裝備的M13是有幾個從1940年到1942年不斷試驗的失敗的原型改進而來。其中的T1E4型被選中並在投入生產前被官方命名為M13半履帶防空車。超過半數以上的M13在生產線上就被改造成了M16

規格[編輯]

M13半履帶防空車長 21英尺4英寸(6.50公尺) , 寬7英尺1英寸(2.16公尺) ,[1] 高 7英尺8英寸(2.34公尺) ,擁有 135.5英寸(3.44公尺)的軸距.[2] 它已 轉向架 懸掛車輪和 垂直蝸泉 的軌道。 它可承載60美國加侖(或230升)燃料並具有175英里(或282公里)的車程. 該車輛是由六缸White 160AX發動機驅動,該發動機可提供128 馬力(或95 千瓦)的推力,是一種386 立方英寸(6,330 cc) 汽油發動機,壓縮比例6.3:1. 它的推進比為15.8馬力每噸,而發動機本身自重九噸。 該車型的大部分版本的裝甲主要為0.25英寸(6.4公釐) 厚或 0.5英寸(13公釐) 厚的擋風遮陽板。 車輛裝備有兩挺安裝在M33 maxson安裝架上的0.5 英寸 M2HB 勃朗寧重機槍。[3][4] 兩挺機槍的射擊與移動皆由一個安裝在炮塔附近的小型電動馬達驅動。 瞄準具使用一個馬克9型的反射式瞄具. 每輛車載員五人,分別是車長、駕駛員,射擊手,以及兩個彈藥裝填手[5]

發展[編輯]

A M16 MGMC on a ridge during the Korean War.
M16多管防空武器,M13的繼任者

早期的實驗[編輯]

在1940年10月,該車型為了滿足美國陸軍對針對運輸隊的空襲的防禦而開始研發[6] 該車型的第一個原型為T1,在4*4的標準吉普上裝有兩挺M2機槍。T1E1型使用了電動的Bendix式槍架,而T1E2則換成了Maxson式的。 T1E3型則使用了格林馬丁公司生產的飛機用炮塔。對這些車輛進行測試後得出的結果則是:T1E2型的設計最為優秀。 於是,T1E2成為了M16半履帶車,替代M33與M45槍架和M2、M3半履帶車的底盤。[7][8][9][10]

T1E4和M13[編輯]

下一階段的發展是,利用T1E2配置上M3半履帶車的軌道,因為這樣可以使車存儲更多的彈藥。 這種車輛,最初被稱作T1E4,於1942年7月27日開始被接納進入生產為M13半履帶防空車。[11] 截止至1943年5月15日,總共有1103輛該型車被生產。 他們中的一半(583輛)在投入服役前就被該公司轉換成M16。 交付始於1943年底。[12]

服務的歷史[編輯]

在1944年1月的鵝卵石行動中,M13在美國陸軍第五師第六團服役。 它在初始的登陸後就被用於防空武器,而後來又為了抵禦德國 裝甲師 襲擊而作為地面支援載具行動。 它於1944年4月被M16半履帶防空車取代。[13][14] 只有139輛載具被部署海外的美國軍隊採用。[15][16]

十輛該車被基於租借法案提供給英國[17]

原型[編輯]

A sketch of the side view of the M13 MGMC.
M13半履帶裝甲車。
  • T1–這個版本使用裝在4*4吉普車上的bendix槍架和兩挺M2HB勃朗寧重機槍。 它,像其他車型一樣,是一個原型。 它於1941年6月到7月於阿伯丁試驗場測試,但由於「彈道過分分散」而被駁回[18]
  • T1E1–另一個原型,同樣使用Bendix槍架但車型改變為 M2半履帶車。 1942年4月,該車型被取消。[19]
  • T1E2–這個變型使用M33 Maxson槍架替換了T1E1上的Bendix槍架,其他部分基本一致。 由於M33槍架被M45防空機槍塔取代,它以M16半履帶裝甲車的名號服役。
  • T1E3–T1E1安裝有轟炸機使用的馬丁炮塔.

參看[編輯]

  • 列表中的美國軍事車輛的型號
  • 列表中的美國軍用車輛供應的目錄指定

參考文獻[編輯]

引文[編輯]

  1. ^ Ness (2002), p. 206.
  2. ^ Berndt (1993) p. 152
  3. ^ Berndt (1994), p. 34.
  4. ^ Rottman (2012), p. 38.
  5. ^ Hogg & Weeks (1980), p. 318.
  6. ^ Torriami & Dennis (2014), p. 45.
  7. ^ Zaloga (1994) p. 38.
  8. ^ Berndt (1994), p. 32.
  9. ^ Green & Green (2000), p. 150.
  10. ^ Hunnicutt (2001), p. 130.
  11. ^ Chamberlain & Ellis (1969) p. 191.
  12. ^ Doyle (2011), p. 394.
  13. ^ Zaloga (2013), p. 22.
  14. ^ Hunnicutt (1992), p. 347.
  15. ^ Green (2014), p. 287.
  16. ^ Foss (1987), p. 421.
  17. ^ Quantities of Lend-Lease Shipments (1946). [2017-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31). 
  18. ^ Hunnicutt (2001), p. 122.
  19. ^ Hunnicutt (2001), p. 123.

參考書目[編輯]

進一步閱讀[編輯]

  • Fifth United States Army. Fifth Army History 6. Italy: Headquarters Fifth Army. 1945. OCLC 14818390. 
  • Hamilton, John A. Blazing Skies: Air Defense Artillery on Fort Bliss, 1940–200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9. ISBN 978-0-16-086949-5. 
  • Morgan, Mark L. Rings of Supersonic Steel: Air Defen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1950–1979.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and Site Guide. San Pedro, CA: Port MacArthur Press. 2002. ISBN 978-0-615-12012-6. 
  • Vanderdeen, Bart H. The Observer's Fighting Vehicles Directory: World War II. London, UK: Fredrick Warne. 1972. ISBN 978-0-7232-1469-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