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杭州文瀾閣曾經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閣藏《四庫全書》僅餘四分之一,後由文人補抄完整。維基文庫的設立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以數字的形式永久的、自由的保存各種語言的原始文獻,以免將來文獻因戰爭而受滅頂之災。

【《求聞》北京3月13日訊】2019年3月13日,在元維基中持續了四個半月的關於開設文言維基文庫的有關討論正式結束。

關閉討論的決定是由元維基管理員,同時也是維基媒體基金會成員的billinghurst於協調世界時4時34分做出的。他指出:該討論已經由StevenJ81(另一位管理員和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成員)於3月4日協調世界時15時44分關閉過一次了。

但是,很顯然,那次關閉討論的嘗試並沒有起到太多作用。有幾位用戶——其中有一位IP用戶,根據其IP地址確定其可能來自天津市——仍然就文言維基文庫的必要性作激烈的討論。雖然他們的觀點相異,但他們似乎都認為維基媒體基金會沒有採納他們的說法,而是早已經拒絕,並叫他們「閉嘴」。

討論最終還是被關閉了。billinghurst同時指出,所有的討論內容都已經被記錄下來,並提交到語言委員會,作為他們作最終決策時的參考。

作為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委員會是執掌對新語言計劃以及其提案發展一個清楚的方針與紀錄、處理其要求、並且支持與協調新開計劃以最大化其成功事務之組織。語言委員會主要作為是在申請新語種流程中審核這些要求、給予建議、並且在最後對董事會建議創立哪些新語種版本;語言委員會的個別成員同時也會處理關閉計劃的提案。

和維基百科一樣,維基文庫也是多語言的,全球性的項目——這也意味着當一種語言的維基百科或維基文庫(以下簡稱項目)被提議開設時,需要根據語言提議方針的條件和順序完成,即:首先需要提出初步提案,滿足適合開設的先決條件並進行廣泛討論;如果語言委員會認為其達標,需要儘快在維基孵育場、多語言維基文庫或測試維基學院開始測試;當測試項目達到一定的活躍程度時,再經由語言委員會判斷其是否可以獨立建站;最後,在一個項目獲得語言委員會的批准之後,技術小組會進行建站的工作,最終使其成為正式的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維基媒體各個計劃中,開設一個項目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即使在最有利的情況下,從初次提議到正式開站也得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而花費更長的時間也是可能的,如巴斯克語維基文庫和中文維基學院的籌辦時間都接近10年。

這並非文言維基文庫的第一次開設申請。2008年時,即有同仁提議成立古漢語維基文庫,但被駁回,理由是「完全可以用中文維基文庫」。本次申請時,支持者提出文言維基文庫收錄的將並不僅僅是古漢語文章,也包括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維基文庫中的文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