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一回討論[編輯]

中國網、中國新聞網、人民網這幾篇大部分都是記者採編的稿件,不是政府通稿,根本算不上一手來源。做事情,請別戴有色眼鏡。你有異議,請你到talk頁面討論。--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7月25日 (一) 05:09 (UTC)[回覆]

@Amazingloong一手來源的定義在中國政/黨媒體報導政府政策時適用,同樣的道理適用於俄羅斯政府及Russia Today,或美國政府及VOA,請清楚本人使用的是維基百科關於來源的方針眼鏡。若您仍不信我上句精準回應,仍相信本人「戴有色眼鏡」本請明說個人眼鏡顏色?--❦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5日 (一) 07:17 (UTC)[回覆]
中國大陸幾乎所有媒體都能和政府部門之間找到千絲萬縷的關係。但這不意味着所有的稿件都是政府主動發布的一手來源,絕大部分稿件都是記者編輯採編的。實際上算得上「一手來源」的稿件是有限的。--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7月25日 (一) 12:46 (UTC)[回覆]
@Amazingloong中國關停多個網站原創新聞欄目,新浪網易搜狐榜上有名,見「中國大陸的新聞網站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華網、中新網、環球網等基於各自的傳統媒體(新華社、中新社、環球時報等)建立的網站,而這些傳統媒體又由宣傳部監管。這類網站擁有新聞採編權,可以刊登原創報導,網站記者也可獲發記者證。....」在此黨媒姓黨傳媒環境下,媒體在評論該政府和黨的內容就不是第三方可靠來源。我倆可以在是否這些來源為一手來源有不同意見,但這些來源絕對不是第三方,所以可靠性就不如其他第三方來源,因此在來源選取時,必然就有優先順序。--❦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6日 (二) 04:45 (UTC)[回覆]

聯合報這篇文章,純Ctrl+C和Ctrl+V,全篇摘抄。為了改善和提升該條目,我查了一些論文和華爾街、日經、紐約時報的文章。--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7月25日 (一) 05:50 (UTC)[回覆]

@Amazingloong 您指控本人「純Ctrl+C和Ctrl+V,全篇摘抄」的證據在哪,若沒有的話請納回本人貢獻。您後來使用的「論文和華爾街、日經、紐約時報」是好事,本該如此,謝謝,我會再看看。--❦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5日 (一) 07:17 (UTC)[回覆]
您搞錯了,也可能是我留言不嚴謹。我沒指控您。我說的是聯合報這篇綜合報道質量不高,遠不及華爾街、日經、紐約時報等稿件。--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7月25日 (一) 12:46 (UTC)[回覆]
@Amazingloong聯合報 綜合報道在你眼中質量不高,但是這至少是第三方來源,並且點出分享經濟的關連。這關連還有非常多來源支持如Financial Times請納回本人貢獻。--❦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6日 (二) 04:50 (UTC)[回覆]

@Amazingloong 您刪除聯合報文章來源的同時,也刪去了對於百科知識主題也很重要的分享經濟連結,請一併回復。--❦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5日 (一) 07:21 (UTC)[回覆]

沒覺得分享經濟與此有什麼必然關係。--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7月25日 (一) 12:46 (UTC)[回覆]
@Amazingloong 沒覺得分享經濟與此有什麼必然關係[原創研究?]
  1. 非第三方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下標:「李克強:「雙創」是發展分享經濟的重要推手」,
  2. 非第三方來源專訪:發展分享經濟 「第四,分享經濟是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雙創」、「四眾」的最佳試驗場。」
  3. 第三方來源CNBC
  • ...Addressing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in Tianjin, also known as the "Summer Davos," Li focused the bulk of his speech on 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highlighting policies catering to the sharing economy.
  • ..."The sharing economy gives everyone a fighting change to achieve their dreams," the Premier said.
總之,聯合報來源已建立關係,請請納回本人貢獻,還有上述來源我會再整理以第三方來源為主,非第三方來源為輔,按比重寫入條目。--❦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6日 (二) 04:59 (UTC)[回覆]

