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鑲嵌踝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鑲嵌踝類
化石時期:250–0 Ma
三疊紀到現代
臉龍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下綱: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演化支 鱷腳類 Crocopoda
演化支 主龍型類 Archosauriformes
演化支 真鱷腳類 Eucrocopoda
演化支 鑲嵌踝類 Crurotarsi
Sereno & Arcucci, 1990
演化支

鑲嵌踝類(Crurotarsi)是一個主龍形類演化支,該演化支包括主龍類和已滅絕的植龍目[1]

分類歷史

[編輯]

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在1990年建立,曾經用來取代舊的偽鱷亞目[2]

塞里諾在2005年作出鑲嵌踝類的種系發生學定義:親緣關係較親近於尼羅鱷,而離家麻雀較遠的所有物種;也就是親緣關係較親近於鱷魚,而離鳥類較遠的所有物種。鑲嵌踝類曾經是鳥頸類主龍(親緣關係較親近於鳥類,而離鱷魚較遠)的姐妹演化支。

Nesbitt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提出了鑲嵌踝類的新定義,包括現代鱷魚,鳥類和植龍的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1]根據Nesbitt及其同事在2011年發表的兩項研究,使用任何定義中的任何一種都會導致鑲嵌踝類包含所有主龍類,因為植龍目的分類可能在主龍類的基幹位置中。如果將植龍目和偽鱷類組成一個分支,同時排除鳥跖類翼龍,非鳥恐龍鳥類)將會導致出現一個並系群。一個更準確的分支是偽鱷類(Pseudosuchia),它的定義與鑲嵌踝類2005年的舊定義相匹配[1][3]

系統發生學

[編輯]

保羅·塞里諾和A. B. Arcucci於1990年命名鑲嵌踝類,並將其定義為「植龍目鳥鱷科迅猛鱷屬,Suchia,以及他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2]

在鑲嵌踝類命名之前,就已經提出兩種名稱用於容納鱷魚分支主龍。 第一種是偽鱷類(Pseudosuchia),於1985年定義為[4]包括親緣關係較親近於鱷魚,而離鳥類較遠的所有物種。第二種是鱷型踝關節類(Crocodylotarsi),於1988年命名,作為偽鱷類的潛在替代名稱[5]。Pseudosuchia的意思是「假鱷魚」,已經使用一個多世紀,傳統上包括堅蜥目。根據1985年的定義,偽鱷類將包括真鱷類。鱷型踝關節類可能的命名原因是為了消除混淆,它與1985年定義的偽鱷類同義。由於偽鱷類首先定義,具有優先權,因此鱷型踝關節類成為了偽鱷類的異名[6]

在2011年,Sterling J. Nesbitt發現植龍目是主龍類的姐妹演化支,因此不是鱷魚分支主龍。 由於植龍目包含在鑲嵌踝類的定義中,由於植龍目的系統發育位置變化導致鑲嵌踝類的範圍擴大,因此鑲嵌踝類包括植龍目、偽鱷類鳥跖類翼龍,非鳥恐龍鳥類)。

下面是Nesbitt(2011)修改的系統發育樹[1]:

主龍形類 

古鱷科

引鱷科

Vancleavea

原鱷龍類

派克鱷

 鑲嵌踝類 

植龍目

 主龍類 

鳥跖類(鳥類分支主龍)

 偽鱷類(鱷魚分支主龍) 

鳥鱷科

鱷類(學名:Suchia)

下面是Nesbitt&Norell(2006)和Nesbitt(2007)的系統發育樹,2011年之前的鑲嵌踝類只包括鱷魚分支主龍:[7][8]

主龍形類 

派克鱷

原鱷龍科

 主龍類 

鳥跖類

 鑲嵌踝類 

植龍目

鱷類總目英語Suchia 

堅蜥目

鱷形超目

鳥鱷科

 勞氏鱷目 

勞氏鱷科

迅猛鱷科

Brusatte,Benton,Desojo和Langer的系統發育樹(2010)[9]

主龍形類 

引鱷

派克鱷

原鱷龍科

 主龍類 

鳥跖類

鑲嵌踝類 

植龍目

鱷類總目英語Suchia 

堅蜥目

 副鱷形類 

股薄鱷

錐鱷屬英語Erpetosuchus

鱷形超目

雷留圖龍屬

鳥鱷科

勞氏鱷目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Nesbitt, S.J. The early evolution of archosaurs: relationships and the origin of major clades (PDF).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1, 352: 1–292 [2019-07-02]. doi:10.1206/35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7-01). 
  2. ^ 2.0 2.1 Sereno, P.C.; Arcucci, A.B. The monophyly of crurotarsal archosaurs and the origin of bird and crocodile ankle joints.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Abhandlungen. 1990, 180: 21–52. 
  3. ^ Gauthier, J. A.; Nesbitt, S. J.; Schachner, E. R.; Bever, G. S.; Joyce, W. G. The bipedal stem-crocodilian Poposaurus gracilis: inferring function in fossils and innovation in archosaur locomotion.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1, 52: 107–126. doi:10.3374/014.052.0102. 
  4. ^ Gauthier, J.A.; Padian, K. Phylogenetic, functional, and aerodynamic analyses of the origin of birds and their flight. Hecht, M.K.; Ostrom, J.H.; Viohl, G.; Wellnhofer, P. (編). The Beginnings of Birds. Eichstatt: Freunde des Jura-Museums. 1985: 185–197. 
  5. ^ Benton, M.J.; Clark, J.M. Archosaur phylogeny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Crocodylia. Benton, M.J. (編).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Tetrapods 1.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8: 295–338. 
  6. ^ Brochu, C.A. Synonymy, redundancy, and the name of the crocodile stem-group.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7, 17 (2): 448–449. doi:10.1080/02724634.1997.10010992. 
  7. ^ Nesbitt, SJ; Norell, MA. Extreme convergence in the body plans of an early suchian (Archosauria) and ornithomimid dinosaurs (Theropod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6, 273 (1590): 1045–1048 [2019-07-02]. PMC 1560254可免費查閱. PMID 16600879. doi:10.1098/rspb.2005.3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8. ^ Nesbitt, S. The anatomy of Effigia okeeffeae (Archosauria, Suchia), theropod-like convergenc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ed taxa (PDF).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7, 302: 84 [2019-07-02]. doi:10.1206/0003-0090(2007)302[1:taoeoa]2.0.co;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7-05). 
  9. ^ Brusatte, Stephen L.; Benton, Michael J.; Desojo, Julia B.; Langer, Max C. The higher-level phylogeny of Archosauria (Tetrapoda: Diapsid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0, 8 (1): 3–47 [2019-07-02]. doi:10.1080/147720109035377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