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塘螈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塘螈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有尾目 Urodela
科: 小鯢科 Hynobiidae
屬: 塘螈屬 Laccotriton
Gao、Chen、Xu,1998
模式種
†東方塘螈 L.subsolanus
Gao、Chen、Xu,1998

塘螈屬(學名:Laccotriton,來自"Lacco"池塘+"triton"蠑螈)是一種生存於白堊紀的史前有尾目小鯢科物種,發現於中國河北

鑑別特徵[編輯]

該屬為一種具有寬頭圓吻的蠑螈類,上頜骨及鼻骨發育, 肩胛和烏喙骨癒合成單一結構,肢骨完全骨化無退化現象。因為其額骨前側突未伸入鼻骨區,該物種區別於進步的隱鰓鯢類鰻螈類兩棲鯢類。該物種標本無外鰓結構且具完全骨化的肢骨,說明塘螈屬是一類變態發育的蠑螈類。該物種體型較小,吻臀長度在40至50毫米之間,且其尾長近於與軀幹長度相等。頭頂膜質骨缺失後頂骨、後眶骨、顴骨棒骨和上顳骨。這些骨骼的退化缺失是蠑螈類甚至是滑體兩棲類所共有的特徵。鼻骨、額骨和頂骨成對,具有三對呈直線排列膜質骨鼻骨、額骨、頂骨構成的頭骨頂蓋。與其它蠑螈類相同,由於眶後骨缺失,顳區完全開放。一對前額骨發育,構成眶孔前緣。額骨中線明顯,但無囪窗發育。頂骨形成腦顱後區頂蓋,且與額骨一起構成眶孔內緣。[1]

參考文獻[編輯]

  1. ^ Gao; Chen; Xu. 中国中生代有尾两栖类化石的首次报导。 (PDF). 中國地質.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