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MandyMm-LA/Mindfulness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正念是指心理有意識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發生的體驗上,並不加思維判斷,這種修習可以通過冥想和其他方式來進行。念是來自意根,是佛教實證的重要元素之一,基於禪那,觀想,和西藏密宗的修行技巧。使正念修習在現代西方流行,包括釋一行 (1926 -),赫伯.班森(1935 -),喬·卡巴金(1944 -),和理查德·J·戴維森(1951 -)。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研發了許多基於正念的治療應用,以幫助經受各種心理狀況的人們。正念的實踐已經被用來減少抑鬱症狀,減少壓力,焦慮,和對藥物成癮的治療。基於喬·卡巴金和類似模式的項目已在學校、監獄、醫院、退伍軍人中心和其他地方採用,正念的項目也被應用於達到其他成果,例如健康地老化、體重管理、運動表現、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作為在圍產期的一個緩解。


一些臨床研究紀錄了正念對不同類型的病人、健康的成人和兒童的身心健康都有益處。研究一致表明,特質正念和心理健康之間存在着積極的關係。正念修習顯示出對精神疾紊亂,包括精神不正常者提供了治療益處。研究還表明,反芻和憂慮會導致出現各種精神紊亂,而基於正念的干預會同時顯著減少反芻和憂慮。此外,正念修習可能是一種預防策略,以阻止心理健康問題的發展。

在這一領域進行更多高質量研究的必要性已被確定,例如需要進行更多隨機對照試驗,需要為已發表的研究提供更多方法上的細節,需要使用更大規模的樣本。   

修習[編輯]

正念的修習包括開發一種把注意力集中於當下正在發生的任何事情的技能。

呼吸觀察、身體掃描和其他修習[編輯]


  • 無論你走到哪裡,你是:冥想在日常生活中. Hyperion書,2005年。

[[Category:身心療法]] [[Category:冥想]] [[Category:禪定]] [[Category:佛教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