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秉忠
趙秉忠 | |
---|---|
大明禮部尚書贈太子太保 | |
籍貫 | 山東青州府益都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季卿,號𡸷陽 |
出生 | 萬曆元年(1573年)二月十八 山東益都縣 |
逝世 | 天啓六年(1626年) 山東益都縣 |
出身 | |
經歷 | |
| |
著作 | |
|
趙秉忠(1573年—1626年),字季卿,號𡸷陽,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明末狀元、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趙秉忠生於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十五歲補府學生。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舉山東鄉試第九名,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聯捷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1] 授翰林院修撰。歷任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官至禮部尚書。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被黃尊素彈劾去職。[2]天啟六年(1626年)去世。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追復原官,贈太子太保,賜祭葬。[3]
事跡
[編輯]趙秉忠曾典試江南,得張瑋、姚希孟、周順昌,皆為一代名臣。[4]
著作
[編輯]趙秉忠狀元卷
[編輯]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趙秉忠以25歲之齡,參加殿試,一舉考取第一甲第一名,就是狀元,此次殿試題目為《問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
本狀元卷是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是目前中國大陸唯一現存的殿試狀元卷真跡(據傳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宮廷檔案中含有幾份清代狀元卷)。全卷以毛筆館閣體小楷書寫,標準的八股文體,共2,460字,十分工整,有歐陽詢體的韻味。先寫個人資歷及父、祖、曾祖三代家世,正文乃是針對皇帝朱翊鈞所出之考題而答的經世治國對策,卷後有禮部彌封官印、9位讀(閱)卷官和1位印卷官之職銜姓名的朱紅簽名印,是宮庭重要機密檔案。
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為19折冊頁,橫長共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寬14.1厘米。卷首頂天朱書「第一甲第一名」六字,是當時皇帝朱翊鈞御書下鈐「彌封關防」長印,佔一折。後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為1厘米見方工整館閣體小楷,共2,460字,精闢闡述了經世治國的對策。後3折列着有9位讀(閱)卷官(依序為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張位、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沈一貫、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兼掌督察院事楊俊民、刑部尚書蕭大亨、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事劉元震、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院士曾朝節、通政使司通政使田蕙、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李廷機、大理寺署寺事左承甘士價等九位)和1位印卷官禮部儀制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朱敬循的朱紅簽名印。封面、封底均為全綾裝裱 [7][8]。
這份試卷如何由宮中流落民間不得而知,歷盡400多年滄桑,才由趙秉忠第十三代孫趙煥彬將此「狀元卷」捐予山東青州市博物館 [9][10]。據史書記載,中國的科舉制度時間長達近1,300年,有據可考的文狀元約650~690餘人(一說653人[11]),但能讓後人目睹狀元答卷其風采的,唯有趙秉忠這一份。
註釋
[編輯]- ^ 《明史·本紀第二十一·神宗二》:二十六年……三月癸卯,賜趙秉忠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 ^ 《明史·列傳第一百三十三·黃尊素傳》:黃尊素,字真長,餘姚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除寧國推官,精敏強執。
天啟二年,擢御史,謁假歸。明年冬還朝,疏請召還余懋衡、曹於汴、劉宗周、周洪謨、王紀、鄒元標、馮從吾,而劾尚書趙秉忠、侍郎牛應元、通政丁啟睿頑鈍。秉忠、應元俱引去。 - ^ 《崇禎長編·卷三十九》:(崇禎三年十月)壬申,復故削籍禮部尚書趙秉忠原官,贈太子太保,予祭四壇造墳安葬。廕一子入監讀書。
- ^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7855:趙秉忠,字季卿,號𡸷陽,益都人。萬曆廿六年殿試第一,官翰林,分校禮闈,得孫承宗。典試江南,得張瑋、姚希孟、周順昌,皆為一代名臣。累遷禮部尚書,以忤魏忠賢削籍。有𡸷山集。
- ^ 《明史·志第七十三·藝文二》:趙秉忠《江西輿地圖說》 一卷
- ^ 田啟霖編著. 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 第2册.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03: 743. ISBN 978-7-5495-7865-8.
- ^ 明朝狀元的試卷:內容和書法 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希望之聲. 2019年12月16日.
- ^ 當世僅存!明朝萬曆年間狀元試卷,看完我嚴重懷疑這是印刷的. 希望之聲. 2017年12月10日.
- ^ 《山東國防教育之路》編委會編. 山东国防教育之路 基地篇.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1.07: 107. ISBN 7-5005-5262-9.
- ^ 濰坊市人大教科文衛工作委,濰坊市文化局編. 潍坊人文与自然景观. 濟南:齊魯書社. 1996.03: 166. ISBN 7-5333-0528-0.
- ^ 中國歷代文狀元∶文狀元名錄.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20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