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復(992年—1057年),明復富春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世稱泰山先生[1]

生平[編輯]

父早亡,幼貧,力學不輟,進士不第,隱居泰山石介等皆師事之。為范仲淹等推重,任秘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官至殿中丞。生平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與胡瑗、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孫復寫了一篇《春秋尊王發微》,為維護封建統治做了有力的辯護。孫復是無神論者,反對佛、道,直斥為「去君臣之禮,絕父子之戚,滅夫婦之義」,批判佛老的虛無輪迴之說。歐陽修曾說:「師道廢久矣!自明道景祐以來,學者有師,惟先生(胡瑗)暨泰山孫明復、石守道三人」[2]。《宋史》本傳云,「泰山先生授學不如安定先生,然治經勝之,頗有陸淳之風,然又增新意。」

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講學應天書院,《車軒筆錄》記載范仲淹曾兩次接濟他,讓他得以安心研讀《春秋》,范仲淹後來感嘆說:「貧之為累大矣,倘索米至老,則才如明復,猶將汩沒而不見也!」。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卒。著有《周易口義》、《春秋尊王發微》、《睢陽子集》,今集成《孫明復小集》。

註釋[編輯]

  1. ^ 金敏,周祖文. 儒家大學堂: 長江流域古代書院. 2005: 46頁. 
  2. ^ 歐陽修〈胡先生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