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斯·希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斯·希伯(1896年7月11日—1941年11月30日,Hans Shippe,別名Asiaticus,出生姓名Mojzes Grzyb),出生於奧匈帝國加利西亞塔爾努夫,是德國(或加利西亞)的記者和經濟學家。

希伯除了在德國期刊(如《Die Weltbühne》和《Die Neue Weltbühne》等)上使用的筆名Asiaticus之外,還用其他名字寫作,例如Heinz Grzyb、Heinz Möller(在德國)、Hans Shippe(在英文報紙)和Xibo(在中國)等。

希伯在中國待了很長時間,從北伐戰爭國共兩黨的內戰,再到中國抗日戰爭。他作為通訊員,主要向西方讀者介紹那裡的政治局勢。

生平

[編輯]

希伯於 1896 年出生在加利西亞塔爾努夫,是一位猶太商人的兒子。他從小就在政治上參與共產主義運動,在奧地利軍隊服役期間因為反戰而被囚禁。從 1918 年起,他以「Heinz Möller」的名義在德國擔任記者,並在1918/1919年初的創立大會上成為德國共產黨的成員。然而,他為《Nordwestdeutsche Echo》撰寫的關於十月革命五周年的社論,導致他被從德國驅逐到蘇聯。在那裡,希伯被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聘為德國共產黨代表團的秘書。 在幾年後,希伯被禁止在德共繼續工作,之後他第一次去了中國。

希伯在中國的第一次逗留期間(1925年-1927年)親身經歷了中華民國早期的革命事件,如五卅運動北伐戰爭,並在《人民論壇報》、《中國通訊》和《中國通訊》等各種機關報上進行報道。他作為一名哲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深入研究了中國的歷史和經濟狀況問題。回到德國後,他作為中國革命的見證者受到歡迎。1928 年,他的著作《從廣州到上海 1926-27》在維也納和柏林出版。1929年希伯又以筆名「Asiaticus」在日本出版了這本書。

在德國,希伯曾擔任德共機關報《Der Kämpfer》的主編。但他在1928年9月29日的社論中對黨的領導提出批評,導致他被解僱,同時被開除了黨籍。1929年德國共產黨分裂後,希伯加入了新成立的人民黨反對派,並擔任其新聞機關報 "Volksrecht "的編輯。他不僅在那裡發表了大量與中國有關的文章,同時還在 "Arbeiterpolitik "和 "Gegen den Strom",也在 "Wirtschaftsdienst "和 "Weltbühne "等左翼刊上發表。

1932年年中,希伯再次前往上海。直到 1941 年去世前他一直留在中國,長期在左翼媒體或革命媒體(例如《新世界報》《太平洋事務報》《中國之聲》《今日中國》《消息報》)上為中國撰寫報道。同時,希伯與妻子格特魯德-羅森堡(Gertrud Rosenberg)、奧地利記者魏璐詩、美國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和德裔美國社會學家、漢學家魏復古等中外志同道合者在上海形成了一個圈子,就中國的政治和政治經濟問題進行了(偶爾是激烈的)辯論。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希伯和他的妻子,與其他在華的德國和奧地利反法西斯人士一同支持中國共產黨。他們盡力保持上海與新四軍的無線電聯繫,或嘗試通過香港採購藥品。同時,希佩作為一名記者,親自前往抗日根據地,近距離的報道軍隊戰鬥情況。1938年春天,他在延安見到了毛澤東,不久之後又見到了周恩來。他還採訪了劉少奇和陳毅。

希伯於1941年5月前往蘇北抗日根據地,隨軍進行採訪並勞作,並且跟隨新四軍參加了50多天的反掃蕩。1941年9月,他隨八路軍前往抵達山東沂蒙。儘管形勢嚴峻,但希伯仍堅持留在沂蒙。11月底,他所在的部隊被日軍包圍,希伯於11月30日的戰鬥中犧牲。

1989年10月,漢斯·希伯的雕像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揭幕。

201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漢斯·希伯名列其中。

著作

[編輯]

文集

[編輯]
  • 《從廣州到上海 1926-27》,1928年。
    • 日語版:別府重夫(譯),Ajiachikusu アジアチクス: Canton-kara Shanhai-e。 Shina kakumei ki 『廣東から上海へ―――支那革命記』。東京:上野書店,1929年。
  • 《希伯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6年。

隨筆(部分)

[編輯]

文學

[編輯]
  • 谷牧:《深切懷念漢斯希伯同志》。載於:《瞪望》第42期(1989)。
  • 谷牧:《我有一個戰友」(原文如此)。紀念我的德國朋友漢斯·希普》。載於《今日中國》,1990年
  • 《戰鬥在中華大地: 漢斯希伯在中國》。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0年
  • 宮厚英:《漢斯希伯》。中央黨史出版社, 2005年。ISBN 780199195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