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8月7日) |
形式主義(英語:formalism),指在藝術、文學、與哲學上,着重對形式而非內容表現方式。有形式主義行為的人,被稱為形式主義者。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
宗教
[編輯]宗教的形式主義,代表對儀式、典禮、與遵守規則的重視,更甚於其意義。
法律
[編輯]形式主義是法學流派,着重審訊過程中的公平更甚於最後事實的結果。
批判
[編輯]大致上,「形式主義」在文學藝術的範疇中,代表了着重於作品藝術技巧、美觀程度、用字遣詞的技巧;但並不着眼於作品的社會和歷史背景。
文學批評
[編輯]在當代關於文學理論的討論中,瑞恰慈的批判派與他的追隨者——傳統上稱為新批評主義,有時被標籤為「形式主義者」。在這個情況下,形式主義的意思是古典修辭學的延續。
俄羅斯形式主義是二十世紀的一個學派,以東歐為基地,亦植根於語言學和童話理論化(內容被認為是二手的,因為「故事」是形式,而「公主」就是童話故事公主)。
詩歌
[編輯]在現代詩歌中,「形式主義詩人」可以說是「自由詩人」的相反。這些派別描述,不能完全概括他們之間的區別。詩歌中的形式主義代表着重詩歌中的押韻、聲調、字數句數等,多於詩歌本身的主題、內容或意義。為了清楚分別這種詩和所謂的「古體詩」,有些時候會用「新形式主義」這個字眼。
電影
[編輯]在電影研究中,形式主義是電影拍製的一種習慣,通常在片中會用上大量明顯的電影語言,例如剪片、拍攝鏡頭,攝影機的移動,道具及場景設計等,在片中加入大量人造元素,着重於人工的電影體驗。
形式主義的電影包括:謝爾蓋·愛森斯坦的《波坦金號戰艦》、亞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亞佛烈德·約瑟夫·希區考克的《敲詐》等。
學術方法
[編輯]着重於使用符號、標記、或一些規則,去令得出來的結果與實驗或其他計算的方法相同的行為,也可以稱為形式主義。這些標記和規則,並不一定有數學上的對應語義。在這些情況之下,計算的方式通常稱為「完全形式化」。
數學
[編輯]在數學基礎中,形式主義與幾種精確的數學方法有關(詳細請見形式系統)。普遍來說,形式主義就是在特定的、侷限的範圍中,納入形式系統的邏輯;所有納入形式系統中的問題,或在一些「可形式化」的範圍中,都可以形式化地討論。完全形式化,則多數在計算機科學的範疇中找到。
形式主義也是數學哲學中一個特定的流派,着重通過大衛·希爾伯特的理論証明數理邏輯。所以,在數學哲理的範疇中,一個形式主義者,就是指傳自大衛·希爾伯特的數學哲理教條——形式主義流派中的一員。
人類學
[編輯]在經濟人類學,「形式主義」指新古典經濟理論在理論層面上在人類社會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