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都陶佛塔
固都陶佛塔 | |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緬甸 |
位置 | 曼德勒 |
座標 | 22°00′17″N 96°06′46″E / 22.004712°N 96.112902°E |
宗教 | 上座部佛教 |
開基 | 敏東 |
竣工 | 1868年5月4日 |
地圖 | |
固都陶佛塔(緬甸語:ကုသိုလ်တော်ဘုရား 發音:[kṵðòdɔ̀ pʰəjá];意為「聖上功德」;英語:Kuthodaw Pagoda),又譯拘他陀塔寺,正式名稱為摩訶路迦摩羅耆那佛塔(မဟာလောကမာရဇိန်စေတီ,Mahalawka Marazein,意為「大世間降魔」),位於緬甸曼德勒的曼德勒山麓,建於1868年(貢榜王朝敏東王統治時期)。佛塔高188米,通體貼金,形制系仿照蒲甘瑞喜宮佛塔而建。院內有729座藏經塔(kyauksa gu),各有一方巴利三藏大理石碑刻,篇幅龐大、文字繁多,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3年認證為「世上最大的書籍」,錄入世界記憶項目。
歷史
[編輯]固都陶佛塔由貢榜王朝君主敏東下令建造,以期為新都曼德勒奠基。佛塔於1860年動工,塔頂傘蓋於1862年7月19日完工。1868年5月4日,佛塔正式對外開放[1]。1871年,敏東王在曼德勒舉行佛教第五次結集,用五個月時間考訂校對巴利三藏中以律藏為中心的經典原文的同異,並將此次結集的三藏經典鐫刻在729塊方形大理石上,豎立於固都陶佛塔院內。
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時期,英軍進佔曼德勒,城內各個寺院淪為軍隊駐地。曾有一位名為吳昂班(U Aung Ban)的稅務員上書維多利亞女王,希望重開塔院,因她曾承諾尊重臣民的一切信仰。1890年,英女王下令各部官兵撤出寺院,但院內一切金銀珍寶皆被洗劫一空,甚至連大理石磚也被悉數擄走。柚木院門面目全非,院內磚亭被夷為平地,磚塊被軍隊取走鋪路。藏經塔上共6,570個銅鈴被全數取走,石碑上的金漆被全部刮去。院內石雕都被取下頭顱,欽特獅像的大理石眼珠和爪牙亦未倖免[1]。
1892年,一眾高僧、前朝貴族及官員成立復建委員會,接受公共捐助。委員會的成員包括阿杜馬希皎僧院住持、原宰相金文敏基烏岡、原王家艦隊長官、娘瑞蘇巴紹芒(Saw Maung)等[1]。碑文的金墨以黑墨代替。藏經塔的金屬傘蓋全部改為石制,並由155名王室貴族、58名將官、102名撣地王公及414名民眾捐款修復。1913年,仰光的一位米商波達(Po Tha)出資修復佛塔,重新貼金。第二年,新建南側正門鐵門,由三藏經學會捐贈。西側院門由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波森捐助。1919年,隱士吳坎迪出資重建了南側和西側的廊道。1932年,敏東王的子孫捐贈了北門和東門[1]。
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固都陶佛塔的729方三藏碑刻是「世界上最大的書籍」,並納入世界記憶計劃。
建築
[編輯]塔院正門位於南側,為柚木打造,其上雕刻有花卉、經卷和精靈圖案。入口通路建成廊道(Saungdan),天花板上刻有壁畫。院內栽種白星花樹,處處芬芳。西南側有一株據傳有750年樹齡的古樹,枝椏低矮舒展,有支架支撐。石碑整齊排列於三層圍牆內,第一層42方,第二層168方,第三層519方。第一層圍牆東南角處立有第730塊石碑,為碑石刻制的相關記錄。佛塔的南、北、西三側建有34座扎亞(磚亭)。
圖冊
[編輯]-
遭洗劫前的固都陶佛塔,攝於19世紀70年代
-
藏經塔
-
三藏碑刻
-
三藏碑刻
-
南側入口廊道(Saungdan)
-
西側入口廊道
-
塔基階梯的精靈和神獸雕塑
-
鍾
-
水星位的佛龕(Inga nan paya)
-
塔院南方水池的磚亭(Zayat)
-
民眾在院內野餐
-
佛塔東南側的磚亭
-
院內圍牆
-
院內供奉的佛像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認證石碑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Asian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Kuthodaw Temple (1857 and lat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rof. Robert D. Fiala, 2002, Concordia University, Nebraska, USA, Retrieved on 2006-08-27
- Mimusops elengi: star flower tree
- Photos of Kuthodaw Pagoda at Have Camera Will Travel
- Allon et al. 2016 Conservation and projec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