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行星的飲食方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座小行星的生活方式是由法蘭西斯‧拉佩所著,為1971年的年度暢銷書。此書為第一本主要關注肉類製品對環境影響的著作,其主張肉製品是浪費資源的,且會導致全球糧食短缺。她為環保素食主義發聲,認為這是做出對地球和我們身體的最佳選擇--也就是透過茹素這個日常生活的行動,提醒我們自己擁有能力去創造一個更理智的世界。

這本銷量達到三百萬冊的書提出一個開創性的論點——全球饑荒並非肇因於食物短缺,而是源於無效率的糧食政策。此書除了提供肉類生產及其對饑荒影響的相關訊息,更提供健康飲食的簡單守則,與上百個的無肉食譜。它綜合了食譜與分析,象徵着個人可結合治療與政治參與的能力。[1]

本書架構[編輯]

  • 第一部分: 地球流失的勞動力——美國農企業中的蛋白質
  • 第二部分: 將蛋白質理論應用在地球上——蛋白質與人類營養
  • 第三部分: 從地球獲取飲食:蛋白質理論的應用——包括食物價值的表格,並解釋蛋白質與熱量及經濟間的相關性
  • 第四部分: 結合非肉類飲食,以增加蛋白質的價值——準則和食譜
  • 附錄、註釋、索引

蛋白質結合法[編輯]

拉佩知道她的讀者將對於素食飲食是否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感到懷疑,因此本書致力於介紹蛋白質結合的方法。 採取「淨蛋白質利用」的飲食方式,即同時攝取不同的食用性植物,使他們組合出的氨基酸模式,更能符合我們身體所需。 組合食物以達到最佳淨蛋白質利用的一般原則為:乳製品、穀類、豆類與種籽的相互結合。

在某些地區的傳統飲食中,均衡地包含了70-80%的全穀類,配上20-30%的豆類,此種傳統可在以下三個地區看到:

  • 拉丁美洲:玉米餅或米飯配豆子
  • 中東:布格麥食(Bulgur wheat)配鷹嘴豆,或口袋餅配鷹嘴豆泥
  • 亞洲:米飯配黃豆(中國南方、日本、印尼);小麥或小米配黃豆(中國北方);大麥配黃豆(韓國、中國南方)[2]

雖然拉佩主張的組合蛋白質確實可提供更像肉類蛋白質的飲食,但部分營養學家卻認為這是不必要的:植物性食物本身包含了所有人類所需的氨基酸,且提供的量足以滿足人類生長及維持身體機能所需。[3] 然而,缺乏特定氨基酸確實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必需審慎考量。[4]

後續發展[編輯]

1975年,法蘭西斯‧拉佩和約瑟夫‧科林斯發起加洲食品及政策發展研究所Food First,以教育美國人全球飢荒的相關原因。2006年,法蘭西斯的女兒安娜‧拉佩透過她的著作《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延伸了《一座小行星》一書。她揭露了糧食生產氣候變遷之間的關聯性,並概述什麼樣的飲食,才是對人類及地球更好的。[5]

參考文獻[編輯]

  1. ^ Warren Belasco (1989) Appetite for Change: how the counterculture took on the food industry 1966 — 1988, page 46
  2. ^ Lappé 1981 page 161
  3. ^ Complementary Protein Myth Won't Go Awa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eff Novick, M.S., R.D., Healthy Times (May 2003)
  4. ^ George G. Graham (1974) "Effects of Deficiency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page 109 in Improvement of Protein Nutritur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SBN 0-309-02234-7
  5. ^ Diet for a Hot Plan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mall Planet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