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 (唐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朴(?—878年),見素,一作太朴,福州長樂縣[1]

生年不詳。生於釣台[2],早年隱居嵩山,後避難福州,常與山僧釣叟往來。有詩才,歐陽脩謂其「構思尤艱,每有所得,必極其雕琢,故時人稱朴詩『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3]乾符五年(878年),黃巢陷閩,逼他投降,周朴不從,終被殺害[4]。僧人栖浩集其詩百餘篇,與林嵩編成《周朴詩集》二卷,林嵩為之序[5]

註釋[編輯]

  1. ^ 全唐詩》作湖州人;嘉定《赤城志》作泉州人。
  2. ^ 林嵩《周朴詩集序》:「先生名朴,字見素。生於釣台,而長於甌閩。與李建州頻方處士幹為詩友,一篇一詠,膾炙人口。」
  3. ^ 歐陽修:《六一詩話
  4. ^ 新唐書》卷二二五《黃巢傳》記載黃巢攻下福州後,「又求處士周朴,得之,謂曰:『能從我乎?』答曰:『我尚不仕天子,安能從賊?』巢怒斬朴。」
  5. ^ 全唐文》卷八二九錄林嵩《周朴詩集序》云:「僧栖浩,高人也。與先生善,捃拾先生遺文,得詩一百首。中和二年冬十月,攜來訪餘。且驚且喜,余欲先生之文與方干齊,集畢遂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