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見禮也稱廟見成婦,是漢字文化圈傳統婚禮中婚後禮的一種,是指從婚禮次日至婚後三個月左右的這段時間裏,夫家擇一日,率新娘至宗祠祭告祖先,以表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夫家成員。[1]在古代中國廟見完成時也是作為洞房的東屋恢復原樣,新人按其在家中的地位由洞房遷入住宅中所相應的房間的最遲之時。
如新郎家沒有祠堂,則改為於家中拜祭祖先,亦有改為上墳參拜。也有一些新人不舉行廟見禮,於拜堂時提前拜先祖。
華人廟見時選擇的祭祖日多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四大(除夕、清明、重陽、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或四小(上巳節、下元節、寒衣節、冬至)祭祖日中的一日。
- ^ 西漢·戴聖《禮記》第四十四篇《昏義》:「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擇日而祭於祢,成婦之義也。」 …曾子問曰:「女未廟見而死,則如之何?」孔子曰:「不遷於祖,不祔於皇姑,婿不杖,不菲,不次,歸葬於女氏之黨,示未成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