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方宗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方宗鰲

方宗鰲(1884年—1950年),字少峰, 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參贊軍機、正五品同知銜方眉峰之六子, 潮汕人、原籍廣東普寧中華民國法學家、經濟學家。[1]

生平[編輯]

方宗鰲早年留學日本.1903年至1905年就讀於「東京同文書院」。畢業後,回到廣東普寧,在家鄉創辦了師范學校速成科。1908年,作為清末的公費留學生再次東渡日本留學。同年6月入日本山口縣「山口高等商業學校」學習;1911年畢業後,入明治大學學習經濟學,1914年畢業。歸國後,歷任中央銀行稽核;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北京大學朝陽大學中國大學經濟學教授、教務長及商學系主任;中央銀行董事等職。

方宗鰲在留日期間,曾擔任中華民國進步黨東京支部政務部部長。

1925年,五卅事件後﹐中國大學舉行大會,組織了「滬案後援委員會」。委員會推舉方宗鰲為中國大學代表,六月六日赴南京向國民政府教育部請願,請求政府即派軍隊赴滬保護國民﹔並請求政府要求英國和日本撤換兩國領事。

七七事變之後,方宗鰲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任議政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次長兼秘書長。1940年出任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署長,併兼任教育總署編審會會長。湯爾和任教育總署督辦時,因患肺病而一直請假,故由教育總署署長方宗鰲代行職權。

在二戰日本統治下,北平許多大學都遷到西南內地。為了使身在中國北方的青年能有受到高等教育的機會,在方宗鰲的主持籌備下,恢復設立了國立大學,並主持籌備成立了北京大學法學院(1941年8月成立),方宗鰲任院長。 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署長。

家庭[編輯]

  • 妻:古賀政子,中國名「方政英」,日本人,虔誠的基督教徒。畢業於東京府立女子第三高等學校[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著名的日本私立女子大學東京津田塾大學肄業。1915年隨夫來到北京後,在北師大、中國大學日語教師,桃李門墻,中國人民對外友協副會長林林[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魯迅的配偶許廣平許廣平等都是她的學生。她在教授之餘,常以臨摹十七帖為消遣。歳月推移,遂有升堂入室,直追米南宮之境界。女子中能寫得這樣好字的,實不可多得!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曾幫助過遼東抗日義勇軍將領黃宇宙[3]避難。 方政英著有:《日本語法》﹑《日本會話》。

方宗鰲和方政英夫婦育有五男:方念慈(字 紀生[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方孝慈、方則慈、方鴻慈、方紹慈,二女:方秀卿、方文卿 (方青)[1]

方宗鰲其父方眉峰,大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廣東普寧出生。青年時在東南亜暹羅(Siam,今泰國)、安南(Annam,今越南中部)和新加坡等地經商,開糖廠興家,積蓄了財產,常救濟海外僑胞,特別是以施增棺材出名。凡僑胞死後靈柩因經濟原因無法購置、或缺乏歸國運費時,曾祖父總是有求必應。因而,前北京中國大學校校務主任呂復呂復_曾做長詩:「千金揮手輕當路,一卷觀書自隱論」讚揚他的為人。方眉峰後被被清朝廣東虎門水師提督方耀方耀聘為方耀軍參贊軍機,坊間稱「師爺」,並欽賜正五品知銜。方眉峰共育有八子(方宗鰲是第六子)。

參考文獻[編輯]

Template:《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陳玉堂先生編著、中國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研究所、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Template:《民國人物大辭典》(徐友春主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Template:《中國近現代人物別名詞典》(徐為民主編、沈陽出版社1993年出版) Template:《二十世紀中華人物名字號辭典》(周家珍編輯、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 Template:《中國近現代人物像傳》(南京圖書館編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

  1. ^ 1.0 1.1 ([//web.archive.org/web/20160422004427/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4076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