@Amazingloong您寫的序言「其中最主要的一份政策文件是《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其中帶有編輯判斷的字詞「其中最主要的」是否有來源支持?是誰做的判斷?請補上,否則這有WP:OR的問題。--❦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5日 (一) 07:26 (UTC)[回覆]

我記得是某份媒體的說法,考慮找一下,不然就修正。--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7月25日 (一) 12:46 (UTC)[回覆]
@Amazingloong,好,下次這類型斷言要寫入條目時,一定要把來源和引文記錄好以供查證。--❦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7月26日 (二) 05:02 (UTC)[回覆]

避免OR,移到 Talk[編輯]

相關理據見上一回合的討論,有問題內容貼於下:--❦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4日 (四) 04:58 (UTC)[回覆]

,其中最主要的一份政策文件是《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ref name="国务院2015年6月11日文件">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2015-06-11</ref>

同意,先行刪除了。--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8月5日 (五) 08:04 (UTC)[回覆]

Trivial,移到 Talk[編輯]

請補上可靠二手來源並說明重要性,維基百科條目不是資訊堆砌的地方,有問題內容貼於下:--❦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4日 (四) 05:06 (UTC)[回覆]

6月11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ref name="国务院2015年6月11日文件" />。10月13日,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2015年起,将于每年10月份举行“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REF name="AutoL1-6"/>。

活動周是一個關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主題的大型活動,加上很合理,算不上什麼資訊堆砌。--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8月5日 (五) 08:06 (UTC)[回覆]

能否介紹一下大幅變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條目引用格式的必要性?[編輯]

我覺得閣下這種參考格式很不方便。請介紹一下必要性。多謝。--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8月5日 (五) 08:29 (UTC)[回覆]

引用若有重覆使用時,集中refs有其好處,避免重覆填ref 模版的內容,由於此條目本人有意再擴充並且有幾個來源需要再重覆使用,集中refs有助於多次引用及行文。一般來說文愈長來源愈多愈有必要集中參考資料於後方,前面則是簡要用ref,這也較符合社會科學常用的APA內文引用Author-Date體系。--❦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5日 (五) 08:34 (UTC)[回覆]

了解了,雖然我覺得這種模式的意義不大,因為畢竟都是編輯時才會看到的代碼。其他大多數條目都沒有這樣做。--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8月5日 (五) 09:08 (UTC)[回覆]

此處展示了進一步的單一來源不同頁碼不同引文的使用:[1],維基條目內容及格式的精進不是往大多數條目的平均值和中位數前進,而是自有一系列理據和緣由的。簡單說,您或許看不到這有使用的必要性,就如同許多模版未必一定要用也可以達成展示的效果,但就重覆使用、簡要內文行文,方便編者區分內文及引用內容的好處來說,在長文及多來源條目有其必要性。--❦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5日 (五) 09:12 (UTC)[回覆]
@Amazingloong另見Template:Reflist#統一存放參考信息集,比較此功能和其他功能出現的時間,可見此功能為晚近後加的功能。--❦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5日 (五) 09:17 (UTC)[回覆]

了解了。感謝釋疑。--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8月5日 (五) 09:23 (UTC)[回覆]


關於「指導意見」[編輯]

首次提及某文件時,應該說明全稱或者說清楚是哪份意見。--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8月5日 (五) 08:56 (UTC)[回覆]

[2]--❦研究來源 hanteng 2016年8月17日 (三) 10:48 (UTC)[回覆]

就不能第一次提及時說清楚嗎?這樣寫,跟猜謎語一樣。舉個例子,這就像是英語中先說了一個賓語,再寫一個賓語從句。完全不符合中文寫作邏輯。

再舉個例子: 小明摔倒了。很快,他就站起來了。(這是普通的中文表述) 他摔倒了。他是小明。很快,他就站起來了。(這是不通順的中文表述)

--Amazingloong留言2016年8月17日 (三) 14:2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